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百年大黨,群星閃耀;百年崢嶸,精神永恒。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xiàn)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gòu)筑起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
雷鋒,在共和國英雄模范的天幕上,就像一顆璀璨的恒星,讓一代又一代人仰望了半個多世紀;雷鋒精神,在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中,就像一脈奔騰的清流,讓一代又一代人學習了半個多世紀。
馬克思說過,人是人類歷史的前提和產(chǎn)物,既是歷史的劇作者,又是歷史的劇中人。然而,美國《時代周刊》撰文稱贊:“雷鋒品牌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睘槭裁蠢卒h和雷鋒精神能夠超越時空、超越國度,上演了一部永不落幕的“歷史大劇”呢?
這應(yīng)歸功于雷鋒文化的感召力。黨中央歷屆政治局常委中,先后有17位給雷鋒題過詞,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開國元帥陳毅等,還有許多大文豪、科學家等,累計有150多位名人都為這個普通戰(zhàn)士題詞或?qū)懳恼?。如今,雷鋒標兵、雷鋒崗位、雷鋒學校、雷鋒展館、雷鋒報刊……如百卉萌動,如星火燎原。這也告訴我們,“雷鋒”二字,已不僅僅代表雷鋒本人,更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中代表。
這應(yīng)歸功于雷鋒事跡的可學性。雷鋒的事跡平凡而崇高,見之于身邊小事,踐之于腳下崗位,“只做平凡事,皆成巨麗珍”。“雷鋒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學到;雷鋒同志是偉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學到?!睌v扶老人過大街、幫助婦女抱小孩……這些事情都很有社會普遍性,也更易于普通人在道德上追慕。學習雷鋒并不一定非得“挾泰山以超北?!?,更多情況下只是“為長者折枝”,“站出來,你也是雷鋒”。
這應(yīng)歸功于雷鋒精神的永恒性。從毛主席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雷鋒用短暫的一生,回答了植根于人生本質(zhì)的永恒追問:“怎樣做人、為誰活著”,辯證地解答了我們可能遇到的人生困惑:如何正確對待苦與樂、得與失、小我與大我、有限與無限。如果每個人都能做雷鋒式的“一滴水”“一縷陽光”“一粒糧食”“一顆螺絲釘”,就一定能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對英雄模范的每一次凝望,都是一次初心的叩問;對雷鋒精神的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禮。懷中一寸心,千載永不易。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眺望前方,有陽光也有風雨,有坦途也有險阻。讓我們高揚雷鋒精神的旗幟,賡續(xù)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執(zhí)筆:辛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