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李煥煥
【摘要】目的:探討責任制護理模式在青光眼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的患者為實驗對象,探討采用整體責任制護理前后的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和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結果:實施整體責任制護理策略后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高于實施前,數(shù)據差異有意義,P<0.05。結論:護理工作采用整體責任制護理策略能夠提升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臨床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青光眼;護理質量;整體責任制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22
整體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每名責任護士負責一定數(shù)量患者,整合基礎護理、治療、健康指導等工作,提供全程、連續(xù)護理服務。責任制護理是更加科學的護理制度由責任護士負責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病情觀察和護理,明確了崗位職責和各級護士職責,本文將簡要探討整體責任制護理作用效果,以供參考。
1 資料與分析方法
1.1資料來源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選取我院收治120例青光眼手術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對象,納入標準:意識清醒、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意識模糊、嚴重肝腎疾病;年齡36-66歲,平均年齡54.1±4.1歲。在此實驗期間,實行整體責任制護理策略,對比實施后與實施前的護理質量。
1.2整體責任制護理策略
1.2.1創(chuàng)建責任制小組
建立責任小組,組長為護士長,成員包括副主任、主管護師、護師等。根據當前的護理現(xiàn)狀,找出護理質量的問題:包括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檢查制度、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制定持續(xù)提升護理質量的實施辦法。護理要提升護理質量,在監(jiān)管上必須嚴格認真,可以建立三級監(jiān)控模式[1]。護士必須要認真完成護理職責,科室設定質控員進行嚴格把關,當班護士進行二級檢查,主管護師進行三級檢查,有問題出現(xiàn)及時解決,通過各級反饋持續(xù)改進,從而提高護理的質量。
1.2.2明確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是確保崗位工作到位的前提條件,因此必須明確每個護理崗位的職責。責任小組的組長承擔著責任制小組的整體工作,該崗位職責決定了組長的人選必須是學歷水平高、基礎理論扎實的護士長,同時要具有極強的責任心和業(yè)務水平,負責制定小組的責任制度,規(guī)范各崗位職能,包括治療、護理以及重癥患者的護理等職責。護士長要加強對各崗位的技術指導,統(tǒng)籌責任小組的總體工作。小組長負責帶領組內的責任護士和配合護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并且對護士的值班數(shù)量進行靈活的調整。責任護士做好病情的觀察和日常記錄情況,同時還要負責輔助護士的培養(yǎng)工作。
1.2.3確定各級護士職責
責任組長負責監(jiān)督管理,要明確護士的具體職責,將職責精確到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責任制小組內的責任護士必須具有經驗豐富的特點,承擔著搶救和護理患者的重要職責。配合護士可以由經驗稍有欠缺的護士承擔,但在職責明確前要通過的專項考核,負責清點藥物和配制輸液,必要時需要參與到患者的急救工作中。配合護士所做的工作,技術含量較低[2],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同時負責排班的調整情況,一般晚間時為雙人值班,能夠提高晚間值班的效率,同時也可以應對患者在晚間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
1.2.4整體責任制護理
責任制小組實施整體護理,將小組內的成員,全部對應相應的患者床位,對該床位負責,由責任組長帶領各組員開展相關護理工作。責任組長主要負責危重癥患者的具體護理工作,責任護士對非危重癥患者進行護理[3]。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shù)據利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shù)資料卡方檢驗,P<0.05顯著統(tǒng)計差異。
1.4評價指標
護理滿意度: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價表,滿分100,得分≥80為滿意,<80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總人數(shù)。
護理質量采用質量量表,評價護理技能、護理態(tài)度、護理效率、護理差錯滿分100分,每項考核指標滿分25分,得分越高則護理質量越高。
2 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實施前,患者滿意度為88.2%;實施后護理滿意度為96.2%,對比差異顯著(X2=9.41,P<0.05)。
2.2護理質量
實施后各項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實施前,護理質量得分為98.3±2.1分,實施前評分為88.4±1.8分,相比較差異顯著(t=9.08,P<0.05)。
3 討論
整體責任制護理是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重視加強全面的護理質量管理,注重提升護理的細節(jié)質量和管理質量[4]。特別是在的護理過程中,治療周期較長、患者的恢復期緩慢,所以在實行整體責任制護理具有顯著效果。在開展責任制護理的過程中,要通過以下兩點提高護理質量:(1)開展專項護理培訓:科室要加強護士的培養(yǎng)和再教育,室要開展護理專項培訓,通過技能培訓和鍛煉方式提升整體的護理水平,提高專項護理能力。實行專項培訓不僅能夠提高護士的護理素養(yǎng),從而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同時能夠樹立良好的護士形象,有助于提升醫(yī)院整體服務能力[5],維護和諧的護患關系。要選拔專業(yè)素質強、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高的護士承擔護理職責。經驗豐富的護士要起到帶頭模范作用,以身作則帶領新進護士做好護理工作。(2)加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通過團隊的協(xié)作和努力提高團隊的配合和團結,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避免出現(xiàn)拖團隊后腿的問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整體責任制護理策略后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高于實施前,數(shù)據差異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工作采用整體責任制護理策略能夠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呂靜平.整體責任制護理在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20,25(6):133-134.
[2]張春燕,夏莉莉,李佳佳.整體責任制護理在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9,25(5):71-72.
[3]尹好,袁麗,楊小玲,等.實施整體責任制護理減少呼吸代謝科電子醫(yī)囑錯計費的發(fā)生率[J].華西醫(yī)學,2020,32(7):1.
[4]Sun Min.Appli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holistic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J].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2019,02(13):146.
[5]張元紅.護理質量敏感指標質控小組的成立與運行效果[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20,13(04):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