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峰
設計:安藤忠雄
地點:日本札幌真駒內(nèi)瀧野墓園內(nèi)
時間:2012—2015 年
規(guī)模:402 平方米
在設計中,如何讓一個主體更加突出和醒目?如何通過空間序列的設計強化人的體驗?安藤忠雄的札幌真駒內(nèi)瀧野墓園內(nèi)的景觀改造項目(下文簡稱“頭大佛”)給出了重要的啟示。這個作品剛一出現(xiàn)在媒體上,就在朋友圈里引起了熱議,一些人表示“震撼”,一些人表示“無感”,還有一些人表示“不屑”。我是屬于被震撼到的,因為在我的經(jīng)驗中,從來沒有見過一尊佛像被“埋”在地下空間里,只有一部分佛頭露在外面。起初我還在揣測這是否有某種佛教上的寓意,或者符合某種禮佛的空間形制。后來通過閱讀更多的資料才了解到,其實佛像早就矗立在那里了,安藤忠雄的設計只是改變了佛像的外部景觀環(huán)境(圖1、圖2)。
圖1:日本札幌真駒內(nèi)瀧野墓園內(nèi)“頭大佛”項目改造前
圖2:日本札幌真駒內(nèi)瀧野墓園內(nèi)“頭大佛”項目改造后
墓園中收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石雕,其中最大的就是這尊13.5 米高的佛像。墓園主人請安藤忠雄對整個墓園的景觀進行重新設計,希望能夠突出大佛的地位,使之成為整個墓園的主要地標。據(jù)安藤忠雄自述,當他初次看到曠野中的佛像時,這尊本來有4 層樓高的佛像顯得并沒有那么高大,于是他就聯(lián)想到了敦煌石窟,第一時間就產(chǎn)生了把佛像“埋”起來的念頭。
這個想法看似簡單粗暴,不合常理,但卻符合“欲揚先抑”“欲蓋彌彰”的道理。安藤忠雄的設計實質(zhì)上是給大佛提供了一個尺度上的參照系,并且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序列空間(圖3)。道理說起來雖然簡單,設計上卻需要深思熟慮、精心控制。序列空間的起點是甬道兩側(cè)的水槽,一左一右對稱布置,像兩個門闕提示著入口;接下來進入一個有圍墻的水庭,視線雖然沿軸線貫通,但觀者必須繞行才能到達彼岸;水庭與行進方向垂直,兩端布置展廳和服務管理用房,為繞行流線附加了一個理由;出了水庭繼續(xù)沿軸線行進,進入一個陰冷昏暗的隧道,而隧道盡端光亮處,僅可見大佛的蓮座,讓觀者產(chǎn)生期待。大佛端坐在一個圓錐形的空間中,圓錐頂部截去形成一個圓洞,仰觀佛頭,恰似光環(huán)環(huán)繞周圍,而圓錐內(nèi)壁上的條紋肌理因透視產(chǎn)生了放射效果,讓人頓覺佛光普照。至此,安藤忠雄導演的這場禮佛儀式就達到了高潮!值得注意的是,圓錐內(nèi)壁與地面的夾角是60 度,也就是說,大佛所在的錐形空間從剖面看是個正三角形,根據(jù)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人的心智會主動補足那截去的部分,于是,水平行進的空間序列被佛頭引向了意念中的圓錐頂點,正可謂“以不盡盡之”(圖4)!
圖3:日本札幌真駒內(nèi)瀧野墓園內(nèi)“頭大佛”項目剖面關系
圖4:日本札幌真駒內(nèi)瀧野墓園內(nèi)“頭大佛”項目空間序列
從設計策略上看,空間通過限定獲得了無限,雕塑通過環(huán)境設計變成了景觀。從結(jié)果看,安藤忠雄的設計達到了墓園主人預想的效果,“頭大佛”也成了當?shù)刂摹熬包c”。我曾于2017 年夏參觀了這個作品,現(xiàn)場體驗震撼之余,不由得為建筑師有如神助的“腦洞大開”由衷贊嘆,同時也為委托方對建筑師的信任和敢于接受反常方案的魄力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