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長
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是含有鐵、錳、鋅、硼等植物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酸性水溶肥。
鐵元素作用:合成葉綠素的必要條件,光合鏈成員組分,生物固氮(固氮酶組分)硝酸鹽還原、磷酸鹽同化(鐵氧還蛋白)氮代謝。缺素癥:幼葉淺黃綠色。發(fā)病部位:幼葉(不易轉移)
錳元素作用:是許多酶的活化劑,是形成葉綠素和維持葉綠體結構的必需元素,錳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葉綠素和蛋白質的合成等重要代謝過程密切相關。缺素癥:脈間失綠,有壞死斑點。根系不發(fā)達,結實少。發(fā)病部位:幼葉(不易轉移)
鋅元素作用:是許多酶的組成成分,能促進生長素的合成。缺素癥:葉片小,植株生長受阻;闊葉作物脈間失綠,小葉病。發(fā)病部位:老葉(易轉移)
硼元素作用:影響生殖促進花粉萌發(fā),花粉管伸長。參與碳水化合物的運輸,促進糖合成與運輸。影響蛋白質的合成,影響激素合成(缺B,CTK合成受阻;IAA積累), 抑制酚酸(咖啡酸、綠原酸等)形成,保護根尖,莖尖不受傷害。缺素癥:花而不實;生長點壞死。發(fā)病部位:幼嫩器官(不易轉移)。
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中鐵、錳、鋅、硼對作物需求配比最佳,對作物安全,使用方便,施用后不用洗苗,補充作物營養(yǎng),調節(jié)促進作物對其他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利用。
一、在水稻上應用與推廣
1、在水稻苗床上使用方法
水稻幼苗期需要酸性土壤環(huán)境生長,PH值在4.5 - 5.5之間,酸性土壤環(huán)境有效的抑制病菌的發(fā)生。
①水稻幼苗在一葉一心,兩葉一心期分別使用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500克兌水30倍左右。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充分溶解后,溶液PH值在3左右,均勻噴霧360平方米左右。噴施后不需要洗苗,對水稻幼苗安全,不揮發(fā);水稻根、莖、葉吸收;離子與土壤膠粒結合,不流失,有效調解土壤PH值在5.5左右,有效抑制土壤中病菌的發(fā)生,對立枯病病菌抑制效果更好;抑制酚酸(咖啡酸、綠原酸等)形成,保護水稻根尖,莖尖不受傷害。增加水稻根的韌性,水稻根毛數量,增強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同時促進水稻對各種元素的吸收利用。加快水稻酶的活化劑,水稻葉片形成葉綠素和維持葉綠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葉綠素和蛋白質的合成。有利于培育出水稻健壯苗,增強水稻苗期的抗寒性,提高水稻苗期的抗逆性,對水稻立枯病、青枯病起到重要預防作用。
②對水稻立枯病的防治
水稻幼苗發(fā)生立枯病時,立枯病發(fā)病初期,使用苗護衛(wèi)微量水溶肥1000克兌水15倍左右,先噴霧360平方米左右,然后對棚內發(fā)生立枯病的水稻幼苗重復多噴一遍,三天左右發(fā)病稻苗根系慢慢恢復吸收功能,長出新葉恢復正常生長。水稻立枯病發(fā)病后期嚴重時,水稻幼苗葉片全部干枯,根系腐爛,無新根。但只要有綠莖和根基部白,先苗護衛(wèi)微量水溶肥,再接著施用生根劑(新亮根最好),三天左右發(fā)病稻苗慢慢的長出新根點,長出新葉恢復正常生長。
在水稻育苗生產實踐中,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苗床應用防治水稻立枯病、青枯病效果,好于惡霉靈、精甲霜靈等苗床殺菌劑的防治效果,真正達到水稻育壯苗健苗抗病的能力。
2、在水稻緩苗期應用與推廣
苗護衛(wèi)微量水溶肥在水稻緩苗期使用,人工或機械噴霧,每公頃500克兌水500倍左右;飛防500克兌水40-60倍左右,施用時最好添加省伴助劑。均勻噴霧在水稻苗上,有效補充水稻營養(yǎng)。促進水稻生根緩苗快,抑制酚酸(咖啡酸、綠原酸等)形成,保護根尖,莖尖不受傷害,提高水稻抗寒性,增強水稻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的運輸,促進糖合成與運輸。緩解水稻苗對封閉除草劑產生藥害。堿性土壤對水稻苗施用苗護衛(wèi)微量水溶肥緩苗快,抗性強的效果表現更明顯。
3、在水稻分蘗末期至孕穗期應用與推廣
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在水稻分蘗末期至孕穗期使用,人工或機械噴霧,每公頃500克兌水500倍左右;飛防500克兌水40-60倍左右,施用時最好添加省伴助劑。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能促進水稻生殖生長,促進花粉萌發(fā),提高水稻結實率。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能提高水稻植株各器官許多酶的組成成分,能促進生長素的合成。促進碳水化合物的運輸,促進糖合成與運輸。葉綠素合成,提高蛋白質的合成,提高激素合成,增強水稻抗病性,抗逆性,促進水稻對各種元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水稻出米率,增強水稻品質。水稻優(yōu)質米生產與堿性土壤對水稻施用苗護衛(wèi)微量水溶肥,各項的效果表現更明顯。
施用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有效防治水稻因土壤缺少鐵、錳、鋅、硼發(fā)生缺素癥,對水稻生長起到重要作用。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在水稻上應用抗病、增產、增效、效果明顯,苗護衛(wèi)微量元素水溶肥推廣獲得廣大水稻用戶認可,施用面積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