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江蘇淮劇博物館制作拍攝的國家級淮劇非遺傳承人裔小萍老師的藝術人生專輯正式完成上報。裔小萍女士是著名的淮劇表演藝術家,早年出生在上海,父母輩都是滬上知名的淮劇演員。良好的藝術熏陶,嚴謹的言傳身教,使她在江蘇、上海兩地淮劇界都享有一定的聲譽。這位淮劇功勛藝術家常年生活在基層一線,默默為人民群眾送歡樂,送精神食糧,得到了人民的喜愛,2009年,她光榮地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
一九七八年,蘇北的淮劇正處于青黃不接之際,當時的濱?;磩F緊缺旦角演員。已經轉行從事其它行業(yè)的裔小萍,被請出山,她告別了曾經揮灑汗水的大上海舞臺,應邀來到了黃海之濱的濱海縣淮劇團擔任主要演員、副團長,踏上了得以施展人生抱負的戰(zhàn)場。天生的一付金嗓子,特殊的藝術感悟力,加上多年舞臺扎實的基本功,裔小萍成為了八十年代江蘇淮劇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多年從藝以來,她對藝術的不懈追求,特別是她在唱腔上發(fā)揮那如訴如泣、委婉纏綿的磁性唱腔優(yōu)勢,讓她一出場演唱就能贏得觀眾的如潮掌聲。中國唱片社、上海分社,對由她參與演唱的《天漢三殺》《秦香蓮》《白蛇傳》等進行了全場錄音,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還將她演唱的多臺全本制成盒帶、唱片,并向全國及港澳臺地區(qū)發(fā)行。
裔小萍在從藝舞臺上獲得眾多獎項,是一位成績卓著的淮劇表演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社會活動家。近年來作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將全部的心血傾注在淮劇藝術的傳承與教學中,為培養(yǎng)淮劇新人不懈的努力。
作為出生淮劇世家的藝術新苗,裔小萍早在11歲時就接觸了淮劇,當父母與藝術前輩在臺前演出,她會一個人躲在舞臺的幕后,全神貫注地觀看臺上的演出,一字一句地記,并跟著比劃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3歲時,她竟然能完整演唱多名淮劇的核心唱段,得到當時劇團老師的贊揚。前輩與領導的鼓勵,也更加激發(fā)了裔小萍從藝的熱情,并安排她在相關劇目中擔綱客串,讓她在演出中加深對淮劇藝術的了解。從此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淮劇藝術之中,并立下意愿,要以自己的刻苦勤奮不斷向新的藝術臺階攀登。
1959年,當原競成淮劇團與浦光淮劇團兩團合并,只有十三歲的她,當仁不讓地主演了“探寒窯”等折子戲。小小角色亮相舞臺,而且扮相俊秀,嗓音清脆,動作干凈利落,唱腔有板有眼,一下了就得到觀眾的首肯,當年上海的《新民晚報》還登載文章介紹,認為她是淮劇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隨著年齡的增長,17歲那年裔小萍已成為了劇團一名實力派演員,期間,她先后主演過小鐵梅、珊妹、小常寶等現(xiàn)代戲中的主要人物。每次演出,她都能以精美的唱腔和扎實的舞臺基本功向觀眾展示自己的不凡實力。
裔小萍出身在上海大都市,從小耳濡目染了淮劇藝術的深厚底蘊,在傳承藝術和眾多名家的熏陶中,讓她的藝術得到飛快的成長。多年來,她特別注意學習當時上?;磩〗鐜孜凰囆g大師的演唱風格,并虛心向著名表演藝術家筱文艷、馬秀英、武筱風等老師學習。她聆聽大師的教誨,學習大師的藝術,取師之長,補自之短,并慢慢地在學習中體會,在實踐中融合。在多次學習和舞臺的實踐中,她反復體會老師們的唱腔技藝,并根據自己的噪聲條件,通過感悟與消化,由此凝聚成自己獨具韻味的裔派唱腔。
與文藝界的眾多演員一樣,在十年動亂中,裔小萍曾經告別心愛的舞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文藝界也迎來了春天。當時文藝復興熱潮正在掀起,一些歇業(yè)多年的藝術團體被重新激活,一批受到迫害的藝人得到重用。雖然當年裔小萍所在的劇團已經早已解散,但在江蘇一些基層縣劇團正逐步進入恢復期。當時的濱海縣淮劇團,因為缺少旦角尖子演員,在熱心人的引薦介始下,裔小萍告別大上海,來到濱??h級劇團。初來之時,縣里的人們還沒有接受她,在幾次大的演出中,她以其扎實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技唱腔征服了觀眾,并得到縣里有識之士的認可。從此,這位來自大上海的藝術家,扎根于黃海之濱,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并開出嬌艷的藝術之花。
30多年來,裔小萍老師把她的藝術青春揮灑在耕耘的大地上,在濱海的縣城和農村,她最多時一天演出可達到5場,由此她在淮劇界也享有“金嗓子”之稱。在濱海淮劇團的十多年間,裔小萍老師以她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特別是在唱腔藝術上所付出的努力,自成一體,獨具魅力,一度時期只要提到有裔小萍主演的劇目,群眾會成群結隊,扶老攜幼爭相前來觀看,曾經有幾十里遠的觀眾或劃船、或乘車專門前來欣賞她的演出。電臺每天一歌裔小萍的演唱,聽眾是百聽不厭。
作為一名鹽阜大地一名家喻戶曉的知名藝術家,在八九十年代里,她可說是風靡舞臺,所在之處觀看演出的觀眾是人山人海。在濱海的鄉(xiāng)村舞臺、港口企業(yè),只要聽說有裔小萍前來演出,觀眾就早早的前來等候。為了不讓觀眾失望,她每場親自演出。有時患了感冒,她是前腳打了點滴,拔下針頭又走上舞臺。有時唱得渾身冷汗直冒,頭暈目眩,她只喝上一口糖茶濕潤下嗓子又登上舞臺演出,正是她敬畏觀眾,善待觀眾的拳拳愛心,她也贏得人們的普遍愛戴,在下鄉(xiāng)演出中,看到不知疲倦的她一場又一場的演唱,老百姓主動端來熱飯熱湯,有的送來棉衣讓她避寒,在長期的演出中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嚴謹的舞臺作風,書寫了一位藝術家扎根生活,服務人民的美好形象。
通過多年的演唱實踐,裔小萍對淮劇可說是融會貫通,深入精髓。她能熟練地掌握各種唱腔,對淮劇的曲牌更是做了深入的研究。這些年由她參與設計的多部淮劇中的唱腔,就是她根據不同的劇情進行重新設計的。如由鹽城市淮劇團演出的淮劇《半車老師》中的梁錦忠老師的演唱,就是由她一句句哼出,再經過作曲家的記譜,最終形成優(yōu)美的唱腔。2020年為配合抗擊疫情,她親自設計了《逆行者》大段的唱腔,經她的演唱并通過電臺的播放,在三天時間內網上聽眾就收到5萬多人次的點贊。如今她作曲的不少唱段,通過廣播傳送早已深入人心,她精心參與設計的《秦香蓮》《吳漢三殺》《歲月蹉跎》等主打劇目中的核心唱腔更是家喻戶曉,成為淮劇愛好者長期學習的經典,不愧榮獲國家非遺傳承人的稱號。
晚年的裔小萍從劇團退下來以后,她熱愛藝術的激情更加熾熱,她決心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藝術無私的傳給下一代。從2010年起,為了振興淮劇,培養(yǎng)淮劇新秀,裔小萍主動擔任了鹽城市淮劇團、建湖縣淮劇團和淮安漣水縣淮劇團的指導老師。在鹽城市淮劇團,她開辦了專門的小淮班,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淮劇新人。她讓學員們從基礎學起,在實踐中掌握要點,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讓演員新秀們在淮劇傳承中得到藝術升華。為了淮劇更廣泛地普及,這些年她還利用我們的江蘇淮劇博物館這個平臺,常年開辦淮劇教學示范活動,經她傳授學習的學員與淮劇愛好者已達200多位。在她熱心傳授的學生中,其中不少已是省內各淮劇團的主要藝術骨干與臺柱子,有20 多位成為國家一二級演員,有的還擔任劇團的負責人。
裔小萍作為淮劇國家非遺傳承人之一,是目前仍活躍在舞臺與傳習崗位的代表性藝術家。拍攝好她的傳承紀錄片,留下她寶貴的藝術資產,展示其獨特的表演技藝,傳唱由她形成的淮腔裔韻,對于推動我省淮劇藝術的繁榮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淮劇新秀,促進戲劇藝術的振興,保護與傳承國家非遺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