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石海霞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如皋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幼兒園)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是當下幼兒教育發(fā)展的“主旋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強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從幼兒的生活中尋找課程的內容,立足于幼兒的生活構建課程。那么,教師該如何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 周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精神為引領,著力進行幼兒園游戲化生活課程的有效構建呢?
構建幼兒園游戲化生活課程的出發(fā)點是通過課程的構建讓幼兒獲得社會、情感、認知等多方面的發(fā)展,讓幼兒在生活化的課程中學習、理解、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幼兒濃厚的參與游戲化生活課程構建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游戲化生活課程的內容理應是有意義的,理應是內容廣泛的,理應是與幼兒已有的認知基礎相匹配的,理應重視幼兒對知識的主動構建。
這樣的游戲化生活課程理應重視社會性交往對幼兒學習的效用,真正滿足幼兒對課程實施活動的感官刺激,讓幼兒在游戲化生活課程的實施中獲得成功的內心體驗,增強幼兒對游戲化生活課程實施的成功感,彰顯其特有的靈活性、生成性、創(chuàng)新性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精髓。幼兒園游戲化生活課程應以社會生活為源泉,將幼兒園的游戲化課程生活化,讓幼兒在關注自然、關注社會中獲得成長的動力,在游戲化生活課程中感受溫暖,從而對游戲化生活課程構建產(chǎn)生熱情與興趣。需強調的是,幼兒園游戲化生活課程應包括課程目標的生活化、課程內容的生活化與課程活動方式的生活化等方面。
游戲化生活課程目標的生活化倡導教師選擇幼兒的生活作為游戲化生活課程的主要內容,如通過游戲化生活課程的構建讓幼兒初步建立科學的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guī);通過游戲化生活課程的構建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睡眠習慣、盥洗習慣等。教師利用游戲化生活課程能讓幼兒養(yǎng)成在生活中學習的美好品質,如在游戲化生活課程的構建中對幼兒進行安全、健康教育,讓幼兒自覺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會行為規(guī)則等。
游戲化生活課程內容的生活化鼓勵教師著力選擇以時令季節(jié)為主要載體的課程內容,讓幼兒主動與大自然產(chǎn)生“零距離”的接觸,讓幼兒去擁抱大自然,讓幼兒在大自然中去觀察,去操作,去擺弄,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有效互動中主動建構知識經(jīng)驗體系。教師可以讓幼兒走進社區(qū),到農村種植基地去摘草莓、挖紅薯等,享受豐收的果實,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游戲化生活課程應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課程內容,比如,在美工區(qū)域開展的游戲化生活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依據(jù)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幼兒的不同特色,開展與之相匹配的課程活動。如小班幼兒通常對繪畫的過程感興趣,教師就可以為小班幼兒提供大量的紙和筆,讓小班幼兒隨心所欲地進行涂鴉,讓小班幼兒體驗、感悟到這樣的生活化課程的快樂所在。而中班幼兒通常喜歡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探索、創(chuàng)作,教師就應充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這一特征,讓中班幼兒去進行恰當?shù)纳罨n程的構建。
教師可以選取幼兒身邊有價值的事件作為游戲化生活課程的內容。比如,幼兒園可以結合教師節(jié)等開展以“尊重他人”為主題的游戲化生活課程的構建,在這樣的游戲化生活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幼兒可以為長輩捶捶背、洗洗腳等,幼兒在這樣的游戲化生活課程的構建中能感悟到勞動的光榮與艱辛,理解感恩是一種良好的美德。
教師可以選擇幼兒園周邊的社會資源作為游戲化課程構建的內容,當然這樣的資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社區(qū)資源,可以是家長資源,還可以是社區(qū)內的人文資源。比如,幼兒園組織的由家長志愿者參與的“客座教師”主題活動的游戲化課程構建中,教師可以讓當醫(yī)生的家長主持“愛護牙齒健康”的專題生活化課程活動等。
游戲化生活課程活動方式的生活化鼓勵教師為幼兒構建生動有趣、富有探究性的生活場景,以強化幼兒的生活體驗,讓幼兒感到親切、自然,從而更好地適應生活。比如,在社會領域開展游戲化生活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走進社會生活,去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人們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從而讓幼兒體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幼兒園游戲化生活課程的有效構建需教師真正理解構建幼兒園游戲化生活課程的出發(fā)點是什么,并以社會生活為源泉,努力探索多樣化、多元化、多維化的相關構建策略,真正讓游戲化的生活課程綻放出本該屬于幼兒自己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