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大塘埠鎮(zhèn)中心小學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提升能力、豐富認知、獲得發(fā)展的主要途徑,更是促進學生寫作、交流、表達等素養(yǎng)塑造的基礎與根本。而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育人導向而言,實現(xiàn)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培養(yǎng)、濃厚閱讀興趣激發(fā)、豐富知識儲備的強化,既是重點,又是關鍵,且成為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以更好發(fā)展的必然保證。但是,受到長期以來傳統(tǒng)思想觀念與育人導向的影響與制約,以致目前的很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依然存在諸多不足與缺憾,尤其是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能力欠缺、閱讀發(fā)展受限等現(xiàn)象的凸顯,加之教師閱讀教學指導方式不夠科學、手段不夠豐富、措施不夠多元,導致很多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很難充分融入其中,只能在被動接受、簡單記憶、機械重復中參與閱讀活動,其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激活,閱讀意識的形成也處于擱置狀態(tài)。對此,教師應培養(yǎng)興趣為核心,積極探索有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效發(fā)展的科學措施與多元方法,多設計一些與學生認知特性與發(fā)展夙愿相契合的閱讀活動,與引導學生深度融入其中,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在多元化、高質量、深層次的閱讀實踐中逐步提升自身閱讀興趣,在屬于自己的閱讀視域內更好提升語文閱讀能力,深度塑造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普遍比較活躍,且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而借助問題驅動的方式來調動學生閱讀興趣,則是促進學生認知發(fā)展的最佳選擇。因此,教師應該以閱讀問題設計為驅動來促進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并靈活掌控閱讀教學中提問的難易度,使所設計的閱讀問題緊扣教學目標,并具有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延展性。尤其在問題難度把握上,應該本著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盡量使提問與學生“最近發(fā)現(xiàn)區(qū)”無限貼近,達到最大限度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提升的目的。同時,在答問引導中,應該根據(jù)學生課堂表現(xiàn)與反應,既要兼顧整體,又要關注個體,使每一個學生獲得探究、思考、回答的機會。促使學生在已有知識與能力的基礎上參與至課堂學習的各個領域,獲得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深度塑造。
為了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閱讀教學的開展更為充分、高效,以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興趣的調動。教師應以閱讀活動組織與閱讀方法指導為驅動,不斷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路徑、手段,讓學生在讀中思考、思中閱讀,從不同層面感知語文之美,以切實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熱情。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各類朗讀活動的開展,從優(yōu)化朗讀方法著力,組織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伴音朗讀、模仿朗讀中融入自身思想、情感,讀出節(jié)奏韻律,感悟朗讀文本的內涵、思想、情感,獲得語文閱讀興趣的提升與發(fā)展。
融入多元化、豐富性閱讀情境,學生的興趣與思維將會得到充分激活,其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也會得到全面增強。因此,教師在開展一些抽象性較強的閱讀內容教學時,可以以興趣提升為引領,利用游戲活動、角色扮演、情境交互等方式開展閱讀教學,以實現(xiàn)對閱讀方式的適時創(chuàng)新、優(yōu)化,創(chuàng)編一些輔助性游戲情景、交互情境、展演情境,組織學生在多元化閱讀情境的引領下開展語文知識學習、參與語文閱讀活動,獲得對于閱讀內容的深入理解,實現(xiàn)自身思想認識的延伸拓展,逐步提升自身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的提升,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在濃厚興趣的驅使與引領下,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方可得到切實調動,更利于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塑造。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構建語文課堂閱讀生態(tài)時,應該以學生實際為基礎,以提升興趣為導向,并結合具體閱讀內容與教學目標,盡量使閱讀活動趣味化,閱讀方式多元化,閱讀指導科學化,閱讀手段豐富化,對學生在思想、情感、認識上給予全方位、多角度刺激與感染,以促使每一個學生帶著濃厚的閱讀興趣、飽滿的閱讀熱情、迫切的閱讀夙愿積極參與閱讀教學活動,在深度閱讀、充分參與、多元實踐中更好學習語文知識,不斷提升綜合能力。通過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與提升,來促進學生的認知發(fā)展,使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更為充分,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塑造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