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軍 蘇 芮
(牡丹江師范學院 文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影片《最美逆行》是一部生動感人的抗疫主旋律電影。它以廣州與武漢為地理空間,通過“抗疫+戀愛”的敘事模式,講述了奮戰(zhàn)在鐵路與醫(yī)療兩條戰(zhàn)線上的最美逆行者,面對恐怖疫情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作為國內首部聚焦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電影,這部影片在視角選擇、故事架構、主題凸現與人性挖掘等方面都有亮點,體現了較高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尤其是在道德倫理的高揚與家國情懷的書寫方面更顯魅力。
電影的主線是一對鐵路公安情侶在疫情期間的愛情故事。男主陳炎龍是廣州鐵路公安處刑警支隊副隊長,女主鄭穎是工作在廣州至武漢高鐵上的一名乘警,二人即將攜手步入甜蜜神圣的婚禮殿堂。整個故事是以炎龍的妹妹——記者炎玲的第一人稱視角來敘述的。通過她對哥嫂抗疫事跡的深情回顧,千千萬萬像鄭穎、炎龍那樣普通卻可敬的抗疫英雄形象映入我們眼簾。電影中的鐵路警察、醫(yī)務工作者與記者都是他們中的優(yōu)秀代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最美工作者到最美逆行者,這只是工作和責任使然。
身為鐵警,鄭穎和炎龍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衛(wèi)士,他們奮戰(zhàn)在火車站和鐵路運輸線,打擊各類犯罪活動,確保鐵路運輸安全。他們處于正義與邪惡較量的最前線,為了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沖鋒在前,這一形象與品格在疫情暴發(fā)后更加奪目。乘警鄭穎與刑警炎龍就是這樣一對最美身影。影片伊始,進入觀者眼簾的就是兩人和罪犯之間分別上演的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戰(zhàn)斗場景。鄭穎上崗時,曾幫助兩名帶著孩子卻謊稱遺失錢包和車票的乘客補票。但在車上檢查時,她發(fā)現兩人形跡可疑,展開了一場智斗人販、解救被拐孩童的正義之戰(zhàn)。在城市的另一端,副隊長炎龍和隊友們則在奮力追捕網絡電信詐騙犯,最終一無所獲,炎龍大光其火,派手下四處尋找線索。這就是疫情發(fā)生前兩位鐵警情侶的日常工作,他們時刻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榮辱以及人民的安危聯系在一起,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有序運行保駕護航。
正是因為有了這份責任和擔當,當疫情驟至時,無數鐵警才會不畏風險、勇敢逆行。影片中,鄭穎和炎龍正沉浸在即將大婚的喜悅之中,但突至的疫情中止了這一切。他們牢記“疫情當前,鐵警不退”的誓言,華麗轉身,推遲婚禮,奔赴崗位,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而又兒女情長的抗疫故事。
這時,武漢疫情嚴峻,羊城形勢吃緊,原本的鐵路服務與治安工作之外又多了一重防疫重任。炎龍等刑警先前抓捕未果的賊首毛哥,此時混入了武漢開往廣州的高鐵,乘警鄭穎細心機警,在核對其車票及身份證時發(fā)現問題,確認罪犯身份后,與之搏斗將其抓獲。不料,毛哥已染疫病,搏斗時兩人口罩掉落,女乘警被傳染。在醫(yī)院中,首犯毛哥被新冠肺炎折磨得死去活來,這時,他得到了醫(yī)務人員的及時救治,因而感受到了作為病人所獲得的溫暖和尊重,更感受到淪為人民罪人的可鄙與可恥,當得知隔壁女乘警被自己傳染命在旦夕,而身邊疲憊至極的醫(yī)生正在盡全力救助他時,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主動認罪,交代了其余兩名同伙的行蹤。由于這兩名罪犯可能是本次疫情的超級傳播者,局里限期抓捕,得知女友入院的炎龍連看女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就奉命再次投入了戰(zhàn)斗,當他和隊友將逃犯一一抓獲,并將多名密切接觸者送去隔離時,愛人已經住進了重癥監(jiān)護室,生命垂危!
有人指出:“人類的偉大之處,就是不管面臨什么困難,都有一種精神可以去面對它?!编嵎f和炎龍疫情期間的愛情故事就體現出了這種人性尊嚴。他們不畏疫情,挺身而出,逆行向險,無怨無悔,用責任和擔當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贊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另一支戰(zhàn)斗在抗疫最前沿的高危群體就是醫(yī)護工作者。他們的犧牲與奉獻精神得到了影片立體、多元的詮釋與呈現。他們堅守醫(yī)者職責,舍小我、成大我,用擔當詮釋人間大愛,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醫(yī)院與家庭、病人與醫(yī)者、大我與小我的抉擇中,這些最美逆行者都做出了共同的選擇,讓自己原有的美好品質進一步凝聚、綻放和升華。正如有論者所言:“瘟疫的暴發(fā)和流行使得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境遇空前凸顯,每個人都身在其中,無法逃離。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個體選擇和他人選擇緊密相連,責任意識成為人性中至關重要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在它的鍛造與磨煉下,善良、溫柔、理性甚或先進、專業(yè)、文明等這些美好品質才會發(fā)出更加璀璨的光彩?!?/p>
影片主要展現了廣州與武漢三座醫(yī)院,四位醫(yī)生、一位護士的抗疫風采。在這群最美逆行者中,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心靈的境界,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詮釋了醫(y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真諦。
廣東省中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醫(yī)生鄭祥福與廣東嶺南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主任吳念祖,是明知愛女有生命危險都無暇看望而遺憾終生的兩位醫(yī)者典型。鄭醫(yī)生因為2013年非典時期,在先搶救患者還是愛人之間選擇了前者,讓幼女失去了媽媽,為此一直不能得到女兒的原諒。十七年后,當疫情再次襲來,女兒染病岌岌可危,可敬的鄭醫(yī)生卻因參加援鄂醫(yī)療隊而遠在千里,父女兩人的最后一面只能借助視頻得以圓夢。吳醫(yī)生和女兒江甜同在一所醫(yī)院工作,當得知女兒被傳染后,近在咫尺的他都不能第一時間去看她,而是忙于搶救病人,只能在電話中表示自責,鼓勵她要對自己有信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然而,當女兒離世,他才姍姍來遲,手握遺物昏倒當場。對于江甜離世,吳醫(yī)生不僅難過更有自責,因為當天江甜和另一個?;颊咄瑫r搶救,他不能放下手術,而耽誤了女兒的最佳搶救時間。此情此景,宛若時光倒流,同是醫(yī)生,江甜的父親和鄭穎的父親做出的選擇何其相似!正如護士林樂樂所坦言的:“有時候,做醫(yī)生的沒有選擇,如果我是主任,應該我也會那么做吧!”
武漢江河中心醫(yī)院的張偉紅主任與主治醫(yī)生李文華是另兩位拋家舍業(yè)、忘我工作的最美醫(yī)生形象。影片塑造張主任的感人畫面就是她和家人“相見時難別亦難”的場景。由于連日堅守崗位,當疲憊至極的她在辦公桌拿起電話時,來看望她的丈夫和孩子已到醫(yī)院門口,即便如此,她也只能在電話中關切家人注意防護,并在安全距離外取走物品。作為母親,面對小女兒的聲聲呼喚,她都不能親自抱一抱,只能硬起心腸,含淚轉身,而將家庭的重擔托付丈夫和大一點的兒子。影片對李文華醫(yī)生的特寫則是他因做手術過度勞累而人事不省的場景。令人唏噓的是,李醫(yī)生在暈倒前和醒來后,第一時間想的都不是個人安危,而是剛才手術的那個病人。這份熾熱的醫(yī)者情懷,不正是武漢疫區(qū)廣大醫(yī)護工作者最真實、最樸實的精神寫照?不正是我們決戰(zhàn)決勝疫情的強大力量嗎?
廣東嶺南醫(yī)院的護士江甜則是醫(yī)護共同體中的優(yōu)秀青年代表。未感染之前,這位正當妙齡的美麗姑娘就和女友相約同赴廣東支援武漢的第二批醫(yī)療隊,可見面對病毒漫天,她早已決定舍身戰(zhàn)“疫”。令人惋惜的是,工作時,她的防護面罩被一個頑皮的患者小孩一把抓掉了,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她不改護士本色,依舊關愛小女孩戴好口罩,而到了病房外她才流下了軟弱的淚水。但當父親電話打來時,她仍強顏歡笑,說自己是護士知道自己身體沒事,讓父親放心,還讓父親保護好自己。這就是影片從青年視角對“災難”和“人性”的詮釋。由此,也可見出影片對青年抗疫者的由衷禮贊與熱情歌頌。
災難不僅是人性的試金石,更是人類思考生命的契機。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種全球性流行病,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它帶來大量人口的死亡,以及個人行為機制與社會機制的癱瘓,面對恐怖疫情,人們一方面變得不知所措、思維麻木;另一方面,瘟疫也會“對個人的自我價值認同有一種確認甚至提升的作用”?!蹲蠲滥嫘小愤@部電影,通過處于極限情境中的有限個體,重新確認了生存的價值與死亡的意義。根據英國著名圣經注釋學家巴萊克的理解:“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睆倪@個意義上說,影片中的最美逆行者向我們詮釋了活著的意義在于滿足自我高層次的價值需求。
首先,影片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內心豐盈、永存光芒的人。片中的女乘警鄭穎就是這樣一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心中有夢的女孩形象。她和炎龍郎才女貌,兩情相悅。炎龍為博得美人芳心,費盡心思布置霓虹花樹,制造浪漫,在夜色溫柔中兩人互訴心聲,正當兩人相擁時,工作的電話響了。而那來不及完成的一吻,則成了留在兩人心底的遺憾。當鄭穎病入膏肓,支撐她的仍是這份寶貴的愛情,她本能地提出最后遺愿,“好想再穿一次婚紗”,并深深地沉浸在拍婚紗照、親友祝賀的甜蜜回憶之中。這種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不僅讓院方為之感動并滿足了她的愿望,更使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迸發(fā)出力量,她憑借匪夷所思的毅力拔掉氧氣管,隔著玻璃投向愛人懷抱,完成了深情的一吻,留下了動容的一幕。鄭穎的形象給人感染、令人震撼,她用愛與美與病魔抗爭,如一顆璀璨的流星,雖然短促,卻留下了最美的風景,讓人欽敬和心儀!
其次,影片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充滿博愛之心與利他之心的人。電影中的每一位最美逆行者都是一位甘于奉獻、勇于犧牲的利他主義者?!吧嫘枰桶踩枰侨说淖罨镜男枰?,如果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的話,就不可避免地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焦慮?!币龅嚼鸵挠写髳?,否則功利的天平就會永遠傾向自我一端。電影中的李文華醫(yī)生就是這樣一位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的好醫(yī)生。他勞累暈倒,醒來后為了避免大家擔心,以幽默化解了周邊的緊張情緒,還博得了同事們的陣陣笑聲。他安慰大家說自己不會死的,剛才其實做了個夢,夢見抗疫成功了,醫(yī)院給大家分房子,還發(fā)獎金,這把他媳婦和孩子樂壞了,捧著他親,親了一遍又一遍。說到這兒,李醫(yī)生又像煞有介事地問,剛才誰把他搖醒了,還故意責備了一句“煩人”,說要不然就美夢成真了。這就是醫(yī)者的高尚之處,他知道“情感狀態(tài)具有感染力”,所以,要將自己最美好、最堅強的一面留給他人,而將垂頭痛哭的脆弱形象留給自己。
再次,影片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愛崗敬業(yè)、勤懇工作的人。片中的鐵警、醫(yī)護人員固然在抗擊疫情中展現了最美的工作形象,同樣,以炎玲為代表的記者也有著驚艷出鏡。這是一位在報道社會焦點熱點,以及宣傳抗疫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女記者。她的出鏡雖然不多,但就僅有的幾個鏡頭而言,比如對鐘南山抗疫事跡的介紹,對女乘警抓捕電信嫌疑犯的報道,以及親往武漢疫區(qū)采訪等,都說明在社會需要記者的地方,哪怕再危險,再艱難,他們都會迎難而上,負重前行,從不缺位。由此可見,《最美逆行》中那些最可愛的人都是以工作為重、以大局為重的勞動者與堅守者,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與忘我勞作,既讓人們看到了疫情的恐怖,更感受到了人性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