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我出生在黃海邊一個貧窮落后的小漁村,父親靠捕魚維持家庭生計。家里窮,我不能讀書,每天聽到河對岸小學校里朗朗的讀書聲,就心里癢癢的,想讀書……
一天,我壯著膽說:“我要讀書……”還沒等我說完,性格暴躁的父親“咣”地一拍桌子:“我們家?guī)状藳]念過書,不也過來了嗎?明天起替我背簍子、取魚!”那時我才8歲,但想讀書識字的念頭頑強地扎在心底。媽媽每次賣完魚,給我一二分錢零花,我攢起來,買回筆墨紙硯和《柳公權》字帖臨摹。不認識字,我就依葫蘆畫瓢,一畫就是8年,墻上貼得滿滿的,貼完一茬換一茬……
1951年暑假的一天,小學的左校長到我家買魚。他走進屋,摘下老花鏡一看:“啊,這么好的大仿字是誰寫的?幾年級啦?”媽媽不好意思地說:“校長啊,說來讓你見笑呢!是我沒上過學校的兒子寫的?!弊笮iL脫口而出:“明天到我學校報名,不收學雜、書本費……”
第二天,我隨母親到了學校,左校長把我們母子倆領進四年級教室。一位女老師自我介紹說:“我叫唐桂香,是四年級班主任,從現(xiàn)在起你就是我班的一名學生?!?/p>
讀書,是我多年來的夢想。左校長對我有個特殊的要求:早晨提前60分鐘到校,晚上放學延長一個小時,要我在一年之內(nèi),完成四個年級的學習課程。父親用墨水瓶給我做了一盞煤油燈,端在手上燙出了血泡。左校長見了,不聲不響地用學校的廢舊料,做了一盞四面是玻璃、能遮風擋雨的手提小馬燈給我。
我一頭鉆進了書里。四年級班里學風好,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學互幫,期終考試結束,唐老師把學生成績排名貼在“公布欄”里,同學們擁過去,只聽一個同學大聲嚷道:“江正,語文98分,大仿字全校第一;算術嘛,一根油條、兩只大鴨蛋?!边@時,校長室傳來叫我的聲音。我心跳加快,跑到辦公室。左校長微笑著對我說:“我們認為你讀書潛力很大,進步也很快,跳進五年級吧!你看呢?”我一聽傻了眼,但想起左校長曾說過“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覺得聽老師的話,沒有錯路走……就這樣,我跳到了五年級,一個學期過去了,學習成績?nèi)匀幻星懊?,一年后又順利地學完了六年級課程。
那時,射陽縣河北鄉(xiāng)鎮(zhèn)歸屬濱??h,小學畢業(yè)生必須到濱??h考初中,要步行40多公里羊腸小道。眼看著考期臨近,我卻得了傷寒病,高燒多日,臥床不起。左校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父母也萬分無奈,只好聽天由命……
臨考前一天,左校長步行20多公里,跑到鄰縣合德鎮(zhèn)的射陽縣初級中學校長室,說明了來龍去脈。射陽初中的樂校長二話沒說,讓教導主任發(fā)給我一張準考證。左校長又連夜跑到我家,掏出射陽縣初級中學準考證,對我說:“明天準時參加考試。”我坐在鋪邊,雙手捧著這張準考證,頃刻間感覺好多了,自信地說:“沒問題!”
凌晨兩時許,家里人用破被把我裹好,捆在手推的木制車上。左校長夫妻倆還不放心,3點鐘也趕到渡口,把我送過了河。左校長拉著我父親的手說:“慢慢推。9點鐘考試,8點50分趕到考場就行?!睅熌赣侄谖遥骸鞍涯阍诩铱荚嚨牧晳T要用起來,審題時要耐心細致,做題時要先易后難……”這臨陣贈言,情深意厚?。?/p>
當年父親已是56歲了,推得滿頭大汗,準時把我送進了學校大門。上下午兩場考試結束,回家路上,父親輕聲地問我:“兒啦,考得怎么樣?”我如實說:“爸爸,語文、算術兩張試卷上,都沒有碰到我沒學過的難題?!备赣H聽了,推起車子渾身來勁,天沒黑就趕到家。兩個姐姐急忙跑到學校向老師報告。左校長一聽,高興得哈哈大笑。
1957年7月,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三年初中學習。回家后,父母無奈地說:“兒啦,我們這個窮家,不管怎么說,再也無能為力供你讀書了……”就在這時,左校長又伸出援助之手,找鄉(xiāng)文教助理商定,爭取了一個公辦代課教師名額,讓我當上了母校代課教師。第二年,我轉(zhuǎn)正為公辦教師,月薪26.5元。
我任教五年級班主任,教了7年語文。我除一絲不茍地上好每節(jié)課外,還為學生們撰寫了近百首兒歌,編排了形式多樣的演唱、游戲等文藝節(jié)目,活躍了孩子們課外文化生活。我?guī)ьI學校宣傳隊多次參加鄉(xiāng)、縣學生文藝演出并獲獎。其中,我寫的一首兒歌《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發(fā)表在《中國少年報》副刊上。由此,我與文學創(chuàng)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1964年,鄉(xiāng)成立文化站,左校長積極推薦我,于是,我當上了千秋鄉(xiāng)第一任文化站站長。五年勤奮耕耘,我把全鄉(xiāng)群眾文化開展得紅紅火火,成為全縣群眾文化先進典型。1969年12月底,我又被縣文教局調(diào)任射陽縣文化館副館長;21年后,又被調(diào)任縣交通局工會主席,并實現(xiàn)了多年來的夢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退休至今,我已87歲,耳不聾、眼不花,仍筆耕不輟……
左校長親手為我制作的那盞手提小馬燈,把我這個窮孩子引上了讀書之路,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成為一名黨員和國家公務員。左校長的仁德之心,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里,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懷念恩師,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