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歆慧
晨光微熹,日色尚寒,瑩瑩白雪似花似玉緩緩飄落,數(shù)日干燥的大地總算得到些許慰藉,推窗伸出手去,觸感當是冰涼又潤澤的。
畢竟是沿海的溫帶城市,雪并不常見。盼雪,雪總不來,失落之際偏又悄然而至。梨花競放般的景象看在眼里,心下也盛開著闃然的歡喜。
舊日下雪逢上學日,下課鈴響便有人跑出樓,在樓前空地抬頭看雪,嬉笑打鬧。若是雪已經(jīng)下了些時候,地上有積雪,就少不了有撈起雪打雪仗的。沒帶手套的兩手通紅,戴手套的肆無忌憚。然而相同的是,每個人的眼里都閃爍著晶亮的光芒,和著這冬雪,仿佛春天般生機勃勃。此時想起那句“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倒是應(yīng)景,心中春天不敗,何時何地都是春意盎然。
居家的時候,多是倚窗捧卷細細品讀。有段日子迷上七堇年的文字,覺得她的語言別具一格,如果打個比方,像什么呢?像花?雖然有花般的絢爛,卻多了一份蒼茫。像水?溫潤不及,莽厚有余。那便是雪了,有狂風暴雪時的洶涌荒涼,也有雅致小雪時的細琢怡心。每每讀罷一個故事,抬頭眺望窗外,枯枝虬曲,擎著薄雪,似是點綴了花飾在上面。雪地里,寂靜無聲。
或者讀詩。古體的,近代的,拋開內(nèi)容含義不論,單是看那錯落有致的詩行,讀那叮咚作響的韻律,就令人沉醉。何況詩的語言,總是別有一番意境。而雪天心靜,方能體悟更多。
此前聽過一首歌——《棠梨煎雪》?!芭f歲采得枝頭細雪,今朝飄落胭脂梨葉”,總是想象歌中所唱之景:舊年我采下枝頭的細雪封存,存下一寸懷念,存下一方期許;今日春晨,海棠梨葉一同飄落,擷取點點春色,與舊雪慢煎,連同一冬一春的心情入了酒。待你來時,小爐溫煮,細呷春酒,可否消得半生的風雪滄桑?
如此,冬天應(yīng)是不蕭條的。有期待,有雪落,仿佛未開的春色,即使寒冷砭人肌骨,也依然能感受到春風拂面般的希望。雪下面不是荒蕪的大地,而是即將蘇醒的萬物生機。雪是等待,是安眠,是忙碌一年后的休閑小憩。雪罷,便是漫漫春色,便是下一場奔赴。
飲一碗冬雪,共賞這春色,可好?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實驗學?!笇Ы處煟簞匝?/p>
吉吉工作室
漫長的寒冬往往給人北風冷冽、萬物蕭殺的固有感覺,可是細品冬天,其實卻不盡然,古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知己溫情,今有“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紅梅瀟灑,再看小作者這篇嚴冬即景,更覺冬日不寂寞,一碗冬雪也可滋潤心田。
瑩瑩雪花飄落,原來是帶著眾人的期盼的,雪如梨花競放,心里的歡喜也如期盛開。迎著雪,打起雪仗不懼冰手;對著雪,倚窗品讀則心花絢爛;念著雪,聽一首舊歌感悟幾多……同樣的詩,雪天讀來“那叮咚作響的韻律,就令人沉醉”,同樣的歌,雪天聽來“連同一冬一春的心情入了酒”。這隆冬的冷與雪,是等待,是安眠,亦是期待,是蘇醒,是荒蕪的大地上未開的春色。
如此看來,冬何嘗不是一個令人充滿喜悅與向往的時節(jié)!
【適用文題】冬季如詩;聽雪落的聲音;蘇醒之季……(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