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貞凡
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被稱為“失去的十年”,雇傭的改變,導(dǎo)致日本的失業(yè)率上升,許多人感嘆世道很不景氣,為生活擔憂,大家似乎都陷入了茫然的錯覺中。
在這個背景之下,為鼓勵人們積極面對生活,《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長篇小說于2001年出版了,作者是漫才大師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這本書作者用四個部分記錄了自己童年時期和外婆在一起的生活片段,通過平實的話語分享了作者童年與外婆一起生活的趣事,展現(xiàn)了“超級阿嬤”的生活智慧。文中的“超級阿嬤”有著非同尋常的經(jīng)歷,她經(jīng)歷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丈夫在戰(zhàn)爭中去世,剩下她一人做清潔工撫養(yǎng)七個兒女長大,生活雖然非常拮據(jù),但她并沒有因為艱難的戰(zhàn)后重建和家庭壓力放棄希望和快樂,她樂觀的心境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這本書中作者記錄的片段都是源于日常生活,外婆同樣為了生活而努力,但外婆卻通過自己的智慧將窮困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因為超級阿嬤認為要窮得開朗、窮得自信!島田洋七以此篇小說紀念自己的超級阿嬤,也表達出不要因為金錢原因而限制了內(nèi)心的富足這一觀點。
外婆在回家路上總會在腰間綁上一根繩子,這根繩子的奧妙之處就在于繩子一端的磁鐵,磁鐵可以吸廢鐵,廢鐵可以賣錢。看,超級阿嬤在回家路上的時間也可以賺外快!外婆還把木棒橫在河里,這樣便可以攔截上游漂下來的樹枝當作免費柴火,也可以清理河水中的雜物,最讓昭廣期待的是上游飄下來的蔬菜和水果,這些食材在阿嬤手中會變成各式各樣的美味,破損的蘿卜被外婆切成小塊,一樣可以煮出美味的湯,果皮受損的水果,果肉一樣香甜,上游就是能給外婆帶來驚喜的“超級市場”。
外婆在吃的方面像是擁有魔法,總能一物多用,外婆將的平淡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外婆把茶渣曬干后撒上鹽巴在平底鍋中煎脆,變成了好吃營養(yǎng)的小零食,把魚骨頭曬干后壓成粉變成了雞飼料,這樣雞就有了足夠的食物,雞吃飽了阿嬤就能夠獲得雞蛋??矗壈咴诨厥绽梅矫媸遣皇翘貏e精明?
昭廣升到初中二年級時,被選為棒球隊長,外婆知道這個消息時,毫不猶豫地從她的寶貝柜子里拿出一萬日元去買最貴的釘鞋給昭廣,外婆默默地攢下錢,在昭廣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把最好的東西給昭廣。
人在磨難中卻最能體會人間真情的滋味,昭廣在和外婆的生活過程中漸漸明白這些,也讓昭廣體會到善良和感激的重要?!俺壥袌觥辈豢梢赃\送豆腐,但外婆卻愿意去花錢買,因為豆腐店老板會把途中破碎的豆腐便宜賣給外婆,昭廣在一次買豆腐時發(fā)現(xiàn)沒有破碎的豆腐,但賣豆腐的大叔卻故意捏壞了箱子里的一塊豆腐給昭廣并朝昭廣眨眨眼,昭廣明白之前沒有破豆腐的時候大叔都是這樣做的,但大叔始終沒有告訴阿嬤。昭廣撞到了眼睛去醫(yī)院看病,沒有帶錢,但醫(yī)生卻體諒?fù)馄诺男量嗍冀K沒有收醫(yī)藥費。
真正的體貼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給對方留有接受的空間,給對方足夠的尊重和選擇接受的權(quán)利。鄰居在給外婆食物的時候只是說“買多了,吃不完會壞掉”,外婆也只是在打掃房子的時候,把鄰居的門前也悄悄打掃干凈。這種無聲的細節(jié)包含著真切的關(guān)心,是一種讓彼此感到舒適的尊重,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關(guān)懷。
超級阿嬤的厲害之處還在于她與眾不同的教育觀念,不同于分數(shù)就是一切的觀念,外婆更希望昭廣成為對自己負責、努力生活、思維開拓,兼具智慧和品格、胸懷善良的人。
1.熱水袋不只是暖腳工具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的某一天,外婆撿到了一個熱水袋,這個一開始用來暖腳的熱水袋卻在秋游時為昭廣換來了平日里吃不到的點心。出發(fā)去秋游的那天早晨,昭廣問外婆家中有沒有水壺,阿嬤說把茶裝進熱水袋就行了,一開始昭廣覺得背著熱水袋丟人極了,但到下午的時候其他同學(xué)小水壺的茶都已經(jīng)喝完了,昭廣卻還剩一大半,有的同學(xué)為感謝他還拿出了點心。這種意外的收獲正是因為阿嬤不受限制的思維。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xué)習(xí)的知識會變多,經(jīng)驗也會變多,很容易有固定的思維模式,茶杯用來喝水,熱水袋用來保暖,餐具只用來吃飯等等。最難得的是保留開闊性的思維,保持好奇心。
2.辦法總比困難多
昭廣和阿嬤相處的過程中,也掌握了阿嬤的“以物換錢”的智慧法則。當昭廣想吃零食的時候,他想到阿嬤“腰間綁繩子”的掙錢方法,在一天的勞動之后,竟然賺了十元,心滿意足地吃到了涼粉。為買到蠟筆,昭廣和表哥拿著鱉到魚鋪里換錢,竟然每人賺到了四百二十元的巨款,買了當時最好的二十四色的蠟筆。
昭廣反復(fù)在黑板上畫情人傘,并且寫上音樂老師和理化老師的名字,卻只是想看老師出丑的樣子,但昭廣并沒有滿足用粉筆在黑板上涂鴉,他選擇用刻刀在黑板上刻上了情人傘,這樣老師就無法擦掉了,他等著看老師出丑,老師的脾氣終于爆發(fā)了。的確,黑板已經(jīng)無法再使用,但當聽到老師要昭廣賠黑板的時候,他擔心極了。但是外婆只是沉默了一會兒,很快又恢復(fù)了輕松的狀態(tài),告訴昭廣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目前應(yīng)該解決問題,賠償黑板,然后把舊黑板帶回家。從此,這塊黑板就成了外婆的留言板???,超級阿嬤的資源回收利用能力還體現(xiàn)在解決問題上呢!
3.考試不是學(xué)習(xí)的目的
超級阿嬤的教育智慧不僅對昭廣的生存能力產(chǎn)生了影響,而且對昭廣的學(xué)習(xí)方式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阿嬤,我英語都不會?!?/p>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會寫漢字吶?!?/p>
“那你就寫‘我可以靠著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p>
“我也討厭歷史……”
“歷史也不會?”
昭廣以為阿嬤會讓他趕快去讀歷史,結(jié)果阿嬤竟然讓昭廣在答案紙上寫“我不拘泥于過去”。
在中學(xué)時期隨著課程的增加,昭廣很多科目的成績雖只得1分或2分(滿分5分),但外婆告訴他:“人生就是總和力!”外婆和昭廣的對話對昭廣產(chǎn)生了深深的影響,外婆保留了昭廣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以及思維方式轉(zhuǎn)換的能力。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雖篇幅不長,也沒有過多的語言修飾,但它是一本看了之后深受啟發(fā)的書,讀者或流淚或歡笑,書中發(fā)生的某件事情也許就是讀者現(xiàn)在面臨的困境,也可能是書中樸實的情感讓讀者想起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一個人。通過“超級阿嬤”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行為獲得新的啟發(fā),這個啟發(fā)就是生活中最寶貴的“明白”,是對“得”與“失”的平衡。本文對“超級阿嬤”在生存方面、處世方面、教育方面的事情進行總結(jié),概括出外婆的智慧法則。外婆的智慧法則源于她的生活經(jīng)歷,源于她對生活的體會,人這一生都在尋找和探索自我,但每個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聽過的歌、失去的痛都會成就一個獨特的個體,但重要的是個體要學(xué)會接受自己并保持開朗,要有勇氣面對生活的平庸,也要有能力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記得在向前走的路途中也要駐足思考,從過往中品味生活,因為那些經(jīng)歷包含著你成長的時刻,但你都成功勇敢地走過,所以往前更要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