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 平
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縱觀古今中外,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承擔著建設美麗中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使命,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和先鋒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學生們,“年青人在學校要心無旁騖,學成文武藝,報效祖國和人民,報效中華民族?!?/p>
在大學階段,學生是同學們的最主要身份,學習是學生的主要職責,把專業(yè)本領學好是大學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對于學生而言,專注心無旁騖地搞好學習,就是敬業(yè),就是對祖國最好的回報。而當今的花花世界充滿了太多像“海妖的歌聲”那樣致命的誘惑,只有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才能沉下心靜下心求知問學。讀書不是一蹴而就的行為,而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習一定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肯下硬功夫,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果三心二意,心猿意馬,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就很難做出任何成績?!靶臒o旁騖”可以說是個人成功的先決條件。
“自考狂人”杜家遷4年考過68門課程,在談及自己的成功時,他曾深有感觸的說:“很多同學都說看不進去書,那是因為內(nèi)心太浮躁,只要心無旁騖,保持心靜,就肯定能看進去。我就是只要坐下來,就能馬上專注于學習?!彼詫W習專注才會日有所進,心無旁騖才能有所專。
在大學階段,面對這花花世界的各種誘惑,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心無旁騖,求知好學呢?
首先,要給自己確立明確的目標。很多人無法做到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的原因并不單是心浮氣躁,不夠踏實,而是因為他目的性不夠明確。高中時我們能夠坐在教室里那么長時間,能夠抵制外界的各種誘惑,心無旁騖的學習,那是因為我們心里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考大學??傻搅舜髮W后很多同學反而迷茫了,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干什么,或是做什么都提不起勁,每天都在盲目奔波著,依然感覺到莫名的空虛,原因很簡單,就是很多同學到了大學后沒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么,不明確現(xiàn)在需要做什么,學什么。有不少學生一說起自己人生目標,就是我將來要掙很多錢,要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要開豪車住豪宅等,同學們,這不是目標,只是我們對人生奢侈物質生活的一種美愿。目標就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經(jīng)過努力能夠完成的具體指標。作為職業(yè)學院的學生,應確立的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你將來從事什么行業(yè),做什么職業(yè)。所以建議同學們沉下心根據(jù)自己所學專業(yè)及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確定自己的發(fā)展目標。根據(jù)職業(yè)規(guī)劃再制訂全面詳細的學習執(zhí)行計劃,要明確在多長時間內(nèi)完成什么指標,達到什么效果。只有清楚了自己的目的,我們才能靜下心來,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地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奮斗。
其次,要培養(yǎng)專注的品質。著名作家歌德說:“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只要你具備了專注的精神,一定會有所成就?!睂W⑹且环N鍥而不舍的精神,是一種百折不撓的毅力,是一種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學習力。一個具有專注品質的人,總是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干事業(yè),集中突破,從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干出卓越的成就,創(chuàng)造出非凡的業(yè)績。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他專注于學習和研究,幾乎到了入迷的地步,有一次做實驗因為腦子里一直想著實驗的事,竟把手表當雞蛋放到鍋里去煮。我國一代文豪魯迅先生有一次看書看的入迷,居然把桌子上的墨水當飯吃。百度的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在回答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專注”。這些偉人之所以成就一番事業(yè),就是具備了這種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精神。因此,美國成功勵志專家拿破侖·希爾,把專注喻為人生成功的“神奇鑰匙”。
專注這種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養(yǎng)成的,所以,同學們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對事物的專注度,讓這種精神成為自然習慣,成為內(nèi)在的一種品質,對自己學習也好,對以后走向職場也好,都是大有作用的。
再次,一定要腳踏實地,拒絕浮躁。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jié)奏,面對巨大的社會競爭力,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人們的心理越發(fā)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只著眼短期利益,對前途缺乏信心。
浮躁,是很多年輕人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受浮躁心態(tài)的影響,做事急于求成,易盲目沖動,焦躁不安,這種不良心態(tài)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腳踏實地相互對立,具有很強的投機性和危害性。浮躁的人缺乏忍耐力和自控力,學習工作上是難以有所成就的。縱觀歷史,那些在某個行業(yè)或某個崗位有突出成就的成功者,都是堅守了很多年才最終成功。如馬克思花了40年寫成《資本論》,歌德花費了60年寫成《浮士德》,司馬遷畢其一生才完成《資治通鑒》。中國古代先哲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鼻嗄甏髮W生們一定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F(xiàn)實生活中,一個人的理想再崇高再遠大,也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一點一滴地奮斗。只有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才能把理想、目標一步步變?yōu)楝F(xiàn)實。因此,在中國科技大學圖書館的自習室里,習總書記勉勵大學生們要“踏踏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