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納蘭性德悼亡詞中的意象運用

      2021-11-13 00:52:33文藝菲
      名家名作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亡妻納蘭納蘭性

      文藝菲

      納蘭性德,清康熙年間詞人,與陳維崧、朱彝尊并稱為“清詞三大家”,被王國維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他自幼博學,尤擅為詞。因其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頗有宋代詞家晏幾道的風韻,被后人稱為“清代晏小山”。在納蘭的詞作中,為亡妻所作之悼亡詞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流傳久遠。

      一、自然意象

      最初在《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有通過自然之物起興,表達詩人情感的例子。自然中的事物、景色無一不是文人們勾勒描繪的對象,在這些物象中,作家們往往寄托深情。納蘭性德所選取的自然意象,都帶有哀婉之情,突出表現(xiàn)的也是作者對妻子的思念之情。

      1.月:辛苦最憐天上月

      “月”這一意象在歷代的古典詩詞中并不少見,詩人、詞人們常常以此來表達他們羈旅在外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王安石);或借月的圓缺來闡明深刻的人生道理,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diào)歌頭》蘇軾);也曾有借月來表達悼亡之情,如“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蘇軾)。不僅是詩歌創(chuàng)作,民間傳說也常常將月作為神秘而優(yōu)美的故事構(gòu)造對象,人們總對月有著許多的遐想,因而月也成了美麗圣潔的代名詞。

      在納蘭性德的筆下,月則有了作者自身的寄托,是一種愁緒和一種細膩的纏綿,納蘭對其筆下的月常用“冷”“殘”“陰”等帶有悲涼色彩的詞來形容?!镀兴_蠻》中的“月”正體現(xiàn)了這一說法。

      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鬢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西風鳴絡(luò)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這首詞中“添衣”兩字平淡情深,接下來的“桐陰月已西”則運用梧桐和月交疊在一起的意象,陰冷的月光配上孤寂的梧桐,上闋的情境被渲染得格外凄清,則更是勾起了他對亡妻的深切思念。

      在他的其他悼亡之作中,不同的詞作,描寫不一樣的月,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領(lǐng)悟和感覺,卻都表達著對亡妻盧氏的思念之情。他在“鳳髻拋殘舊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浣溪沙》)中將月以“濕”來形容賦予了月一種觸覺上的形象比喻,同時緊接著的“冷無聲”則把月的濕氣和陰冷描繪得淋漓盡致,為他在此思念自己亡妻奠定了悲涼的情感基調(diào)。而在“簾卷落花如雪,煙月,誰在小紅亭”(《荷葉杯》)中,作者以“煙月”這一朦朧的意象構(gòu)成的迷離意境為背景,恍惚中看見了妻子正立在小紅亭下,頗有蘇軾“小軒窗,正梳妝”的意味。這里的“煙月”極美,作者借著這種朦朦朧朧的意象和其迷離的幻覺來表達自己如絲的念想,比起直接借月來表思念則更出新意,把作者自己的思念與悲慟刻畫得入木三分。在下面的這首《鵲橋仙》中,則更是將月這一意象運用得淋漓盡致。

      夢來雙倚,醒時獨擁,窗外一眉新月。尋常自悔分明,卻無奈、照人清切。一宵燈下,連朝鏡里,瘦盡十年花骨。前期總約上元時,怕難認、飄零人物。

      作者在夢中與妻子“雙倚”,醒時仍是獨自一人,此時窗外月已升起,見新月如眉而引起回憶。作者用“一眉”來刻畫新月的形狀,此時的月已不再是月,而是妻子的月眉。以女子的彎眉來比喻新月,同時又用新月暗喻妻子的眉,既勾畫出了新月這一特殊的樣貌,又巧妙地將自己無限的懷戀寄托于此,意象與本體、作者情感三者合而為一,可看出納蘭對于意象使用的靈活和自然。

      納蘭悼亡詞中的月,有“冷月”“陰月”“濕月”等不一樣且不同時刻的月,但無論是什么樣的月,都表達著納蘭性德明明知道妻子早已是死別,卻幻想著塵緣未斷,希望亡妻能夠趁月色而歸與之團圓的凄楚深情,情真意切,痛徹肺腑,堪稱是清代詞中以血淚書者。

      2.梨花:落盡梨花月又西

      戰(zhàn)國時期,屈原開始了以“香草美人”寄托情思的傳統(tǒng),蘭芷、桂花、女蘿等植物貫穿他的作品,塑造出了超脫世俗之外的世外桃源般的仙境。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總在不自覺中沿襲這一表現(xiàn)手法。歷經(jīng)流變而依舊生機黯然的“香草美人”傳統(tǒng)在清代文人的詩詞中得到了鮮明體現(xiàn)。納蘭性德的詞中也不例外地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花草。

      梨花在納蘭的筆下代表的是如花的美眷、似水的流年。梨花盛開,梨花落盡都充滿了一種納蘭性德別樣的感傷之情。在他的這首《虞美人》中,則將梨花這一意象與其情感完美融合。

      春情只道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同樣是一首悼亡詞,這也是納蘭眾多悼亡詞中的代表之作。此處的“梨花薄”指的是梨花密集之處,而開頭兩句并非是寫梨花因春光消退而凋零,描繪的是一幅梨花盛開,卻來不及爛漫之時就風吹花落之景。作者以無限春光比喻與愛人在一起相處的美好時光,卻又以梨花來比喻紅顏薄命的妻子,正當爛漫之時卻匆匆隨風飄落,不禁讓人扼腕嘆息。看似對梨花早早凋落的嘆惋,實際借梨花來表達悼念之情。不寫悼亡而流露悼亡之傷,感情抒發(fā)自然而清麗。

      在很多時候,納蘭筆下的梨花總是飄落凋零,透著一種哀傷的情調(diào)。如“薄寒時節(jié)人病酒,刬地梨花,徹夜東風瘦”(《鬢云松令》)通過寫東風徹夜無息,吹落一地梨花,比喻人在經(jīng)歷風波之后的衰弱。年輕的作者此時對心愛之人思念卻不可得,因而有此哀嘆。同樣在“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清平樂》)中,納蘭以梨花來表達一種相思的痛苦,從此只能空對著梨花悠悠來思念心愛之人了。這是納蘭早期的作品,借梨花來表達相思之念,而在他后期的悼亡之作中,梨花這一意象則顯得更加悲涼。下面的這首悼亡詞中,同樣出現(xiàn)了用梨花來渲染凄清的氛圍。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瘦,蔓草殘陽。拼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薄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這首詞《青衫濕遍·悼亡》是一首離別詞,題目中就已經(jīng)點出了本詞的主旨——悼亡。開頭一句“青衫濕遍”就將作者肝腸寸斷的傷痛直白地表述了出來。而后則是滾滾而來的回憶,憶起那時愛人膽小害怕一個人在空房,而今愛人卻獨自躺在靈柩中,伴著冥冥的梨花影。此時的梨花不免顯得有些陰陰冷冷的,伴著已逝的人,讓作者不禁產(chǎn)生“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的想法。

      納蘭性德眼中注目的花美艷短暫,轉(zhuǎn)瞬間香消玉殞,抒發(fā)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惆悵,感嘆生命的無常。納蘭以梨花來比喻自己的亡妻,盧氏正如梨花般純潔美麗卻轉(zhuǎn)瞬即逝,因此梨花也成了納蘭詞中的常物。

      3.西風: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西風歸屬于秋天,即秋風。而在歷來的文學作品中,西風并不少見。馬致遠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它表達了一種游子羈旅在外的孤寂之情;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保ā蹲砘帯防钋逭眨┦惆l(fā)了對遠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更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保ā兜麘倩ā逢淌猓磉_了作者登高遠望而生發(fā)出蒼??仗摷般皭澋母杏X。由此可見,“西風”這一意象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nèi)涵。在納蘭性德這位心思細膩的詞人筆下,“西風”自然也有了別樣的含義。

      在納蘭詞中,有抒發(fā)情傷的西風:“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西風吹去?!保ā度鐗袅睢罚?;有殤離別的西風:“無端嘹唳一聲傳,西風吹只影,剛是早秋天?!保ā杜R江仙·孤雁》);也有感嘆興亡盛衰的西風:“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蝶戀花·出塞》)。

      在納蘭感傷的一生中,以情為最重,因此,他的詞中常常流露的也是低訴血和淚的孤獨與相思?!讹嬎~》中的首篇《浣溪沙》就是其中之一。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開篇“西風”便奠定了整首詞哀傷的基調(diào)。詞人明知已是“獨自涼”,無人念及,卻偏偏生出“誰念”的詰問,僅此一句便已傷人心髓。這里西風吹過,帶來嗖嗖涼意,與其說是身體涼,不如說是心里涼。末尾“當時只道是尋?!币痪?,將作者的不舍與哀痛刻畫到了極致,當時是尋常,此時卻如何也求不來了。傷感之情自然流露,源源不絕。

      “西風”在納蘭的詞作中,總是帶著些許這個意象本身擁有的蒼涼,而在蒼涼中也會透著詞人與生俱來的憂郁和他經(jīng)歷過人生后的傷感。在納蘭詞中,“風”意象出現(xiàn)過175 次,令人心動不已的還是西風,有代表性的西風意象出現(xiàn)達28 次。他在《憶王孫》中寫道:“西風一夜翦芭蕉,倦眼經(jīng)秋耐寂寥……愁似湘江日夜潮。”同樣是以“西風”開頭,這首小令在此基礎(chǔ)上還選取了“芭蕉”“江潮”兩個意象,使得整首詞塑造的意境更加立體。西風吹起,略添愁意,芭蕉在風中凋殘,此時愁上加愁,后以愁比江潮,將自己的一懷愁緒具體化,更加深入人心,愁中帶愁,無法自拔。

      在他的這首《蝶戀花》中,西風的蒼勁和肅殺則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guān)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這是一首思念詩,詩的首句不直接寫傷別之情,而是以楊柳寄托之,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抒發(fā)出來。“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這一句是詞中的神來之筆,“風吹夢”本給人一種沉醉、夢幻之感,可此處凌厲、殘酷的西風卻把美好的夢無情地吹走了,只剩下詞人煢煢獨立于西風之中。一句“吹夢成今古”頓時有了一種時間上無限延伸的感覺,使整首詞的空間變得更加遼闊,主人公滿懷的殤意顯而易見。

      縱觀納蘭的詞作來看,“西風”在納蘭的世界中是最無情的,它能將所有美好的一切剪碎、摧毀,為詞作增添一抹更悲哀的色調(diào),同時也形成了納蘭性德那種獨特的“納蘭式悲傷”。

      二、生活意象

      納蘭性德的悼亡詞為懷念亡妻而作,生活中處處可見兩人曾經(jīng)相伴的影子,這些影子即生活中常見的許多物品。在詞人的筆下,他們或會憑欄而嘆,或會登樓懷思,抑或是一支發(fā)簪、一杯茶酒都會勾起他們的情思。溫庭筠即有“新貼秀羅襦,雙雙金鷓鴣”之句,以成雙的金鷓鴣,反襯出主人公孤寂的心情。納蘭性德在抒發(fā)懷思之情時,也常常以生活中常見之物為意象,襯托自己的情感。

      1.窗:蕭蕭黃葉閉疏窗

      窗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事物,古時的窗往往繪各種不同的圖案以裝飾,因此讓人倚窗而產(chǎn)生無盡遐想,人們經(jīng)常閣樓和窗眺望、思念遠方之人。納蘭性德作為一個細膩多思的詞人,作品中自然不會缺乏“窗”這一意象。下面這首《浪淘沙》則是其一: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還惹思量。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這首詞描寫了一個懷念舊情人而獨自傷感的主人公形象,首句說她透過幽窗看到外邊細雨紛紛的景象,此時春光已逝,悲傷之情油然而生。之后的內(nèi)容則借著已逝的春光懷念情人,莫不凄涼,情感自然而細膩敏感。

      同樣是借著窗,“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浣溪沙》)則是開篇借用“疏窗”來更進一步地渲染出悲涼肅殺的氛圍;“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鶯初鷹?!保ā独颂陨场罚╅_篇直敘自己的情況,這在納蘭的詞中是極少見到的。無盡的傷心事縈繞心頭,卻沒人陪伴。此時一句“綠窗紅淚”字面上色彩的強烈對比,突出表現(xiàn)了心情的極度傷感;“幽窗冷雨一燈孤,料應(yīng)情盡,還道有情無?”(《臨江仙》),第一句連續(xù)以“幽窗”“冷雨”“一燈”為意象,三種代表孤獨凄涼的意象放在一起,通過幽窗,看見屋外冷颼颼的雨水,而屋內(nèi)只有孤零零的一盞燈,詞人悲涼的心境溢于言表。

      而這首《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則更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塵滿疏窗素帶飄,直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惟有恨,轉(zhuǎn)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凄風打畫橋。

      這是納蘭性德在其亡妻生辰的前一夜所作。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冷落寂靜的意象:窗是“疏窗”,帶是“素帶”,動作時“飄”“塵滿”,則說明疏窗許久沒有打掃,所以這句整體給人營造出來的感覺是:物是人非,人去樓空,往事塵封。也正是如此而更加勾起詞人對已故愛妻的思念,悲慟之情不可斷絕。

      在詞中以不同形式出現(xiàn)的窗,以它特有的含義融入詞的情感和基調(diào)中,“幽窗”是幽冷的,“疏窗”總帶著些寂寞和蒼涼。它本身并不是無情之物,而通常是作者看到無情之物的重要介質(zhì)。?

      2.酒:被酒莫驚春睡重

      酒文化,在中國歷史中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而縱觀中國古代的詩詞史,酒更算得上是獨占半邊天的重要意象。提到酒,不得不讓人想到的是“詩仙”李白。在李白的詩中,“酒”經(jīng)常反映的是他瀟灑不羈的性情和沖天的豪氣。納蘭性德悼亡詞中的酒,或許沒有李白那樣豪邁,但更多的是源于生活感悟中產(chǎn)生的懷念與傷感。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边@首《浣溪沙》中,作者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自己與妻子曾經(jīng)安靜美好的日子,但這些美好隨著妻子的離世已經(jīng)成為再不可得的回憶。因而作者言“當時只道是尋?!??!氨痪啤敝傅氖呛茸砹说囊环N狀態(tài),想當年喝醉貪睡、賭書潑茶是多么平常的事,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小事也難求。此處酒成了作者美好的回憶,勾起無限的傷感,同時酒也成了詞人不敢觸摸的過去。

      在這首感懷傷神的《虞美人》中,酒以及與酒有關(guān)的事物貫穿了整首詞作:

      風滅爐煙殘燈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首句“爐煙滅”“孤影”在開頭就已經(jīng)給人一種孤獨凄清無人伴的景象,而后描繪了宴后杯盤狼藉的景象。此詞頗有騷人之旨,大有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沉醉我獨醒之感慨。詞人孤獨一人,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清酒來麻醉自己,可是清醒閱世,又總是帶來“閑愁”,孤清之感仍是難以排遣。詞人在這里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酒,讓人看到了他孤高的品格。

      同樣是描寫酒筵散場的情景,這句“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夢江南》)則更傾向于表達一種傷春傷別之情,通過化用唐朝汝陽王李琎“羯鼓催花”的典故來說明自己酒筵將散時的傷感之情。酒醒時,只見落花飛舞,孤身一人,多愁善感的情結(jié)呼之欲出。這里將“酒”與“殘紅”結(jié)合,本想借酒澆愁,卻不料想酒醒之后看到的竟是落花漫天飛舞這一傷感的景象,悲傷的情調(diào)已在其中。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納蘭詞“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納蘭自己也主張“詩乃心聲,性情中事也。”在其寫作過程中,也一直將“自然”二字貫穿始終。其情由心而生,付之筆端,不以過多辭藻雕繪,故而清新自然。從其悼亡詞中所運用的意象,可以看出納蘭性德在意象的使用上十分細膩,承襲前人的基礎(chǔ)上也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況周頤言“其所為詞,純?nèi)涡造`,纖塵不染”形成了直追李后主又兼具純潔靈氣的詞風。

      猜你喜歡
      亡妻納蘭納蘭性
      畫扇
      詩歌月刊(2024年6期)2024-06-24 06:15:48
      行書納蘭性德《長相思》(35cm×35cm)
      《納蘭的雪》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學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12
      愛恨兩難說納蘭
      再婚相處有講究
      長壽(2017年8期)2017-09-08 10:03:28
      點絳唇·詠風蘭
      情到深處自然濃
      真切自然:納蘭性德悼亡詞風格
      “紅樓”與“納蘭家事說”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5
      南江县| 托克托县| 涡阳县| 沾化县| 松原市| 赫章县| 宣威市| 绿春县| 桐庐县| 鄄城县| 南召县| 北安市| 建德市| 原阳县| 商城县| 噶尔县| 肃南| 鄂州市| 运城市| 兰坪| 章丘市| 确山县| 印江| 石狮市| 南陵县| 老河口市| 肃宁县| 黎城县| 彰武县| 临武县| 沙洋县| 昭通市| 嵩明县| 安仁县| 灵寿县| 简阳市| 新化县| 灵山县| 根河市| 房产|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