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 江蘇省豐縣中醫(yī)醫(yī)院中醫(yī)婦科 221700
圍絕經期綜合征(PMS)發(fā)于婦女生育年齡至喪失生殖功能年齡的過渡階段,是由雌激素水平波動或下降導致的以神經功能、內分泌功能紊亂為主并伴神經心理癥狀的綜合征,發(fā)病率較高,在我國發(fā)病率為78%,其中10%~15%的患者病情嚴重需就醫(yī)治療[1-2]。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常采用激素替代療法治療PMS,但治療效果不理想,長期大劑量治療會導致一系列不良反應,導致整體治療效果下降[3]。從中醫(yī)學角度而言,PMS屬于“絕經前后諸證”,肝腎陰虛型是該病的主要證型,其病機在于腎氣不足,故治療應以滋陰平肝、補腎養(yǎng)血、寧心安神為原則[4]。因此,本文探討滋腎寧更湯治療肝腎陰虛型PMS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腎陰虛型PMS患者74例,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實驗組(n=37)與對照組(n=37)。納入標準[5-6]:(1)西醫(yī)診斷符合第9版《婦產科學》中PMS的相關敘述;(2)中醫(yī)診斷符合《婦科疑難病現(xiàn)代中醫(yī)診斷與治療》中PMS相關敘述,證型為肝腎陰虛型;(3)年齡40~60歲;(4)臨床資料完整有效;(5)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伴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2)伴肝腎功能不全者;(3)伴子宮、卵巢器質性疾病者;(4)伴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5)伴感染性疾病者;(6)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7)中途自愿退出研究者。實驗組:年齡41~59(52.47±4.33)歲,病程1~6(3.47±0.85)年。對照組:年齡41~57(52.10±5.17)歲,病程1~6(3.43±0.7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具體為:復方醋酸甲羥孕酮膠囊(生產廠家:北京康必得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3844;產品規(guī)格:10s×2板)口服治療,2粒/次,1次/d;戊酸雌二醇片(生產廠家: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1038;產品規(guī)格:1mg×21s)口服治療,1mg/次,1次/d;連續(xù)治療3個月。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滋腎寧更湯治療,方劑為:生地黃20g、枸杞子15g、白芍15g、墨旱蓮15g、酸棗仁15g、麥冬12g、梔子12g、女貞子12g、五味子10g、柴胡10g、黃連6g、甘草6g,汗出嚴重者加煅牡蠣15g、浮小麥20g,頭暈目眩者加川芎10g、天麻10g,潮熱面赤者加黃柏10g、知母10g,皮膚蟻行感者加蟬蛻10g、赤芍12g,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15g、珍珠母20g,用水煎至200ml,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試行)》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的肝腎陰虛型主要中醫(yī)癥狀(脈虛、神疲、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進行評估,按照輕、中、重分別計分1分、2分、3分[7]。(2)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時的早晨空腹靜脈血5ml,于3 000r/min離心機中旋轉20min分離血清,置于低溫環(huán)境中保持待檢,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性激素指標:血清睪酮(T)、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水平,所用儀器為美國Molecular Devices Flexstation 3酶標儀(美國RD公司),試劑盒購自上海恒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3)應用絕經期生存質量量表中文版(MENQOL)測評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時的生存質量,該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數為0.837,重測信度為9.841,共4個維度,評分越高則代表患者的生存質量越低。
2.1 兩組患者主要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5項主要中醫(yī)證候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主要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血清FSH、LH、T水平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的血清FSH、LH、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FSH、LH、T水平比較
2.3 兩組患者絕經期生存質量量表評分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絕經期生存質量量表4項測評因子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絕經期生存質量量表評分比較分)
PMS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隨著近年來女性生活壓力逐漸增加,導致PMS發(fā)病呈逐年升高趨勢,嚴重影響女性身體健康[8]?,F(xiàn)代醫(yī)學認為,PMS的主要病因在于卵巢功能衰退及失調,導致機體性激素分泌量減少,造成促性腺激素升高,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出現(xiàn)潮熱、腰背酸痛、記憶力下降等癥狀[9]。祖國醫(yī)學認為,PMS屬于“百合病”“郁癥”范疇,肝腎陰虛是該病關鍵[10]?!夺t(yī)學正傳》提及“月經全借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日以干涸”。由此可見,該病之本在于肝、腎,肝腎陰虛是PMS發(fā)病之本,肝郁火旺是致病之標,應以滋腎陰、養(yǎng)肝血治本,輔之以降火以清其源[11]。滋腎寧更湯組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枸杞子滋補肝腎,白芍養(yǎng)血調經、柔肝止痛,墨旱蓮補腎益陰,酸棗仁寧心安神、養(yǎng)肝斂汗,麥冬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梔子清熱涼血,女貞子壯筋骨、強陰腎,五味子養(yǎng)陰固精、保肝護肝,柴胡疏肝解郁、升舉陽氣,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滋腎陰、養(yǎng)肝血、寧心安神之功效[12]。
本文結果表明,治療后實驗組患者5項主要中醫(yī)證候積分及絕經期生存質量量表4項測評因子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自擬滋腎寧更湯治療可發(fā)揮滋陰平肝、補腎養(yǎng)血、寧心安神的作用,有效減輕患者的肝腎陰虛型中醫(yī)證候及臨床癥狀,改善其生存質量。本文中,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血清FSH、LH、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自擬滋腎寧更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內分泌功能,調整性激素水平,維持性激素平衡。
綜上所述,自擬滋腎寧更湯治療肝腎陰虛型PMS患者,可有效減輕臨床癥狀,調節(jié)患者的性激素分泌功能,促進病情減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