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婷婷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 116200
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率占腦血管疾病的50%~60%,主要集中于老年群體,具有病死率高和發(fā)病急的特點,隨著我國老齡化情況的日益加重,腦梗死的患病率不斷升高[1]。急性腦梗死患者的主要特征為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語功能、運動功能、認知功能、感覺功能以及腦神經(jīng)功能等方面的障礙[2]。因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不可再生性,腦梗死患者的運動功能、神經(jīng)功能及日常活動能力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丁苯酞在挽救腦梗死患者半暗帶方面具有獨特的雙重作用機制,不但能減少細胞凋亡,有效保護細胞中的線粒體,還能增加缺血區(qū)血液灌注,有效重構微循環(huán)。脈管復康具有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之功效,主要被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的治療[3],目前尚未見關于其治療腦梗死的相關報道。本文分析了丁苯酞聯(lián)合脈管復康膠囊對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相關的診斷標準[4],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腦外傷和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2)伴有腦血管瘤、腦出血和腦內腫瘤者;(3)對丁苯酞膠囊和脈管復康膠囊過敏者;(4)經(jīng)頭顱MRI或CT檢查證實有顱內出血的患者;(5)有嚴重的出血傾向者;(6)患有出血性腦血管病、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患者。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齡39~75歲,平均年齡(60.72±4.59)歲;病程3~27h,平均病程(19.36±2.28)h。對照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齡39~75歲,平均年齡(60.48±4.31)歲;病程3~27h,平均病程(19.27±2.31)h。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控制腦水腫和血壓、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對照組口服丁苯酞膠囊,0.2g/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用脈管復康膠囊,1.8g/次,3次/d。兩組均治療14d。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療效。(2)治療前后,均空腹采集3ml上肢靜脈血,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人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相關凋亡誘導配體(sTRAIL)、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以及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試劑盒均購自上海太陽醫(yī)學生物技術公司。(3)治療前后,采取腦血管血流動力學分析儀檢測相對平均血流量(Qmean)、動態(tài)阻力(DR)、腦血管周圍阻力(R)、特性阻抗(ZCV)及平均血流速度(Vmean)。
1.4 療效標準 基本痊愈:患者的病殘程度降低為0級,神經(jīng)功能評分降低91%~100%。顯著進步:患者的病殘程度降低為1~3級,神經(jīng)功能評分降低46%~90%。進步: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評分降低18%~45%。無變化:神經(jīng)功能評分降低幅度<17%。惡化: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評分升高幅度超過18%[4]。有效=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血清丙二醛、AOPP、SOD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的血清丙二醛、AOPP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SOD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的血清丙二醛、AOP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SO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丙二醛、AOPP、SOD水平對比
2.3 兩組血清HMGB1、sTRAIL、sICAM-1、BDNF和MCP-1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血清BDNF 水平明顯升高,血清HMGB1、sTRAIL、sICAM-1、MCP-1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HMGB1、sTRAIL、sICAM-1、BDNF和MCP-1水平對比
2.4 兩組R、Qmean、ZCV、DR和Vmean對比 治療后,兩組的R、DR及ZCV 明顯降低(P<0.05),Qmean、Vmean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的R、Qmean、ZCV、DR和Vmean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R、Qmean、Z、CV、DR和Vmean對比
急性腦梗死指腦供血不足造成的腦組織壞死,患者常會出現(xiàn)偏身感覺減退、頭痛、肢體無力和頭暈等表現(xiàn),主要是因為腦部的血液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堵塞了腦部的腦血管,使得腦供血不足而致[5]。其病因主要包括血液系統(tǒng)的病變、血管本身的異常(血管炎癥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血流動力學的異常(心肺功能障礙、高血壓等)[6]。腦梗死發(fā)病后,由于機體發(fā)生能量代謝障礙,而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和酸性物質,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血小板黏附和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從而導致顱內壓升高和腦水腫形成,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其搶救治療的目的為以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的神經(jīng)元,抑制神經(jīng)功能的缺失,預防后遺癥的出現(xiàn)[7]。丁苯酞治療腦梗死患者的機制主要是維護線粒體的功能以及主要結構,能有效防止小血管發(fā)生過度的痙攣,有效促進微循環(huán)的恢復[8]。而微循環(huán)的恢復可以促進缺血半暗帶以及梗死區(qū)域血流的重新灌注,進而可以恢復神經(jīng)元細胞的代謝功能,有效補充能量[9]。
脈管復康膠囊由雞血藤、丹參、乳香、郁金、沒藥組成,其中,雞血藤具有活血補血、調經(jīng)止痛、舒筋活絡之功效,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乳香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之功效,沒藥具有散瘀定痛、消腫生肌之功效[10]。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丙二醛、AOPP、SOD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聯(lián)用脈管復康膠囊能增強患者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自由基導致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有效控制病情。張旭[10]對37例糖尿病下肢病變患者采取甲鈷胺和脈管復康膠囊治療,患者的血清丙二醛、AOPP水平明顯降低,SOD水平明顯升高。與本文結果一致。
HMGB1主要由小膠質細胞以及巨噬細胞產生,因為機體受到缺氧缺血損傷,導致該因子被大量釋放,使得膠質細胞被激活,而且會分泌出更多的HMGB1,加重患者機體的神經(jīng)細胞炎癥反應[11]。sTRAIL不但可以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而且在炎癥、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細胞凋亡的進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CP-1可以激活以及趨化單核巨噬細胞聚集于患者的腦梗死部位,使腦組織受損程度加重[12]。BDNF在維持神經(jīng)元的生長、存活、分化和神經(jīng)元損傷后的再生、修復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13]。sICAM-1是白細胞以及內皮細胞激活、受損的重要標志物,在炎癥細胞的定位以及滲出中非常重要[14]。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BDNF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清HMGB1、sTRAIL、sICAM-1、MCP-1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丁苯酞聯(lián)合脈管復康膠囊能明顯減輕炎癥反應,促進患者受損傷神經(jīng)元的恢復。有研究發(fā)現(xiàn),脈管復康膠囊中的雞血藤以及丹參具有較好的抗炎作用,沒藥聯(lián)合乳香可以增強抗炎效果,郁金與其提取物能通過抑制炎性反應而產生鎮(zhèn)痛效果[15]。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R、Qmean、ZCV、DR和Vmean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丁苯酞聯(lián)合脈管復康膠囊能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的腦血流動力學。
綜上所述,丁苯酞聯(lián)合脈管復康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較佳,其機制可能與減輕氧化應激損傷、改善細胞因子水平和腦血流動力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