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誠龍
井岡山小井革命烈士墓周,樹木蒼翠,蔭蓋山頭;毛竹搖曳,似在鞠頭。一百三十多位重傷病員長眠在此,紀(jì)念碑上刻著鎏金大字“死難烈士萬歲”,是毛澤東親自手書。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在小井養(yǎng)病的紅軍傷員不幸被抓,國軍放出話來:只要說出紅軍主力所在,便可以保命。一百三十多位紅軍,沒有一人開口。一十三個人中 ,出現(xiàn)一個猶大;一百三十人中,沒出現(xiàn)一個叛徒,這不僅詮釋了什么叫堅貞不屈,更詮釋了什么叫眾志成城,什么叫萬眾一心。最悲壯的是,一百三十多位忠烈全部殉難,家國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民從天落。
我們一行幾十人,肅然排隊,緩然而行,我卻沒想到,領(lǐng)隊的沒直接帶我們?nèi)チ沂磕骨熬瞎?,而是去了烈士墓邊的一個小山頭,踏著小石階,去了旁邊一座小墓,小墓非常小,小到不過三兩尺見方,隱在灌木叢中,若不蹲下身來看墓碑,你感覺這是一座“無主墳”。墳,雖寂寞卻有主,上面刻印的紅色字跡都有些漫漶,其字三行,分別是:魂歸井岡。紅軍老戰(zhàn)士。曾志之墓。
曾志?在曾志墓前脫帽三鞠躬,我心里失憶。曾志是誰?我在腦海里搜索這個名字,我隱約熟悉,一時間,我怎么也想不起來。事后,我找到帶隊的井岡山同志,他告訴我,她是陶鑄同志的愛人,也是著名作家陶斯亮的母親。這么大的人物,其墓竟如此小,竟如此不顯眼。
曾志逝世,她有個遺書,讀后讓人無限動容:
“死后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在家設(shè)靈堂;在京外的,如志修、曼華、春華,井岡山的來發(fā)、金龍都不要來奔喪,北京的任何戰(zhàn)友都不要通知打攪,遺體送醫(yī)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沒用的火化,但千萬不要聲張,不讓其他人知道,我想這樣做才真正做到了節(jié)約不鋪張,人死了,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戰(zhàn)友親屬來道別對后人的安慰也不大,骨灰埋在井岡山一棵樹下當(dāng)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塊大石頭下,埋下去靜悄悄的,絕不要搞什么儀式……”
曾志逝世后,她的部分骨灰,安葬在井岡山小井,沒舉行什么儀式,就是她女兒陶斯亮捧著她,魂歸井岡。她在井岡有個兒子,一生都在井岡拿著鋤頭當(dāng),一個革命家的后代,一直當(dāng)農(nóng)民,過著平常甚至很是窮苦的生活。一個高居要職的紅一代,要解決自己孩子工作,于情于理,都說得過去,也只要說一句話,或者不用說話,只要“不干涉”,便可以了。然則,曾志拒絕任何人給她兒子安排工作,這樣的革命人,實在叫我肅然起敬。我隨隊伍走了小半里地,我又回轉(zhuǎn)身來,再次來到曾志老人墓前,虔誠三鞠躬。
在井岡山,這樣的故事,多如井岡翠竹。老紅軍甘祖昌,放棄大城市工作,帶著妻兒,回井岡山當(dāng)農(nóng)民,他的一位孫女,曾經(jīng)下崗,去深圳等地打了很多年工;在大井,我聽說了何長工的故事。何長工曾率部打長沙,敵人捉了他家三十多個親人,放出話來:只要何長工退兵,親人全放。何長工拒絕了,他家三十多口人,全部被殺,殺戮手段殘忍不可視,這里,我都不忍復(fù)述。
我來過井岡山。之前,有雜文同道約去山西太原,那里有我想見面的文朋詩友,可以衡文量藝,可以高談闊論,太原也還沒去過,我真的想去。但,我沒去太原,我來了井岡山。在機關(guān)二三十年了,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心里積累了太多的負(fù)面情緒。有不平,有郁悶,有愁苦,有牢騷,甚至有憤懣,有沮喪,有消沉。我覺得我需要一次心靈拂拭了。所以,我不去太原搞什么文學(xué)活動,我來到井岡山來搞心靈洗禮。聽到井岡山那么多的故事,我特別慚愧:房子車子,補助補貼,有那么重要嗎?副科正科,副處正處,放諸心中,不再有重量。
井岡山,一座紅色的山。那是鮮血染紅的,在這里,有四萬五千多烈士悲壯犧牲。嶺上開滿映山紅,映山紅為什么那么紅?那是先輩的鮮血染紅。井岡山的映山紅是紅艷艷的,井岡山的旗幟是紅燦燦的,井岡山腳下的每一寸土地是紅彤彤的。
井岡山是紅色的,井岡山也是綠色的。正是初夏,井岡山樹木,生機勃勃,蒼翠欲滴,井岡山灌木,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井岡山翠竹,蒼蒼莽莽,郁郁蔥蔥;置身井岡山,如置身在綠色的汪洋大海里,山風(fēng)是綠的,空氣是甜的,行走在井岡山,吹面不寒井岡風(fēng)。
當(dāng)年,黃洋界是一座荒山,山上并無樹木,現(xiàn)在走在黃洋界,依然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闭驹邳S洋界上,看群山奔騰,萬山疊翠,山,依然那么險要,然則,山,不再荒涼,喬木密密麻麻,高聳入云端,翠竹亭亭疊疊,玉立在山坡。井岡山不僅是革命圣地,也是風(fēng)景勝地。井岡山隨處可洗心,井岡山隨處可舒身。
來到龍?zhí)叮医o朋友發(fā)了一組照片,惹朋友驚呼:井岡山瀑布這么壯麗啊。是的,井岡山土地是壯烈的,井岡山的風(fēng)景也是壯麗的。李白誘惑過我,我專程去看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若到井岡山看龍?zhí)镀俨计渖脚c水道德交響,下筆不是直下三千尺,是直下三萬尺了吧。井岡山龍?zhí)稑淞质a翳,鳥語花香,落九天的瀑布,水聲震天價,回響山林,飛沫濺在額頭臉上,涼颼颼,涼爽爽,賞心悅目,愜意樂耳。讓我心生感慨:井岡山是心靈可以寄魂之地,井岡山也是生命可以寄身之所。
井岡山是“天下第一山”(朱德語),第一山上有天下難得兼?zhèn)涞膬缮杭t色與綠色。而我,看到了井岡山另外一種亮色:金色。
來到了井岡山神山村,這是開國領(lǐng)袖毛澤東曾經(jīng)來到過的地方,也是習(xí)近平總書記來過的地方。神山村在井岡山深山深處,山疊山,山連山,居在萬山叢中,群山環(huán)抱,眾木環(huán)繞。在這里,我看到村民擺了很多農(nóng)產(chǎn)品,老木耳,鮮蜂蜜,干竹筍,新茶葉,還有很多井岡山獨有的山珍,自然,還有很多紅色紀(jì)念品。在一棟農(nóng)民家的堂屋里,擺著很多毛澤東像章,我拍照給朋友,我想給他帶一尊:問他,要什么色的。他說我要金色的。金燦燦的毛澤東像章,是那么奪目,是那么亮心。
我感覺更奪目更亮心的是,井岡山不再是貧窮敘事,而是大踏步走在致富的路上。農(nóng)民不再柴刀砍樹,不再鋤頭挖土,他們跟全國各地一樣,也走在商品經(jīng)濟的大潮中。神山村,很多農(nóng)民開設(shè)了“農(nóng)家樂”,不僅賣土特產(chǎn),還開小飯店。這,不值得大驚小怪,更應(yīng)值得我們點贊高贊:革命先烈,舍身革命為的什么?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日月給誰換天,給老百姓換天。讓人民富裕起來,讓百姓生活好起來,是當(dāng)年犧牲者的壯志。二十多年前,我來井岡山,很多農(nóng)民住的竹籬茅舍,二十多年后,我看到神山村,看到井岡山很多地方,已是倉廩俱豐實,他們的住房談不上高樓大廈,卻不再是茅屋草棚。
且讓我補敘一事。我落腳井岡山,在一家小飯館吃飯,我的茶壺空了,去找一位表嫂(湖南人喊江西人,都叫老表)要開水,表嫂風(fēng)快,給我提來熱水瓶。這個不是事,到所有的飯館吃飯,服務(wù)員態(tài)度都不會差,卻讓我心生感慨的是,未了,我說還放點茶葉吧。這位表嫂,給我提了兩大包茶葉來,一包是綠茶,一包是紅茶。表嫂說:這有兩個塑料袋,給你兩包茶葉吧。她一把一把,滿滿地給我抓了兩大包。
這就是井岡山人民,這就是紅色熏陶下的革命老區(qū)群眾。商品經(jīng)濟大潮泥沙俱下,卻不曾沖擊老區(qū)人民純樸本色。金燦燦的財富之心沒有泯滅金燦燦的淳樸之心。
若說,紅色是井岡山的初心色,不論走多遠(yuǎn),不論走到何處,革命圣地初心不改;那么,綠色是井岡山的天然色,人類未生之前,綠色早在;人類消亡之后,綠色仍在,天生井岡山蒼茫綠色,那是生命之色;而金色,幸福色,天下共同致富之色,是革命使命之色,更是人民群眾燦爛好臉色。人民群眾高興了,江山就永固了。
永葆紅色,永葆綠色,永葆金色,永葆井岡山三原色,共和國江山永不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