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和我家住得挺近,來我家不是躺床上睡覺就是說這疼那疼,整天不舒服。從生老大開始婆婆就說自己身體不好。不給看孩子,如今二十年過去了,還是這樣子,吃飽喝足后就整天說自己這疼那疼,鬧著去醫(yī)院,還總說沒人管她。
從我認識婆婆,她就整天說自己身體不好,其實啥事沒有,整天就是鬧騰,真是愁人,還整天說我這么大年紀你該伺候我了,我該怎么辦?整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感覺自己都抑郁了,面對這樣的老人該怎么辦?
面對婆媳關(guān)系,當事人往往會不由自主地緊張,人一緊張,就容易悲觀。比如你婆婆,她為什么一來你家就腰酸背痛?她是想得到關(guān)心和愛呀!婆婆年紀大了,會希望獲得子女的關(guān)注,這其實不僅僅是關(guān)注,也是老年人獲得安全感的方式。
面對婆婆,你感到有點煩,覺得她好像也沒什么大毛病,所以這些行為簡直是沒事找事。但你越不理她,她越?jīng)]有安全感,會擔心自己的未來,更老了,真病了,也不會有人理睬。如果你肯放下抵觸情緒,對老人噓寒問暖一下,情況會好很多。
我小時候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父母不喜歡我,弟弟做錯什么,或是與弟弟斗嘴,他們都會站在弟弟那邊,溝通就是弟弟小,我應該讓著他。并且還總是打擊我,做什么都不對,我一度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真的好崩潰。
我承認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和物質(zhì)上不差的支持,但為什么精神上讓我這么難受和崩潰呢?我盡全力地報答和孝順,理解他們,但真的很討厭很討厭,偏偏他們是我的家人。我到底該怎么辦呢,不想維持現(xiàn)狀可又無能為力,只能繼續(xù)忍受嗎?
沒有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通常比較敏感而獨立,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guān)注和疼愛,同時又會不自覺地在情感上與他們保持距離,換句話說,他們想與父母親近,一旦靠近了又不知所措。這是因為在嬰幼兒時期缺乏來自父母的心理營養(yǎng)。
幼時沒有待在父母身邊不是你的錯,但可能也不是父母的錯,他們或許也有自己的無奈。當你放下心里的刺,再看父母的很多做法,就不會不舒服了。再進一步講,我們總有一天要單槍匹馬,沒人能永遠得到庇護,但要永遠充滿愛和期待。
同事中有位中年大姐,是和我一同入職的新人,明明不是我的領(lǐng)導,但總愛在我們領(lǐng)班稍微不指名道姓地說我兩句的時候也跟著起哄,人家領(lǐng)班都沒說什么,她每次非要說一句“你下次記得要怎樣怎樣”“被批評了吧”等等,我真的服了。
每天一進辦公室即使跟她打招呼她也會無視,一點禮貌都沒有。天天廢話一大堆,口無遮攔,什么都敢往外說,也不怕得罪人。還特別擅長討好諂媚,可討厭了。我現(xiàn)在入職快三個月了,一直忍著,真不知道還能忍多久。要因為她而辭職嗎?
同事關(guān)系,可以成為朋友關(guān)系,如果能夠如此,那工作中的很多交叉磨合就會容易很多。但也不應該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關(guān)系,不然反而會給某些正常的業(yè)務溝通增加難度,不值當,畢竟,同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同事關(guān)系而不是其他關(guān)系。
如果同事關(guān)系不能變成普通的、親切友好、有進有退的朋友關(guān)系,那就讓它成為最單純的同事關(guān)系,工作上有理有據(jù),可以稍微吃點虧,但不占一點便宜的那種。至于那些風涼話,若權(quán)衡之下工作更重要,那就冷處理,說的人也就沒意思了。
我兒子今年剛上初一,經(jīng)常我說東他偏說西。我說讓他今天洗衣服,他就非得明天洗,我讓他不要看電視,他裝聽不見。總之,事事都是和我唱反調(diào),他剛開始這樣的時候,我內(nèi)心太崩潰了。這哪是生了個兒子,這是生了個祖宗嘛!
于是,我總是忍不住地吼他。我越吼他,他情緒越激動,反抗也越來越激烈,我倆現(xiàn)在動不動就互吼。吼完之后我又會很后悔為什么不克制一下自己。等孩子平靜了,他也會說,看見媽媽那樣吼自己,不尊重自己就非常氣憤。我該怎么辦呢?
一個粗暴的媽媽教養(yǎng)出的孩子,要么膽小怯懦,要么同樣粗暴。你既然不喜歡這樣的自己,那一定更不想看到孩子與你如出一轍的未來。同時,一個不認同自己的媽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只是自我否定、厭煩和沮喪,對孩子的其他影響更大。
幸運的是,你對此保持清醒并試圖改變??梢远嘧x些教育方面的書,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那是通過無數(shù)人的經(jīng)歷做出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很有借鑒意義。社會一直在發(fā)展,教育也是一門需要永遠學習的學問,不止于專業(yè)教育者,父母更要如此。
女兒輕輕松松考進重點高中,也燃起我們內(nèi)心對女兒更大的期望,這么輕松能考進重點高中,再努力一下,不就了不起了嗎?然而事實是重點高中高手如云,一次次的考試讓我們意識到女兒就是個中等水平,只要盡力考個一本就行。
可小丫頭著實不用心學習。十點下了晚自習,回家先是洗頭洗澡,因為是長頭發(fā),吹干頭發(fā)都要二十分鐘。還要敷個面膜,再皮膚護理一下就11點半了。催她好歹看兩頁書,12點再睡,她倒好,說要睡美容覺了。一天都讓她氣死了!
很多家長都愛抱怨自己的孩子挺聰明但不夠努力。比起聰明的大腦,勤奮其實更加難遇難求。一個人為什么會勤奮?首先,是對自己做的事感興趣,然后進入身心投入的狀態(tài),然后才會表現(xiàn)出勤奮的狀態(tài)。不僅是孩子,任何人都是如此。
小丫頭為什么給你的感覺總是磨磨蹭蹭?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手腳麻利,換來的不會是更多的休息時間,而是沒完沒了的學習??墒撬呀?jīng)學了很久啊,我們成年人在單位不過待足8小時,而小丫頭在學校卻是早八晚十,她真的需要休息!
女兒剛上一年級,上學第一天她就告訴我,她的同桌是個小男生,特別調(diào)皮,一直說話,胳膊碰了他一點,就腳踩拳擊,一節(jié)課被老師點名N次,第一天就被班主任喊著站到教室外面。我一聽,這哪行,馬上就找老師說明了情況。
結(jié)果呢,班主任只是象征性地回復了一個,收到,了解。然后幾天過去了,孩子說位置還沒有任何變動。如果最后都不調(diào)整,我還真的挺擔心自己家孩子跟著這樣的同桌學一些不好的習慣。遇到這種同桌,老師又敷衍不調(diào)位該怎么辦呢?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特別上心,簡直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任何可能影響教育效果的事,都令這些父母如臨大敵,有時候甚至草木皆兵,太緊張了!這種緊張情緒,會分毫不差甚至加倍地傳遞到孩子心里,而緊張的人很難擁有良好的情緒,一個沒有好情緒的人,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無論教養(yǎng)還是學習。
剛?cè)雽W的孩子,有些會對突然而至的紀律要求不太適應,在老師和家長眼里表現(xiàn)得比較調(diào)皮,與老師和對方家長溝通都是好辦法,但前提是,情緒要穩(wěn)定、態(tài)度要和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