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 要:油松林具有易成活、生長快、耐貧瘠等優(yōu)點,在如今的林業(yè)發(fā)展中屬于關(guān)鍵用材,得到了廣泛培育與栽植。而在油松造林作業(yè)中,幼林撫育與病蟲害防治工作極為關(guān)鍵,唯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撫育技術(sh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才能提高油松造林的成活率,保障油松快速健康生長,從中獲得最大生態(tài)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結(jié)合多年來的工作經(jīng)驗,對油松幼林撫育及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展開研究,希望能為從業(yè)同行提供參考借鑒。
關(guān)鍵詞:油松;幼林撫育;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8-010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1.254? ? ? ?文獻標志碼:B
油松屬于我國特有樹種,地域分布極廣,樹種繁殖能力超強,憑借著強度大、耐摩擦、紋理直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建筑、橋梁、枕木、車輛、農(nóng)具、人造纖維等領(lǐng)域。從油松造林作業(yè)實際情況來看,油松的根系發(fā)達,具有極強固沙土巖石的能力,能保持水土,從而成為了目前荒山造林的首選樹種之一[1]。此外,油松枝葉繁茂、樹形挺拔、形態(tài)古雅,也是城市園林綠化建設(shè)的首要選擇。所以,為了培育更多質(zhì)材良好的油松,則要做好對油松的幼林撫育工作,更要重視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的合理應用,因此針對這兩方面內(nèi)容展開全面分析。
1? ?油松幼林撫育管理要點
油松造林工程開啟的前幾年,需要重視幼林撫育管理工作,把握好松土除草、間苗定株、人工修枝、及時間伐等幾個工作要點,提高造林成活率。
1.1? ?松土除草
在油松幼林撫育過程中,松土除草必不可少,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的蓄水保墑情況,抑制雜草對油松幼林的營養(yǎng)競爭,為幼林的健康生長帶來更有利的條件。一般新造林的油松在3年內(nèi)都會經(jīng)歷雜草生長旺期,速度要比油松更快,導致油松極易被雜草掩蓋,所以在松土、施肥過程中,割灌除草必不可少,松土除草也要堅持3年,等到油松幼樹高度超過雜草便可停止,如果條件允許,同樣可一直除草至油松行內(nèi)達到郁閉期(一般在5~6年)。割灌除草可采取全面或帶狀方式進行,撫育次數(shù)也可逐年遞減,該項工作一般會選在造林當年的8—9月份及每年的4—5月份進行[2]。
春季土壤初步解凍,同時也是油松快速生長的旺盛期,所以要松土保墑,確保油松得到旺長。而初夏季節(jié)為雨季,雜草滋生速度加快且油松直徑生長進入旺盛期,一定要及時消滅雜草,保證土壤的吸水性和透氣性得到改善。此外,雨季期間對直播油松還應及時進行扶苗,由于油松側(cè)腰較淺,所以松土不能太深,防止傷及根系。
1.2? ?間苗定株
在幼林撫育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存在缺株的情況,最好在春秋兩季選用同齡幼苗補種,保證栽植密度。由于油松叢生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因素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所以對幼林的前期生長尤其是高生長非常有利。然而油松幼林在達到一定樹齡之后,叢生帶來的有利影響逐漸減弱,同時因為植株的快速生長而對光照、土壤養(yǎng)分有一定的競爭,這種矛盾的存在不利于油松幼林生長,呈現(xiàn)出直徑生長與高生長弱化的情況。出現(xiàn)這一轉(zhuǎn)折點的樹齡在4~5年或7~8年,會隨著油松幼林叢生株數(shù)、栽植土壤條件而變化。通常油松在12年生之后才會達到叢生植株根系的生理連生,但這對生長并無顯著促進作用。所以,定株要選在叢生逐漸表現(xiàn)出對油松生長不利的年份開始,如果叢生植株數(shù)量少,則可在6~7年時進行定株,相當于幼林進入郁閉后開展一次間苗定株;如果叢生植株數(shù)量多,則要在4~5年和7~8年時進行兩次間苗定株。
1.3? ?人工修枝
由于油松的側(cè)枝極為粗壯,所以一般高生長的優(yōu)勢并不明顯,急需人工修枝。修枝強度要強弱適中,不得過量,否則會影響油松健康生長。例如樹高在2~4 m,樹冠高度要保證占樹總高的2/3;如果樹高在4~8 m,樹冠高度要保證占樹總高的1/2;如果樹高超過8 m,樹冠高度要保證占樹總高的1/3以上。一般會選擇在冬季進行人工修枝,修枝時切忌傷及樹皮。
1.4? ?及時間伐
在油松幼林郁閉逐漸分化時,一定要及時間伐,對幼林密度進行合理調(diào)整。油松幼林期林木植株數(shù)量密度太大,并且有許多非目的樹種,林分郁閉度非常高,大量樹木被壓制,所以需要合理間伐撫育,一般采取生長發(fā)育間伐法,對生長過密、長勢不佳的樹木進行砍伐,保證林木的干形生長,培育更多優(yōu)良林木。間伐工作中需堅持相應原則,如砍掉劣質(zhì)、過密、過小、彎曲、病蟲害的樹木,留下優(yōu)質(zhì)、疏松、偏大、偏直、健壯的樹木[3]。此外,間伐強度要適中,一般在賦予采伐林分過程中,如果立地條件好、油松頂端長勢良好,那么采伐強度可適當增大;而如果林分密度大、樹干細且高,為了避免被風吹倒,則要適當減小采伐強度。整體來講,需將植株數(shù)量的采伐強度控制在30%以內(nèi),蓄積采伐強度控制在15%以內(nèi)。
間伐一般選在秋冬季進行,確保油松林木健康生長,同時能在有效時間內(nèi)改善林分面貌。
2? ?油松幼林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
2.1? ?松苗猝倒病
大量研究表明,引起松苗猝倒病的病原菌為絲核菌與多種鐮刀菌。出現(xiàn)猝倒病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如下幾種:①種芽在出土前腐爛死掉,屬于種腐型;②幼苗剛剛破土,子葉頂端便呈現(xiàn)褐色,鉤頭腐爛隨即死亡,屬于梢腐型;③幼苗出土后,靠近地面部分變色且呈現(xiàn)水漬狀腐爛蜷縮,導致幼苗倒伏死亡,屬于猝倒病型,這種類型的危害最為嚴重;④幼苗出土兩個月后,莖基基本木質(zhì)化,但根系受侵害而腐爛,導致苗木直立枯萎而死,屬于立枯型。
對該病害的防治需要做好如下幾點:①優(yōu)選育苗地,盡量選在地勢平坦、排灌順暢、疏松肥沃的土壤,切忌選擇過黏土壤以及前作為瓜類、棉花、蔬菜等土地。整地時間選在晴朗天氣,選用黃心土筑苗床,保證墊床厚度1~2 cm,隨后進行播種。②優(yōu)選樹種,進行催芽,適時播種,及時揭草,視情況排灌,保證出苗率與整齊度。③播種前要先往苗床或直接溝施藥土。藥土的配制一般選用敵克松1~1.5 kg/667 m2、蘇農(nóng)2.5~3 kg/667 m2、五氯硝基苯代森鋅合劑2.5~3 kg/667 m2,然后將其與30~40倍的干燥細土進行混合拌勻,還可選用硫酸亞鐵15~20 kg/667 m2,碾碎拌勻之后撒施。④如果幼苗期出現(xiàn)病害,除了可撒施上述藥土以外,還可淋施敵克松500~800倍液或是蘇農(nóng)6401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是1%~3%硫酸亞鐵液,淋施要適量,以苗床表土濕潤為準[4]。由于硫酸亞鐵對苗木表現(xiàn)出一定的藥害,所以在淋施后還需噴施清水進行洗滌。藥液淋施2~3次即可,每次間隔10 d左右,能有效抑制病害發(fā)生。還可用新潔爾滅5 000倍液或是8∶2草木灰石灰粉,同樣有防治效果。
2.2? ?油松毛蟲
該蟲害主要表現(xiàn)為幼蟲殘害針葉,當大范圍發(fā)生時,會將油松針葉吃光,影響苗木健康生長,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油松大面積死亡。油松毛蟲成蟲軀體為灰褐色,前翅外緣呈現(xiàn)弧形向外弓起,橫線紋為黑褐色,內(nèi)橫線與中橫線緊靠。亞外緣斑列為黑褐色。老熟幼蟲頭部為黃褐色,胸部背面有毒毛帶,腹部整體棕黃,體長約60 mm。這一蟲害基本一年度出現(xiàn)一代,極少有二代,在每年10月份左右,林內(nèi)日均溫度下降至5 ℃以下時,毛蟲幼蟲便開始下樹爬至樹根周邊的石塊、雜草、樹干、樹皮裂縫等處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待林內(nèi)日均溫度升至5 ℃以上,幼蟲則重新上樹蠶食針葉。毛蟲卵塊大部分產(chǎn)于樹冠外緣針葉。
對油松毛蟲的防治主要采取如下方式:①冬季進行人工捕蟲;②在幼蟲下樹越冬前,在樹干處束草對越冬幼蟲進行誘捕;③在幼蟲下樹越冬前或者越冬后上樹之前,在樹干部位周邊撒施白僵菌與赤眼蜂,能起到不錯的蟲害防治效果。
2.3? ?油松球果小卷蛾
該蟲害的成蟲軀體呈現(xiàn)灰褐色。前翅為灰褐、紅褐、黑褐3種顏色相間構(gòu)成的云狀斑紋,頂端處帶有弧形白斑紋;后翅為灰褐色,外緣呈暗褐色,毛呈淡灰色。在北方林區(qū),油松球果小卷蛾一般會以蛹的形態(tài)越夏過冬。來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成蟲發(fā)育期,產(chǎn)卵較多,集中于球果上或者嫩梢與針葉上。待5月中旬幼蟲開始孵化,6月幼蟲逐漸老熟,便會在地面的枯枝落葉、雜草中結(jié)繭化蛹,為越夏過冬做準備。幼蟲孵化盛期基本上就是油松開花盛期。
對油松球果小卷蛾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如下3種:①造林前期設(shè)計為混交林,將疏林改變?yōu)槊芰?,提高林分郁閉度;②組織人工將蟲害球果進行摘除,進行無害化集中處理;③將幼蟲殺死,可選用25%滴滴涕乳劑或是50%可濕性滴滴涕粉劑200~400倍液,在幼蟲孵化盛期進行噴施,能起到良好的滅蟲效果。也可用無人機噴施25%滴滴涕乳劑100倍液。
3? ?結(jié)語
油松作為重要的用材防護采脂樹種,在造林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幼林撫育與病蟲害防治工作,會對油松的生態(tài)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在油松幼林撫育過程中,需要做好松土除草、間苗定株、人工修枝、及時間伐;同時要格外關(guān)注油松幼林期出現(xiàn)的松苗猝倒病、油松毛蟲、油松球果小卷蛾等病蟲害的防治,確保油松幼林的健康生長,提高造林成活率。
參考文獻:
[ 1 ] 劉鳳祥,陳霞,徐麗欣,等.油松幼林撫育及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36):55-56.
[ 2 ] 馬林峰,武朋輝.陜西省寧東林業(yè)局主要中幼林撫育效果初報[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7(4):33-38.
[ 3 ] 林志生.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分析[J].農(nóng)家參謀,2018(24):98.
[ 4 ] 牛淑嫦.淺析植樹造林技術(shù)與森林經(jīng)營管護措施[J].花卉,2019(2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