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晨 蘭斌鵬 岳甫毅 閆乃銓
山東理工大學 山東淄博 255000
“螢火蟲助學計劃”—針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的調(diào)研與分析項目是由共青團東營市委、東營市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在全市統(tǒng)一開展的暑期關愛農(nóng)民工子女志愿服務項目。2020 年,是實施螢火蟲助學計劃的第9 個年頭,學堂在開展學業(yè)輔導、青春守護、文明實踐宣講的同時,還將圍繞廉潔文化、紅色基因、青馬工程、志愿服務等創(chuàng)新開展進課堂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志愿服務,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青少年的良好氛圍[1]。
學校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zhì)教育、健康成長的的主陣地。但多數(shù)家長想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會選擇外出勞作,造成留守兒童居多。并且,大部分家長會將孩子托付給自己的父母進行照料,在與祖輩的生活過程中,孩子們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不能較快的接受或者直接抵制新思想的教育。因此加強并提高的教育水平顯得尤為必要[2]。
學生與老師比例不平衡,師資力量薄弱。在鄉(xiāng)鎮(zhèn)內(nèi),學生數(shù)目較多,學校規(guī)模相對較小。因而雖教育局每年分配新教師到學校進行教學工作,但從整體來看,教師人數(shù)遠遠無法滿足教學工作。有時一名教師甚至擔任多門學科的教學,這樣一來,不僅造成教師負擔過重,教學過程中有心無力,而且也造成同學們學習不精,不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3]。
家長的受教育程度高低是會對學生的教育起一定影響的。支教期間,支教團隊對當?shù)氐膶W生進行了隨機調(diào)查,并統(tǒng)計得到了148名學生家長學歷情況。其中,家長學歷在小學及以下的有31 人,初中學歷為65 人,高中及中專學歷為45 人,大學學歷6 人,碩士及以上僅1 人。學歷在高中及中專學歷以下的家長占到統(tǒng)計人數(shù)的95.3%,而大學及以上的僅占4.7%。由統(tǒng)計可知,當?shù)貙W生家長的學歷普遍偏低,家庭氛圍的不足就需要學校環(huán)境來彌補,這就意味著對學校及老師有更大的要求[4]。
從總體而言,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長期缺位,導致他們?nèi)狈Ω改傅挠H情呵護與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監(jiān)管,致使他們在很多方面存在問題,針對當?shù)卮嬖诖罅苛羰貎和F(xiàn)象的問題,團隊將當?shù)貎和M織起來,為當?shù)貎和峁┝艘粋€可以共同學習的環(huán)境及機會,不僅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豐富且有意義的假期生活,使其能利用假期學到更多知識,重要的是,假期時間尤其是這些留守兒童脫離了學校的管理,安全問題很難保證,支教團隊的組織還使這些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得到保障。
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點和基點,家長一直都在學生教育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當?shù)貙W生家長的學歷普遍較低,對學生教育方面自然不重視,對此,支教團隊于支教期間重點組織了一場針對家庭對學生教育的重要性展開了重點討論。會后,得到了許多家長的反饋,家長們也逐漸意識到家庭配合的重要性。支教期間,許多家長經(jīng)常向支教志愿者詢問關于學生在校學習情況,甚至有部分家長還會陪同孩子一同到教室聽課,可見開展家庭溝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從實地觀察及實際工作得出,孩子們課余時間大多以上輔導班和興趣班為主,運動時間所占比例較小。家長不應該過多的重視學習,長時間的學習之后安排適度的戶外放松才是較好的搭配,勞逸結合的方法更能讓孩子學的快樂。建議適當增加孩子戶外運動的時間,保證孩子能夠滿足健康成長所需的運動量。
(2)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佩戴手機、玩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所占比例也不斷升高。這樣學生認真學習的時間就會減少,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建議家長能夠和孩子約定好娛樂的時間和次數(shù),每天玩兩次,每次不超過15 分鐘為宜,并且禁止孩子上學期間攜帶手機[5]。
(3)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則是了解人生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徑。孩子在學校學到的主要是課本知識,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課本上的知識,知識結構難免單一。閱讀有益的課外書不但有助于開闊視野、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學會為人處世等,而且可以增長見識,做到不出家門而知天下事,不出國門而了解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強大,需要有強有力的國民素質(zhì)支撐,因此教育問題便成為一國之本。而教育的地域差距是影響教育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如何改變此現(xiàn)狀是現(xiàn)如今國民應該思考的問題。各地區(qū)教育投資差異,教學設施差異,師資配備差異都是現(xiàn)如今影響教育的重要因素。擴大偏遠地區(qū)的教育投資,提高教師待遇是現(xiàn)階段解決教育問題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同地區(qū)還要因地而異,找屬于自己的方法解決地區(qū)教育差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