郭曉濤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 遼寧 綏中 125200)
2020年2月,教育部網站發(fā)布關于繼續(xù)印發(fā)《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標準(2020年版)》的文件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各地中職學校要認真謀劃組織研究實施,開齊開足開好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加快培養(yǎng)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高綜合素質基層勞動者和科學技術職業(yè)技能高級人才隊伍奠定堅實基礎。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大力發(fā)展思政教育力度之大。如何把思政教育滲透到我們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是我們每個中職學校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大問題。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不僅僅是要注重培養(yǎng)中職學生語文能力,還要對中職學校教師進行自身思想品德素質教育,所以在今后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深入滲透學生思政品德教育非常重要。
語文學習是學生學好其他一門學科的理論基礎和不斷獲得所學知識的一種必需基本技能。對于很多中職語文教師而言,要想有效幫助中職學生盡快打好語文基礎,提升職業(yè)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個人修養(yǎng),除了需要學好語文外,還需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好的學校思政教育教學功能,課程體系教學就可能會直接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就可能會直接使中職學校課程教學中學生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核心價值觀認識取向之間關系出現(xiàn)問題。中職語文教師要求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和積極向上的思想。古今中外的名人經典篇章很多,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教材中也常常有很多鏗鏘有力的凝聚著當代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經典作品,這些名人經典作品無疑是弘揚我國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瑰寶,是優(yōu)秀中華歷史民族文化的寶貴傳承,也無疑是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幾千年來的寶貴沉淀,是我們最寶貴的文化精神食糧。教師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閱讀,通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不僅希望學生可以了解和學到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知識點和文化,感受古代中國文人的哲學思想,還希望能幫助中職學生對古代我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有一定的深入了解,提高自身的科學認知思維能力,樹立起正確的理想人生價值觀念。
譬如高教版拓展模塊中的課文《國殤》,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政治家屈原。賞析這首詩可從標題入手,“國殤”一詞大有深意。這是一首追悼魏國捐軀將士的挽歌,也是一首詠唱愛國精神和英雄主義的頌歌。愛國主義精神在詩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犊瘔训母璩?,不僅寄托了對陣亡士卒的哀思,而且表達了詩人與祖國同休戚、共命運的深摯的愛國主義激情,有力地說明,詩人和人民大眾愛憎態(tài)度是完全一致的。詩人自己對祖國摯熱的情感及詩人高貴的品格和勇于獻身的精神,時刻鼓舞著我們。屈原的這種愛國精神,好像一面愛國主義旗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許多愛國者。僅在后來的幾個中國作家群中就不勝枚舉。屈原死后的一百多年,出現(xiàn)了西漢的文學家賈誼、先前很受漢文帝的高度欣賞而被重用,也因此多次使他遭到漢朝皇族宗室、大臣的強烈嫉妒,最后漢文帝只好欣然同意了并讓他做長沙王太傅。在駕車經過汨羅江時,有感于自己與屈原都具有相似的人生遭遇,寫了著名感人篇章《吊屈原賦》。賈誼之后的不久,司馬遷只因為講了幾句為人公道話而公然得罪了漢武帝,受到了殘酷的政治刑罰。他敢于忍辱不屈發(fā)憤,在屈原精神的強大感召下,完成了一部史學上的巨著《史記》。其中“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就是千古流傳的佳句。兩千多年過去了,但屈原宛如民族史上的一顆明珠,以其璀璨奪目的光彩吸引著無數(shù)文人志士,這種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精神共鳴緣于屈原高潔堅貞的人格力量和深沉的愛國精神。這一點是我校進行學生思想道德政治素質教育的極好教學素材,教師在課堂講課時一定要時刻抓住這一點,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主動承擔國家歷史社會責任的勇氣。在學校語文學科教學中,還有好多這樣的優(yōu)秀篇章。如:賈誼的《過秦論》、蘇洵的《六國論》、宗璞的《廢墟的召喚》以及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等,教師通過這種引導,不僅將這種知識力量傳遞給廣大學生,更多的要將這種情感傳遞給廣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廣大學生自身進行各種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耳濡目染的課堂環(huán)境下不僅培養(yǎng)出了學生的偉大愛國主義教育精神和偉大民族主義情懷,而且使學生在這種道德感染力下,也學會用各種道德規(guī)范制度來嚴格約束自我道德行為。
職業(y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努力培養(yǎng)高技術素質的高等職業(yè)管理技術技能人才,即不僅僅是要努力讓廣大學生通過學習和不斷掌握新的專業(yè)知識與業(yè)務技能,還要努力培養(yǎng)和不斷提高廣大學生的職業(yè)人文道德素養(yǎng)與職業(yè)思想道德文化品質。因此,語文基礎學科和思政科的教育不能完全忽視?!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痹⒁饧丛诖罅康摹⒇S富多彩的思想語文教學綜合實踐教育活動中,不僅需要提高廣大學生的思想語文綜合素養(yǎng),而且還要接受良好的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教育。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集錦》這本書是中職高二年級學校語文學科的教材,教材特別精心安排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競賽活動,作為競賽項目內容,有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舉辦辯論賽和故事會、演出課本劇、辦手抄報、專題采訪、社會小調查等。中職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師就應該通過結合自身具體特點去尋找到“授人以漁”的教學方法來不斷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素質,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造學習機會,讓更多學生親身去接觸這個社會,了解這個社會,加強他們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相互聯(lián)系,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重視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學習過程。
社團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愿組成的,所有的活動也是學生自己組織、自己設計、共同參與的,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將全部熱情傾注在各種社團活動上。
讓在校學生從傳統(tǒng)課堂中逐漸跳出來,走向現(xiàn)代社會,走進日常生活,感受中華文化,我校積極開展起了文學藝術社團等系列活動,很多在校學生踴躍參加了我校文學藝術社團。在社團活動中,學生會獲得各種成功感。朗誦詩歌散文,寫出調查報告,發(fā)表演講,展出繪畫書法攝影作品、征文獲獎,發(fā)表習作等等。文學創(chuàng)作社團定期組織舉辦文學征文活動比賽等等活動,許多優(yōu)秀學生積極參與文學寫作,充分利用網絡上的科學技術和信息資源,搜集文學素材、處理文學信息,同時還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從學校圖書館中及時獲取自己所閱讀需要的文學內容等并進行文學寫作,學校社團還舉辦“文明風采”活動,設征文演講、職業(yè)規(guī)劃、攝影視頻、才藝展示和德育實踐活動案例共5個項目。活動采取“校級報名-校級評議遴選-擇優(yōu)展示”的工作流程,在學校初賽基礎上,最終產生校級優(yōu)秀作品。校級優(yōu)秀作品并擇優(yōu)報送作品至市級或省級,經省活動組委會組織遴選。有幾名優(yōu)秀學生在本次征文活動比賽中先后榮獲多項省級一等獎和市級優(yōu)秀獎。不僅增強學生自信心,同時還擴大文學社知名度。能參與活動,本身也是一種成功。尤其是學生征文比賽獲獎之后,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意識就被喚醒,這樣,學生自然地就樹立起遠大理想并自覺奮斗。這種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學生必然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形成正確的道德觀,樹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學校還積極組織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讓廣大學生到縣烈士陵園進行掃墓,去兒童福利院做義工,照顧一位老人,到我校實訓幼兒園開展實習,到外省工廠以及企業(yè)總部參觀并實習,增加廣大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廣大學生身體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積極的職業(yè)人生態(tài)度。這些實踐活動的參與都滲透思政教育的內容。
教師在開設中職語文課的教學內容上,不能單單僅僅局限在語文教材內容和語文教學參考書上。應該準確把握尺度適當?shù)剡x擇借助網絡媒體及社交網絡平臺進行拓展或者延伸,來增加中職學生的語文知識面,開拓中職學生的知識視野。
課堂學習的內容是有限的,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則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引入課堂,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的容量。將豐富的影視知識引入課堂,自然激發(fā)興趣,并在課堂中學會欣賞,課堂與課外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質,使本課的三個教學目標在一堂課中輕松愉快地完成并使人久久回味。例如學習《“探界者”鐘揚》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課前準備:利用網絡查資料,了解鐘揚的經歷及貢獻,了解時代背景。上課通過視頻播放,學生觀看《201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鐘揚》,認識“多面”的鐘揚,學習鐘揚的事跡,感悟鐘揚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認識。學完后讓學生朗讀頒獎詞進行體悟,然后讓學生寫作。對學生來說,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頒獎詞就是學生寫作的范例。例如鐘揚的頒獎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達植物生長的最高極限,跋涉十六年,把論文寫滿高原。倒下的時候雙肩包里藏著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熱愛的藏波羅花,不屑于雕梁畫棟,只綻放在高山礫石之間。
感動中國的頒獎詞代表國家給予貢獻者的最高榮譽勛章的獎勵。每一句都飽含情感,真摯感人,讓我們對每一位獲獎者都產生了一份深深敬佩之情。真正親身領略了中國撰寫頒獎詞者的巨大精神魅力。針對學生觀看視頻內容,指導學生們認真寫心得體會,要有感而發(f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學生勵志成才的精神動力,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來提升思政的境界。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發(fā)展過程就是學校思政教育橫向滲透的一個過程。在中職語文中深入進行思政教育宣傳滲透工作是每個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老師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內容。中職語文教師一定要深刻回歸語文教材,深入滲透到整篇課文中,去探究挖掘文中字里行間的思想文化教育的特點,把思政思想教育理念滲透到學校語文德育教學的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不斷學握思想文化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能的過程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素質,中職語文教師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