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月
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現已成為教育教學領域的主旋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基于這樣的教育背景,“互聯網+”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打造高效智慧課堂,教師應該加強對“互聯網+”的應用,不斷改進與完善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過程,從而生成動態(tài)課堂?;凇盎ヂ摼W+”背景,本文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視角出發(fā),結合這個背景下教學的優(yōu)勢,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教學策略,希望有些許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學習資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1-302
引言
“互聯網+”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通過有機結合動畫、視頻、圖片以及文字等多種方式,將豐富多樣的元素引入到課堂中,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趣味與活力,為學生學習效率與效果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增強對“互聯網+”的認知,想方設法將“互聯網+”的優(yōu)勢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進而更好的輔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提高與優(yōu)化教學的方方面面,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成效。
一、“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分析
(一)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主要以基礎知識為主,能夠為學生后續(xù)更高層次的學習起到奠基性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好壞,對學生日后的語文生活產生著直接的影響。要想不斷優(yōu)化教學效果,同時幫助學生取得理想的成績,離不開對知識的鞏固以及反復的練習。因此,基于“互聯網+”背景,教師可以下載有價值的互聯網資料,對知識進行可視化處理,將感性的文學轉變成理性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完善學生學習語文的思維框架。同時,借助于網絡技術,能夠幫助展開大量練習,進一步鞏固其對知識的掌握。
(二)教學資源與學生心理特點更契合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生理與心理兩個方面均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所以通常情況下,他們更愿意接受生動具體的事物,對于語文教材中的文字等內容一般興趣并不高,相對來說不樂于接受。而基于“互聯網+”背景,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能夠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具體形象,有助于快速集中其注意力。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提高教學成效
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實就是建立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創(chuàng)設與之相應的真實情境,快速吸引學生融入到情境中,并對知識進行探索、認知與理解,最終增強對知識的理解?!盎ヂ摼W+”時代的來臨,為情境創(chuàng)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通過創(chuàng)設形象的動態(tài)情境,有效喚起學生的情感,是輔助教學的一個十分得力的工具?;谶@樣的教學模式,能夠通過生動、真實的景象,呈現出原本乏味的內容,讓學生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首先,借助于多媒體,教師可以播放水墨畫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對故事內容有一個初步了解。接著,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按照自身的理解,鼓勵學生將故事內容創(chuàng)編成課本劇的形式。然后,學生對課本劇進行角色表演,從而增強對故事情節(jié)的感受與把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迅速點燃,并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保持積極性,不僅發(fā)揮了“互聯網+”的優(yōu)勢,還實現了教學成效的提升。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拓展學生學習思維
新課改強調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發(fā)展,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思維能夠朝著發(fā)散性、創(chuàng)新性方面發(fā)展,為學生思維能力持續(xù)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對于學生思維,新課標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教師要不斷進行嘗試,尋找更加新穎與豐富的教學手段,進一步深化學生學習體驗。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在這個方面的價值,對學生思維進行及時的引導,突破課堂的局限性,幫助學生收獲更多知識。
例如,在教學《曹沖稱象》的知識時,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觀看相關圖片,里邊的內容是曹沖稱象,為接下來的思維引導做好鋪墊。觀看完畢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層層遞進的問題:“大家知不知道圖片中展示的是哪個故事呢?你們知道故事講述了什么內容嗎?如果你是曹沖,為了準確測量大象的重量,你會采取什么辦法呢?”在圖片的指引下,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并在接下來的探究活動中積極參與,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文章的學習,促使學生思維能夠越來越主動與靈活,發(fā)揮良好的思維引導效果。
(三)助推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當下教學中關注的重要內容。因此,基于素質教育背景,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互聯網+”的優(yōu)勢,為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生成學習能力,翱翔于廣闊的知識天空中。這樣不僅能有效豐富學習平臺,還能增強教學的有效性,讓語文教學變得越來越便捷,互動性也得到逐漸提升。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具體教學內容為基礎,設置一個專門的網絡專題網頁,并在網頁中組建多個豐富的模塊內容,如“詩詞知識集錦”“古詩苑”“文學種子”“寫作小能手”等,及時填充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與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BBS論壇,為學生暢所欲言提供有效的平臺。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深層次了解所學知識,進一步開放學習環(huán)境,不斷地提升學生探究性,充分展現出“互聯網+”在教學中的價值。
結語
綜合而言,基于“互聯網+”背景,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技術支撐、有利條件,使小學語文教學迎來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搶先抓住這一機遇,不斷嘗試與探索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巨大優(yōu)勢,可以從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助推合作學習等方面入手,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為小學生的高效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如此一來,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還能為教育信息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小學語文教學勢必會實現長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沁桐.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與技術的有效融合與創(chuàng)新[J].小學生(中旬刊),2021(10):111.
[2]董格.充分發(fā)揮數字圖書館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8):29-31.
[3]劉清勝.體驗精彩閱讀時光感受群文閱讀魅力——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淺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