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福海
1983 年央視第一屆“春晚”,導演是黃一鶴,從這次“春晚”開始,人們每年除夕在電視之前“守歲”,聽12 點鐘聲,歡呼雀躍,除舊迎新。那么,您是否知道,第一次“春晚”12 點敲鐘是怎么來的?
粉碎“四人幫”不久,思想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放。節(jié)目有了雛形,需請領(lǐng)導審查把關(guān)。請誰?全憑導演的面子。為了使此屆“春晚”從內(nèi)容上、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導演組覺得由報幕員報節(jié)目太陳舊,缺乏氣氛,便將報幕員改成主持人,并明確由馬季、姜昆、劉曉慶、王景愚四個人主持。一次審查時,有人說:“怎么能讓馬季、姜昆主持?說相聲還行,主持太貧了?!卑褜а蔹S一鶴嚇了一跳。類似的情況出現(xiàn)幾次后,黃一鶴決定改請藝術(shù)家審查,他們沒有顧忌。于是,請來的最大“領(lǐng)導”是侯寶林和袁世海。他們特別認真地聽了由姜昆撰寫的串聯(lián)詞和節(jié)目構(gòu)思。袁世海拍著大腿說:“好!挺新鮮!”從此,中國的綜藝節(jié)目普遍將報幕員改為主持人。但他也有不同意見:“節(jié)目別太長了,12 點鐘以前就行了,不然耽誤睡覺?!彼囆g(shù)家之間不怕爭議,侯寶林不同意,說:“老百姓三十晚上熬一宿,過12 點沒關(guān)系。到12 點敲鐘,要在鐘鼓樓,那個鐘是全北京市都能聽得到的鐘,一般是十個人敲,一個人喊號,喊十下撞一聲,一聲能響30 秒……鐘鼓樓是我從小學藝的地方,我清楚老百姓在‘除夕’都聽12 點敲鐘。”大家說:“好!就定12 點敲鐘?!笨墒锹?lián)系鐘鼓樓,北京文物局堅決不允許,說:“鐘鼓樓需要維修,任何人不許上去。鐘更不能敲,以免為以后的修復增加困難?!痹趺崔k?廟里是否有鐘?他們又開始找,廣濟寺、雍和宮、白塔寺……最后終于找到了北京郊外的潭柘寺,那里有一口鐘。地方找到了,馬上聯(lián)系。園林局的同志非常熱情,歡迎他們?nèi)ィ瑒〗M馬上決定“拍攝除夕敲鐘”。到了潭柘寺后,園林局的負責人看見劇組的人拉電纜線,線很粗,他們說:“寺里的電量有限,電壓也不夠,您這么粗的線冒一個火星兒,我們誰也負不起責任。”怎么辦?劇組的工作人員馬上拿出了兩個手提碘鎢燈,問:“這個行嗎?”“行!”燈有了,沒有敲鐘的槌兒,一個小伙子找了一個碗口粗的大木頭樁子。
12 點,鐘聲響了!一下、兩下……神州大地,億萬人民在喜迎新年。
鏡頭拍完,馬季、姜昆、劉曉慶、王景愚四個敲鐘人喊“疼”,原來是讓木樁扎了滿手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