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海娟,左衛(wèi)元
(百色學院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廣西 百色533000)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fā)對傳統(tǒng)的大學課堂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急需進行轉變?!熬€上教學”這一適應新條件下的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新方式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廣泛探討的話題?!巴Un不停學”以互聯網為紐帶,將教學場所由以學校為主轉到了以“家庭”為主,將教師與學生的面對面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曨l教學模式。線上教學的大規(guī)模開展,給疫情期間高校師生的教與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一些新問題也逐漸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涌現,主要體現在:其一,硬件設施妥善程度,網絡條件的差異,教學平臺的不一致等客觀條件帶來的影響;其二,教學場所的轉變,造成線上教學方式缺乏學校課堂教學的規(guī)范化監(jiān)管。學生由于缺少外部環(huán)境的督促和監(jiān)管,學習過程完全靠個人能動性,教學的真實效果需要打個問號;其三,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與學生依然存在網上互動,然而差強人意,老師也無法有效監(jiān)控整個課堂;此外,相對枯燥的課堂環(huán)境及缺乏肢體語言的表達,也會造成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下降;其四,作為相對新穎的新事物,線上教學有類似于互聯網上網紅直播的相關特征,客觀上也會造成監(jiān)管難度較高、教學隨意性較大等缺點,甚至有可能演化為娛樂式教學;最后,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同,線上教學由于是緊急狀況下的特定產物,尚缺少一個較為嚴謹的考核目標,教師有可能教得隨意,學生也可能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去應付每堂課,以為線上教學就是刷視頻,這樣就造成了教與學的脫節(jié),教學的真實狀態(tài)很難把握?;谏鲜隹紤],我們對線上教學方式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探索,期望為線上教學的高效開展和運行提供一定的參考。
在學校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學院領導及教學教務管理人員積極部署和動員開展線上教學。首先從思想上進行動員,讓老師和學生都意識到線上教學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積極與學生溝通,并一一進行摸排,對于開展線上教學有困難的學生制定對應的教學方案,以確保每一個學生均能開展線上學習。對教師開展線上教學平臺的使用培訓,采用多平臺互相配合使用的方法開展線上教學資料和線上課程建設;此外,對要開展線上教學的課程進行統(tǒng)籌兼顧,根據每門課程的內容和特點,制定適宜的線上教學計劃。對于理論性課程,授課老師可以提前將整理好的教學材料通過網絡聊天工具或雨課堂等平臺預先布置任務,讓學生做到提前預習,明確每次課的重點內容,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并及時上傳課后作業(yè)。讓老師能通過平臺順利了解到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態(tài)和進度,并建立學生的課堂反饋制度,以便讓授課教師及時調整下一步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的方式方法。同時,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起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授課教師也應對相關課程引入某些知名平臺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借鑒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并對之進行相應的適應本校學生的調整,以起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充分利用平臺的便捷性,及時發(fā)布針對某門課的周計劃學時信息以及學習目標和重難點內容,使得教學目的簡潔化和明確化。而對于屬于實驗或者實踐類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由于該類課程的特殊性,則以教師錄制實驗教學視頻,讓教師演示實驗過程中的重點注意事項和講解操作規(guī)程,通過視頻提示和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通過線上的實驗直播,讓學生對實驗課程有個初步的印象,并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無論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還是新的線上教學,學生都應該是教學活動過程的主體,教師以啟發(fā)、傳授和引導為主,這就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律行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紤]到線上教學的某些局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首先,加大考勤力度,從外部環(huán)境著手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班級QQ群或者微信群,提前發(fā)布上課信息,提醒學生按時進入網絡教學平臺,促進學生的集體學習意愿;其次,落實網絡簽到制度,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不因某些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而造成忘記上課或者無故缺席的現象發(fā)生;為防止部分學生敷衍了事,開展線上課堂小測驗,通過隨機提問等方式來促進學生的自我管控意識,并通過此環(huán)節(jié)隨時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tài)。這種方式的開展顯著提升了課堂的參與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為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對課程設計進行精簡,減少教師的講解比重,將時間更多地交給學生;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將與專業(yè)課程有關的實際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行業(yè)熱情;邀請從事本專業(yè)工作的企事業(yè)單位專家學者連線進行不定期講座,讓學生對本專業(yè)有個更加明確的認知,并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熱情。
為充分保障線上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成效,必須引入科學評價和監(jiān)管機制。為此,教學督導組需經常深入線上教學的一線,對每門課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從課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學生對課程的反饋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反饋,確保教學科學有序地運行。此外,在此過程中也要不斷推進授課教師對每次課堂的反思,以進一步促進網上教學效果。教學是一個充斥不斷互動和摸索探討的動態(tài)過程,要使教學達到比較圓滿的效果,需要教師不斷反思并在教學活動實踐中不斷探索,嘗試新方法、新手段。網上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既有關聯又有顯著不同,新時代新技術的發(fā)展,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多跟經驗豐富的同行探討,多跟學生互動,多聽學生的真實感受,多學習借鑒先進案例,以增強網上教學的實效性。
新時代新條件下,教師們應該與時俱進,革新教學理念,將時代新元素融入課堂。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大環(huán)境下,利用線上教學這個契機,將線上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優(yōu)勢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師生充分互動的優(yōu)點相結合,提高線上教學課堂的吸引力。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學活動,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如何上好課,如何讓上課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是一名教師的終身修行。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實施與推廣,對于師生來說均是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新事物的誕生與成長需要教師與學生們一起去摸索去完善。對教師來講,新的模式也催生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讓教師們掌握新的本領和充分體驗互聯網的便捷和快速;對學生來講,可利用這段時間擴展專業(yè)視野,讓所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和書本。此外,疫情期間的教學也離不開家長的協同與配合,這樣,以線上教學為契機,進一步促進了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密切配合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