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
【摘要】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yīng)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平均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成效。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值要高于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總有效率也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P<0.05)。 結(jié)論:針對性護理的實施可提高慢性胃潰瘍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值得在深入探討的前提下展開廣泛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慢性胃潰瘍;針對性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1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score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efficacy was also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ta (P< 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ve applic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in-depth discussion.
【Key words】Chronic gastric ulcer; Targeted nursing; effect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學習和工作壓力也明顯增加,以至于人們的飲食習慣越來越不健康,導致慢性胃潰瘍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1-2]。在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慢性胃潰瘍較為常見,起病慢,短時間內(nèi)難以治愈,治療過程中受患者生活習慣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復發(fā)率較高。因此,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護理和有效治療顯得尤為重要。臨床研究表明,針對性護理可以促進慢性胃潰瘍患者的康復。本研究探析了慢性胃潰瘍應(yīng)用針對性護理的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為例,均勻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44.27±4.15)歲,病程(5.78±1.54)年;研究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44.34±4.14)歲,病程(4.91±1.17)年。所有患者都通過胃鏡活檢和病理組織檢查確診為胃潰瘍,且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后,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均給予醫(yī)院的常規(guī)性護理干預措施。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加以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第一,健康教育: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宣傳教育,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宣傳手冊、公告欄等方式宣傳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案、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宣傳中要注意內(nèi)容的簡潔性,宣傳要以視頻、圖文等普遍接受的形式進行,同時護理人員要講解宣傳內(nèi)容。第二,飲食護理:在正常情況下,慢性胃潰瘍的發(fā)病原因與患者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以及態(tài)度有很大關(guān)系,所以在干預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飲食時,應(yīng)該以最基本的原則為出發(fā)點,主要是少吃多餐,擺脫不良的飲食習慣,停止暴飲暴食,杜絕酒精、煙草,正確指導以及引導病人建立良好的飲食作息時間,多吃高蛋白和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熱量的三低食物;第三,生活護理:定期檢查患者康復期間的生活,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愛好,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制定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監(jiān)督和督促患者擺脫掉這種不利于康復的生活壞習慣,明確告訴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危險和害處,然后實現(xiàn)約束和改善患者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第四,心理干預:病程較長,療效較差。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極有可能出現(xiàn)不安、抑郁、遺棄、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影響患者的依從性。護理人員要關(guān)注患者情緒心理變化,加強與患者溝通,找準癥結(jié),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護理干預,讓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以良好心態(tài)面對疾病。同時,護理人員可以與家屬團結(jié)在一起,獲得家庭支持,在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和醫(yī)院的關(guān)愛。
1.3 觀察指標
以我院自擬的問卷展開兩組護理滿意程度的評判,以百分制計分法,包括護理技巧、護理態(tài)度和護理水平三方面,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對護理工作越滿意;臨床療效包括顯效、有效、無效三方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統(tǒng)計軟件采用SPSS20.0作整體數(shù)據(jù)處理,x2校驗計數(shù)資料;t校驗計量資料,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程度得分為(96.5±2.1)分,對照組患者總滿意度為(70.4±2.4)分,研究組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 (P<0.05),具體見下表1。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如下表格2所述, 對照組總有效率占比為78%,研究組總有效率占比為96%,兩組對比后研究組總有效率更優(yōu)(P<0.05)。
3? 討論
慢性胃潰瘍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患者可能存在胃泌素過多、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和氧自由基失衡等病理變化,另一方面,心理壓力、飲食不合理、作息不規(guī)律、吸煙和飲酒也可導致慢性胃潰瘍。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yīng)給予針對性護理,協(xié)助治療,幫助患者康復[3]。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健康。胃潰瘍最明顯的癥狀是腹痛,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有較多的負性情緒,如焦慮、緊張、疼痛等,這一系列的負性情緒對患者的治療極為不利。常規(guī)護理措施涉及的護理內(nèi)容有限,干預范圍小,不能滿足患者的個性化護理需求,臨床效果不理想。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針對特定臨床情況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對患者進行知識教育,從飲食、病房環(huán)境、特定情緒變化等方面進行對癥指導,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護理措施針對性強,能有效滿足患者的臨床護理需求。針對性護理是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干預等一系列措施來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情況的護理模式[4]。本次研究表明,實驗組患者應(yīng)用針對性護理措施后,其護理總滿意度分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臨床療效的總有效也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都有統(tǒng)計學分析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慢性胃潰瘍患者針對性護理,不僅可以促進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而且還可以優(yōu)化護患關(guān)系,臨床上推廣應(yīng)用價值極高。
參考文獻:
[1]孟龍女.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yīng)用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0):88-89.
[2]陳艷.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針對性護理的應(yīng)用價值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6):148.
[3]張強.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yīng)用價值研究[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9,36(02):36-37.
[4]王希連.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yīng)用價值研究[J].健康之路,2018,17(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