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玢
摘要:很多語文學困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成功感不夠,再加上沒有受到教師的良好引導,所以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越來越差。為此,語文教師要主動嘗試運用針對性的策略幫助學困生逐漸改變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等。在此,本文也從“采取一些趣味性的策略”“通過小組合作的加持”“及時鼓勵”這幾方面出發(fā),提出了幾點關于語文學困生轉化的策略,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學困生;語文;小學;轉化
對于學困生的教學來說,若想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語文的水平,教師必須做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改善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改善課堂上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平等、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學困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F(xiàn)代語文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要合理地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切實分析學困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和學習需求,利用多樣的教學資源從多方面促使學困生的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調動。本文在此將圍繞小學生語文學習困難成因及對策來展開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可行性對策,以期促使學困生問題得到解決。
一、采取一些趣味性的策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當中,興趣的激發(fā)是非常重要的,某些小學生們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過少,導致他們在學習期間往往會出現(xiàn)動力不足的情況,很多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缺乏興趣的支持所以在遇到問題之后也不會去主動分析,不能有效解決。這樣學生難免會逐漸淪為學困生。其實小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他們所接觸到的內容應該是非常有趣的,只是有些教師缺乏對于這些趣味性的挖掘,使得學生們覺得語文學習是枯燥的。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困生的?興趣需求為學生采取一些趣味性的策略,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xiàn)積極的參與。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去主動解決自身的問題,主動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草原》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讓學生進行視覺上的享受,以此促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具體地,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關于世界各地的草原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回憶關于草原的印象,鼓勵學生進行表達。這樣的活動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切實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去。由此可見,將一些多媒體功能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任務變得更加明確,還可以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直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趣味性的平臺,讓學生在觀察和思考中形成知識的認知和內化,讓學困生的興趣提升成為可能,以便更有效地實現(xiàn)學困生轉化工作。
二、通過小組合作的加持,培養(yǎng)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式。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引導、長期的熏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融入小組合作的當時。對于小組合作的開展,語文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小學生之間的差異,將學困生和其他層次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讓學生之間開展更好的合作。教師之間也應該經(jīng)常地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術探討,認真反思、積極改進,使小組合作模式逐步走向成熟,適應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這既是一種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更是一種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通過小組合作的加持,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潛能都可以得到更好的調動。這對于學困生的學習來說意義重大。
例如,在教學《少年閏土》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按照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困生和其他層次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然后為學生布置一些難易程度不一的任務,讓學困生和其他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困生本身對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就會發(fā)生改變,他們會擔負起相應的學習責任,同時讓學生樂于接受并承擔這種責任。自主學習與探究是小組建設的最高境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主要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學中的各項活動,通過小組內部成員積極主動的自主性學習探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增強了學生對問題的處理能力,對于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工作尤為重要。
三、及時鼓勵,增強自信心
教師對學困生要注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莎士比亞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產(chǎn)”。廉姆杰爾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所以對于學困生,我們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加以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一句贊揚的語言,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頷首的微笑,一個肯定的動作,一次低難度的考試,都可以使學困生體會到鼓勵、信賴、滿意的情感,從而樹立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促使他們逐步轉化。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鼓勵學困生做得好的方面,幫助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肯定。同時,對于學生做得不好的方面,教師也應該及時幫助學生實現(xiàn)突破。不管怎樣,教師要利用鼓勵、信賴、滿意的情感來促使學困生樹立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不能厭棄學困生,關注他們學習結果的同時還應多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真正地站在他們的角度關心、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4
參考文獻:
[1]王田東,張秋芳.淺談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08):116-117.
[2]刁麗麗.實現(xiàn)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的教學策略分析[J].智力,2020(05):13-14.
[3]馬曉梅.探究提高小學語文學困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