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嘯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清代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一部短篇文言小說集,因其曲折的情節(jié)和離奇的內容歷來受到影視制作人的關注,成為眾多影視作品的題材來源。早在1965年,鮑方就根據(jù)《聊齋志異》創(chuàng)作了同名電影《畫皮》,成為國產影片改編《聊齋志異》的開端。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xiàn)了《精變》《鬼妹》《碧水雙魂》《倩女幽魂》等大量改編自《聊齋志異》的影片,受到了觀眾的追捧和好評。進入2000年以來,涌現(xiàn)出趙薇主演的《畫皮》(1、2)和鄧超、孫儷主演的《畫壁》等影視作品,標志著國產電影改編《聊齋志異》進入到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大量針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如張珊珊《中國鬼怪神話改編在動畫中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以動畫電影〈小倩〉為例》一文,以動畫電影《小倩》為例歸納和探討國產動畫篇改編《聊齋志異》的藝術路徑;李佳欣在《〈聊齋志異〉的影視劇改編問題及其研究綜述》中從宏觀的角度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聊齋志異》為題材的影視作品進行了梳理,由此分析不同時代語境下對文學經典的不同解讀;焦彤的《〈聊齋志異〉愛情主題的動漫改編》一文認為《聊齋志異》與動漫創(chuàng)作相結合可以實現(xiàn)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再生,而《聊齋志異》進行動漫改編的關鍵問題就是對愛情主題的處理。通過梳理可見,對于《聊齋志異》的影視改編對于影視界和學界一直都是關注的熱點問題,并取得了諸多可圈可點的成果。
2021年新近上映的影片《詭婳狐》取材于《聊齋志異》中的《蓮香》一篇。影片以現(xiàn)代審美視角對原著進行了改編,通過重塑人物形象等方式對作品的主題進行了沿襲與轉化。
《聊齋志異·蓮香》的主人公桑子明為一性情孤僻的普通書生:“桑生,名曉,字子明,沂州人。少孤,館于紅花埠。桑為人靜穆自喜,日再出,就食東鄰,余時堅坐而已。”桑子明長期獨居,從而引起了其他女性的注意,于是故事的另外兩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就出現(xiàn)了。其一為狐女蓮香,這是作者寄予美好人格理想的人物形象。蓮香身為狐妖卻癡迷人間的情感,對桑子明產生了熱烈的情感。正因如此,蓮香千方百計拯救因迷戀女鬼而身染重病的桑子明,并勸導李氏棄惡從善。為了能夠與桑子明長期共處,蓮香在為桑子明生下孩子后選擇死去,十余年后再次投胎成人。在《聊齋志異·蓮香》中,蓮香被塑造成愿意為情而死、為情重生的狐妖形象。尤其令人感動的是,蓮香對愛情有著超乎尋常的成熟與理智,為了拯救桑子明,她遍訪山川采集草藥,并勸說桑子明不可縱欲過度。小說中的另一女性是女鬼李氏,與蓮香相比,李氏對桑子明的愛顯得過于自私和放縱,致使桑子明險些喪命。在蓮香的開導下,女鬼李氏最終幡然悔悟,痛改前非,與桑子明相伴終生。小說通過塑造狐妖與女鬼的形象,贊頌了鬼神世界中真摯的情愛,以此完成對人世間情感的對比性觀照。
影片《詭婳狐》保留了原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并對他們進行了重新的塑造。
首先,影片對男主人公桑子明的身份進行了重新的設定。在影片中,桑子明不再是一介書生,而是科舉高中的新科狀元。此時的桑子明被封為左都御史身負查案重任,來到故鄉(xiāng)麒麟鎮(zhèn)尋找昔日的戀人蓮香,而蓮香此時被指控為刺殺小王爺?shù)膬词帧Ec蓮香再次相遇后,桑子明卻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個女人雖然長相與蓮香一模一樣,但在生活習慣等方面大相徑庭。隨著案情水落石出,影片才交代狐妖蓮香因遭到八王爺?shù)钠群Χチ嗽械娜菝?,眼前酷似蓮香的女人是戲班青衣嫣然。嫣然假扮蓮香就是為了尋找其兄長的下落。影片《詭婳狐》對原著人物身份的改編有助于彰顯主要人物的敘事形象,將人物放置于矛盾的旋渦之中,從而達到為影片主題服務的目的。
其次,影片通過巧妙的講述編織起新的人物關系。在《聊齋志異·蓮香》中,狐女蓮香與桑子明萍水相逢,可謂一見傾心。故事中的另一個女鬼李氏也同樣鐘情于桑子明,三者形成“三角戀愛”的關系,而憑借蓮香的努力,最終得以大團圓的結局。電影《詭婳狐》對三者的人物關系進行了重新設定。在影片中,狐女蓮香與桑子明是戀人關系,她深明大義,鼓勵桑子明進京趕考,并將自己的護身符取下一半交給桑子明。戲班青衣嫣然有著與蓮香一般無二的容貌,為尋找自己的哥哥,她以蓮香的身份陪伴在桑子明的身邊。與原著相比,影片中三人的關系更為復雜,增加了影片的藝術張力。
對真摯情感的描寫與褒揚是《聊齋志異》的主題之一。在原著《蓮香》中,作者蒲松齡通過救助桑生、感化李氏、為愛赴死、為愛轉世等幾個情節(jié),講述了蓮香與桑子明的情感經歷,表現(xiàn)出蓮香的重情重義而又成熟穩(wěn)重、機敏聰慧,刻畫出一個珍視愛情、愿與心上人長相廝守的女性形象,以此完成對真愛的頌揚。這一動人的情愛故事在電影《詭婳狐》中得以延續(xù)和繼承。
在電影《詭婳狐》中,狐妖蓮香是桑子明的未婚妻,兩人約定在桑子明進京趕考回來后就成親。在臨別之際,作為狐妖的蓮香將自己的護身符取下一半交給桑子明,不惜自己因此會功力大減。在桑子明進京趕考的過程中,蓮香因遭受八王爺一黨的迫害失去了人形,但對桑子明的情感依然不減。在桑子明只身赴險查案之時,蓮香一直在暗中保護,自己因此身負重傷。面對強大的敵人,蓮香將生的機會留給桑子明以及愛戀桑子明的嫣然,自己與敵人做最后的抗爭。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刻,蓮香與桑子明舉行拜堂儀式,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心愿,并將桑子明鄭重托付給嫣然。
相比原著大團圓式的結局,影片《詭婳狐》選取了悲劇結局,以狐妖蓮香的死而結束。對于情感的表達而言,悲劇比大團圓式的結局更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聊齋志異·蓮香》中,作者主要依靠三角情愛關系的講述來完成對蓮香這一人物形象的描寫,通過蓮香與李氏二人對待桑子明截然不同的愛戀方式,凸顯了蓮香高尚的愛情觀。在影片《詭婳狐》中,蓮香的愛情觀得以用另外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已失去人形的蓮香仍然在暗中保護桑子明,在面對生死考驗的危急時刻,蓮香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自己生存下來的機會,以換取桑子明與嫣然的生命。影片《詭婳狐》將蓮香放置于極端的事件中進行人物塑造,更表現(xiàn)出蓮香為愛獻身的可貴品質。由此,影片延續(xù)了原著對人情美的頌揚這一主題。
激烈的矛盾沖突能夠賦予影片以藝術的張力,是劇情不斷展開的內在動力。《聊齋志異·蓮香》主要講述桑子明與蓮香、李氏三人的情感故事,以感情這一條線索作為敘事的唯一主線,其中雖有矛盾沖突,但并不劇烈。若以影視的手法單純表現(xiàn)這一段感情糾葛的話,極易給觀眾造成敘事冗長、劇情拖沓的感覺。為避免類似的藝術敗筆,影片《詭婳狐》將原著的主題進行了有意識的拓展與深化。
首先,影片將桑子明的身份設定為左都御史,暗示故事的內容將圍繞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展開。在明、清兩朝的官制中,左都御史又稱總憲,負責監(jiān)察百官,起充當皇帝耳目的特殊作用。影片《詭婳狐》一開始就講述桑子明被任命為左都御史,奉命調查小王爺被殺一案,這令桑子明剛一出場便置身于矛盾沖突的旋渦之中。隨著劇情的展開,桑子明通過調查刺殺小王爺?shù)恼鎯唇K于發(fā)現(xiàn)八王爺一黨圖謀不軌的罪證,從而上演了正義與邪惡進行殊死較量的爭斗大戲。
其次,影片將雙方爭斗的焦點以麒麟玉珠的形式予以形象化展現(xiàn)。對于權力的爭奪因過于抽象而并不便于藝術的呈現(xiàn)。因此,影片別出心裁地將矛盾雙方爭奪的核心塑造成一枚光彩奪目的麒麟玉珠。圍繞這枚麒麟玉珠,矛盾雙方展開了殊死搏斗:八王爺一黨為得到麒麟玉珠不惜殺害戲曲名伶、除掉狐妖、追殺朝廷命官;左都御史桑子明等人為麒麟玉珠與八王爺一黨苦苦周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影片的講述中,麒麟玉珠成為矛盾的化身,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吸引著兩方勢力不斷爭奪,上演了“二龍戲珠”般的精彩劇目。
再次,影片將情感敘事與矛盾斗爭相聯(lián)系,深化了情感的內涵。影片《詭婳狐》在延續(xù)《聊齋志異·蓮香》愛情主題的同時,將主人公的愛情融入到正義與邪惡的殊死斗爭中,使愛情的主題得到升華。影片中的主人公桑子明與狐妖蓮香兩情相悅,是戀人關系。在面對八王爺?shù)亩窢幹?,狐妖蓮香成為被追殺的對象。作為朝廷左都御史的桑子明負責案件的偵破,一方面拯救自己的戀人蓮香;另一方面為的是穩(wěn)固國家的江山社稷。至此,兩人的愛情由單純的男女之思上升為家國情懷,具有了大愛的高度。
作為視覺審美藝術的產物,電影藝術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必須借助于豐富的畫面進行呈現(xiàn)。文學名著的改編必須處理好故事文本敘事與影視畫面呈現(xiàn)兩者之間的關系,使觀眾通過直接的視覺感受真切體會到小說文本營造出的難以言說的審美感受。為了讓觀眾能夠形象感知到《聊齋志異·蓮香》那神秘而又玄幻的審美感受,影片《詭婳狐》充分運用了視覺審美的呈現(xiàn)手法,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
其一,影片《詭婳狐》將事件的主要發(fā)生地點設定為西域境內,影片中大量展示了西域的風光。依據(jù)《聊齋志異·蓮香》的講述,故事的主人公桑子明為沂州人。沂州為古州之一,最早為北周建立,因沂河而得名。古沂州所轄范圍大致包括現(xiàn)在的山東省臨沂、棗莊、日照等地市。影片《詭婳狐》將故事的發(fā)生地點更改為邊塞古城麒麟鎮(zhèn),影片用大量的環(huán)境描寫表現(xiàn)了邊塞的奇異景象。故事中的主要場景均放置在邊塞群山之中,而為了突出邊塞群山的特點,電影特地選取了甘肅張掖的七彩丹霞景區(qū)為拍攝地點。在整個畫面中,群山莽莽卻寸草不生,山石在陽光和寒風的作用下分層設色,呈現(xiàn)出奇幻的色彩。選擇這樣的拍攝地點,使影片的畫面充實飽滿,充盈著濃郁的邊塞風情,加之塞外的寒風與皚皚的白雪,為影片營造出蒼涼豪邁而又神秘奇幻的審美效果。
其二,影片巧妙融入了傳統(tǒng)戲曲元素,形成獨特的審美風格。影片《詭婳狐》別出心裁地大量吸收引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元素,兩個主要的女性人物形象蓮香與嫣然都是戲曲名伶,反面人物代表八王爺與小王爺都酷愛戲曲。因此,影片的全部劇情都交織著有關戲曲的表達內容。在影片的開端,女主人公一出場就身著戲服在狹窄昏暗的通道中拼命奔跑,而后見到一身戲曲扮相的小王爺滿身鮮血倒在戲臺前。在后面的敘事中,由于主要人物經常身著相同的戲服,面部妝容也完全一致,令觀眾產生恍惚目眩之感,使原本復雜的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增添了影片的敘事張力。
對于《聊齋志異》的改編工作一直是影視創(chuàng)作的熱點,綿延不斷地涌現(xiàn)出了大量的相關影視作品。從近幾年的影片來看,取材于《聊齋志異》的影片在人物設定、情節(jié)敘事等方面均呈現(xiàn)出了新的藝術特質。改變自《聊齋志異·蓮香》的影片《詭婳狐》通過重新設定主要人物的身份、堅持對人情美的贊頌、構筑新的矛盾沖突、視覺審美效果的綜合運用等方式完成了對原著主題的沿襲與轉化。對于當下的同類題材影片而言具有較高的代表性,梳理和分析該部影片的創(chuàng)作理路對今后的影視創(chuàng)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