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琴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湖南常德 415000)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中共十九大提出來的一個戰(zhàn)略性策略,其基本目標是在大力提升鄉(xiāng)村整體實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中國綜合競爭力,為更好地實現共同富裕添磚加瓦。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涉及多個不同領域的振興,其中文化振興是基礎也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于幼兒教育來說,由于很多鄉(xiāng)村基礎條件薄弱,導致幼兒參與教育過程中的條件與城市之間的差距很大,很多農村幼兒的綜合能力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體育是幼兒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課程,也是幫助幼兒實現強體健身目標的重要途徑,適當引導幼兒參與一些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對提升幼兒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在農村范圍內開展幼兒體育活動能很好地提升幼兒的運動興趣。許多幼兒由于平時在家很少參與體育運動,因此到了幼兒園中也不愿過多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當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體育運動時,由于運動內容較為有趣,自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對培養(yǎng)幼兒形成正確的觀念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由于地理位置較為偏遠,農村教育資源相對較為薄弱,特別是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顯得更加薄弱。一方面,高水平教師數量相對較少,很多教師都沒有受到專業(yè)的教師培訓。另一方面,教師教學活動組織形式較為陳舊,一般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為主。只有當教師開展一些趣味體育活動時才能讓幼兒對體育活動產生更大的興趣。由此可見,只有當體育活動的層次性更加明顯,才能更好地增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才能讓幼兒的學習欲望變得更加強烈[1]。
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必須要讓教師轉變自身教學思想。在開展幼兒體育活動過程中,當教師從多個角度思考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及教學方法時,自然能體會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中的不足,也就能有意識地形成一種主動探索教學方法的習慣,從而對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開展農村幼兒體育活動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上,更體現在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之上。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在農村的不斷滲透,當前越來越多的農村學校開始組織幼兒參與各種豐富的體育活動。然而在組織開展活動過程中卻暴露出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過程中的活動內容缺乏趣味性。盡管教師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在幼兒范圍內開展體育活動,但卻很少在活動內容的趣味性上下功夫。目前農村教師開展體育活動的內容可以分為如下幾類。第一類是傳統(tǒng)體育活動,如跑步、廣播操、球類運動、接力賽等。第二類是幼兒反復玩的一些游戲,如老鷹捉小雞、扔沙包、轉呼啦圈等。這兩類體育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缺乏一定的時效性,一旦幼兒對相似的體育活動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也就失去了一定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組織幼兒參與各種體育活動時的組織方式缺乏個性化,既沒有太多與幼兒相關的趣味元素,也無法突出當地獨特地域文化特點。盡管農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人們生活水平與城市相比較低,但農村也有很多富有個性化的元素,如寬闊的田野、空曠的土地都可以被轉換為教學資源。然而當前教師在組織幼兒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卻沒有有效地將這些農村特有的元素融入到活動之中,使活動本身缺乏一定的個性化[2]。
教學引導是提升幼兒學習能力的關鍵,在組織幼兒參與各類體育活動過程中同樣離不開教師反復的教學引導。然而當前很多農村教師在引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卻過于注重活動開展的完整性和幼兒完成的具體情況,忽視對幼兒的引導,從而使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無法及時得到糾正,也難以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自主鍛煉習慣。
活動評價是指對幼兒參與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傳統(tǒng)的評價是以體能檢測、競技對抗等方式開展的。這種評價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絕對性——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幼兒沒有完成某個動作就是不合格,能夠很好地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完成任務就算合格;在競技對抗中取得勝利的一方就能獲得好的評價,反之則是不好的評價。這種缺乏創(chuàng)新的評價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幼兒自信心,也不利于幼兒個人能力的提升[3]。
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大力提升鄉(xiāng)村幼兒教育發(fā)展水平是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前提和重要條件,盡管當前很多鄉(xiāng)村教師已經開始有意識地組織幼兒參與一些體育活動,但卻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教師應從如下幾個角度出發(fā),優(yōu)化當前農村幼兒體育活動質量[4]。
針對當前農村幼兒體育活動內容缺乏趣味性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現有教學活動主題的基礎上植入更多趣味性的活動主題,結合幼兒興趣點選擇相應的主題融入到體育活動之中,拉近體育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讓更多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第一,將卡通元素(如喜洋洋、光頭強等)融入到體育活動主題之中,讓幼兒將對這些元素的喜愛轉移到對體育運動的喜愛之上,增強幼兒的參與欲望。第二,在傳統(tǒng)活動主題的基礎上增加更多趣味元素,提升幼兒對傳統(tǒng)活動的興趣度。第三,將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融入到幼兒體育活動之中,借助生活情景提升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進而提高幼兒體育活動的質量。
與城市文化相比,農村有很多富有個性化的文化資源和獨特的生態(tài)資源,如果說城市幼兒體育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能將更多高科技元素融入其中的話,農村幼兒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就應將更多富有個性化的農村元素植入到活動之中,讓幼兒切身感受到農村特有的文化價值,凸顯農村體育活動的個性化及生態(tài)化,進而幫助幼兒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5]。第一,借助農村特有的地域資源開展體育活動,定期組織幼兒開展校外觀光活動,例如:村落周邊有山的可以組織幼兒到山上游玩,在保證兒童安全的同時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風光;村落周邊有河流的可以組織幼兒到河水旁邊游玩,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幼兒在河水邊玩一些趣味活動,提高幼兒對大自然的感興趣程度。第二,借助農村特有的物質資源開展體育活動,將幼兒隨手能夠撿到的木棍、樹葉納入到體育活動之中,讓更多幼兒感受到自己與大自然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在開展體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對幼兒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幼兒學習過程中的不同情況下給出不同的引導,并注重對幼兒個性能力的培養(yǎng)[6]。第一,當遇到幼兒參與體育運動欲望不足的情況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與其他的體育活動,讓幼兒逐步提升體育運動的興趣后再與同學們共同參與體育活動。第二,當幼兒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時,教師可以主動給予一些提示,并讓幼兒敢于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問題。第三,注重對幼兒個性能力培養(yǎng)的引導,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特長發(fā)揮出來,增強幼兒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能力。
多元評價是提升幼兒學習信心的關鍵,由于幼兒與幼兒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針對相同的體育活動,幼兒的表現不可能一樣,如有的幼兒能在某一方面做得較為突出,而有的幼兒則在另外一個方面做得比較突出。教師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對幼兒進行評價,無疑會讓大多數學生感到失落。為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過程中,應采用多元評價的方式對每一位參與體育活動的幼兒進行評價,針對幼兒的某一特長做出肯定性評價,讓每一位幼兒都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從而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信心,進而在日后的體育活動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一個戰(zhàn)略性決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道路。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的策略有很多,其中大力發(fā)展教育教學水平,增強村民文化素質是重要的一步。幼兒作為祖國的未來,對這一部分人群的培養(yǎng)關系到我國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能否持久開展下去,因此,開展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工作及鄉(xiāng)村幼兒體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開展鄉(xiāng)村幼兒體育教育過程中,適當讓幼兒參與一些體育活動對提升幼兒身體素質、增強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盡管當前很多農村教師已經開始有意識地組織幼兒參與一些體育活動,但仍然暴露出活動內容缺乏趣味性、活動方式缺乏個性化、活動過程缺乏引導性、活動評價缺乏創(chuàng)新性4個方面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應從植入趣味活動主題、挖掘農村個性元素、大力發(fā)展引導教育、組織開展多元評價4個角度出發(fā),對當前體育活動開展方式進行優(yōu)化,讓更多幼兒在充滿趣味性、公平性、有效性的體育活動中實現自身體育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