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花 王平蒼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發(fā)展小學生的漢語興趣,并將游戲教學方法應用于漢語教學,以充分提高漢語課堂的效率。通過新的課程改革,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視學生漢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增強學生素質的基礎上通過游戲進行綜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考慮到這一點,本文詳細討論了在小學低年級教授進行游戲教學的好處,并提供了讀者可以借鑒的具體設計和實施研究思路。
關鍵詞:小學漢語;游戲訓練;設計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1-189
小學低年級的漢語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聽,說,讀,寫能力,這是一個旨在提高學生對語言理解程度的教學過程。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過多地關注學生的閱讀技能的發(fā)展而忽略了學習的興趣,基于情景的教學模型不太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激發(fā)學生對漢語的興趣的前提下,基于游戲的教學方法的使用已成為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應用游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1.促進學生實現身心健康發(fā)展目標
與其他年齡段的學生相比,低年級學生受學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響更大,當上述影響因素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時,他們容易出現自卑等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將游戲教學模型應用于小學低年級的漢語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與其他學生或教師充分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此外,通過游戲更容易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問題,當教師發(fā)現學生有相關問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解決。
2.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水平
在小學生之間發(fā)展溝通技巧將促進他們未來的健康發(fā)展,與小學低年級的傳統(tǒng)漢語教學相比,游戲教學模式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通常有多個學生同時參與游戲,學生需要與其他學生合作才能實現游戲的目標,在此過程中,他們會使用常見的問題解決技術和特定的預防措施,這會使學生之間的交流水平將相應提高。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他們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相反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更高,因此,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在這種狀態(tài)下,更容易達到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
4.實現健康人格發(fā)展的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是小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游戲教學方法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小學低年級漢語教學班中的應用可以起到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作用,通過參與游戲,發(fā)展和鞏固他們的合作能力,將在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二、游戲教學方法實施策略
1.注意合理選擇游戲教學內容
在中文教學過程中,游戲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其中,游戲內容的選擇將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在選擇和開發(fā)游戲時,要注意游戲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創(chuàng)建游戲時,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根據學生的需求選擇游戲的內容,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確定游戲的適用性,游戲內容應該簡單,易于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選擇合理的游戲內容和方法,才能真正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真正提高小學低年級漢語學習水平,改善學生的語言水平。
2.遵循游戲訓練計劃的基本原則
開發(fā)游戲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主體性,上下文性和參與性,顧名思義,主體性原則是學生游戲的主題,教師應讓學生在游戲中扮演中心角色,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并激發(fā)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上下文是指游戲的內容,為了盡可能地實用,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使游戲可以變得更逼真,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參與性意味著每個學生都應該能夠積極參與游戲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計劃游戲時要考慮每個學生,以確保游戲的難度適當,確保學生可以在游戲中發(fā)揮自己的價值。
3.運用多媒體進行游戲訓練
多媒體技術是新時代新技術的產物,經常用于教學中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工具來開展游戲,例如,教授《睡在圣殿寺》和《智利之歌》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詩人對事物的描述和情感表達,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室里展示詩人描述的圖畫,使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兩首詩不同的圖畫和表達的不同的情感。通過靜態(tài)圖片和動態(tài)視頻的結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中顯示的圖片表達不同的感受,然后教師可以進行詳細的講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理解和正確掌握的能力。
4.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訓練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科書中,角色在各種文章中都有所體現,并且每篇文章中所描繪的人物都是生動而感性的。角色扮演也是最具體的游戲表達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熱情,因此教師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游戲。例如,教授“童話”部分時,教師和學生首先在文本中分配角色,例如老馬,小馬,牛,松鼠等,然后選擇合適的學生進行演繹,學生首先閱讀該文章,并記住他們在文章中所說的話,如果條件良好,他們還可以制作動物面具,并根據自己的角色配戴面具,以增強角色的真實感,最后,在舞臺設計方面,教師可以找到適合在不同的場景演奏的音樂,然后將教室用作每個人表演的舞臺,通過扮演角色,學生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對角色的理解和對文字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現教學目標。
一般而言,在小學階段實施游戲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漢語教學的質量,并提高學生對漢語的了解,在開發(fā)游戲教學內容時,教師應注意游戲內容的合理性,并讓學生在游戲中發(fā)揮核心作用。通過實施游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漢語知識的興趣,并將文本內容與游戲教學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以確保游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雄偉.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80):29-30.
[2]牛凌玢.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理念的植入思考[J].考試周刊,2020(8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