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鈞,陳根余,方建新,楊陽,黃亮
(成都四威功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730)
聲納、水聲定位、加速器粒子聚集等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對相關(guān)設(shè)備及其配套電磁兼容測試提出了新的要求,觸發(fā)了對頻率覆蓋VLF 到VHF 頻段寬帶功率放大器的需求,要求其典型的工作頻率能夠從幾千赫茲覆蓋到幾百兆赫茲。通常,工作在低頻、寬帶情形下的放大器、合成器均會采用加載鐵氧體磁芯的傳輸線變壓器(Transmission Line Transformer, TLT)形式[1-3]。巴倫(Balanced to Unbalanced,BALUN)是TLT 最簡單的應用,也是功率放大器匹配電路、合成器電路中的基礎(chǔ)器件,只要能準確可靠地設(shè)計BALUN,那么就可順利開展此頻段的各項工作。
針對TLT 類型的BALUN 研究很多,但多數(shù)都是從幾兆赫茲頻率開始[4-7],極少數(shù)會涉及到幾百千赫茲,而從幾千赫茲開始研究的更是少見。當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頻率同時覆蓋千赫茲和幾百兆赫茲、功率達到上百瓦時,需要同時考慮其TLT 電路和所選用磁材料的高、低頻效應,包括等效模型、寄生參數(shù)、功率容量、高頻損耗等因素。另外,在鐵氧體材料的研究工作方面,針對千赫茲頻段的研究通常是關(guān)于功率變壓器、電感器等應用背景[8-9],而射頻微波的應用背景,基本都是關(guān)于環(huán)形器、隔離器、移相器的研究,其工作頻率通常在幾百兆赫茲以上[10-11]。同時,廠家給出的鐵氧體材料參數(shù),如復數(shù)磁導率、隨頻率變化的損耗特性等,常常都不會覆蓋如此寬的帶寬。因此難以對VLF 到VHF 頻段的BALUN 設(shè)計工作和應用提供有效的支撐。
文中圍繞9 kHz 到400 MHz 的寬帶大功率BALUN 設(shè)計工作,分析同軸線TLT、磁芯材料、寄生參數(shù)、功率容量等因素的影響,介紹鐵氧體材料的選擇方法,提出對應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礎(chǔ)上研制了頻率覆蓋9 kHz~400 MHz、功率容量大于400 W 的寬帶BALUN,全頻段損耗小于0.5 dB,應用在了對應的功率放大器中。
BALUN 是對平衡信號和不平衡信號進行轉(zhuǎn)換的器件,在轉(zhuǎn)換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阻抗變換的作用,廣泛應用在天線、混頻器、功率放大器等射頻電路中,通常會使用基于同軸線的TLT 來設(shè)計,其原理圖如圖1所示。
圖1 同軸BALUN原理圖
圖中Coax 為理想同軸線,AA′為同軸線芯,BB′為同軸線殼。利用同軸線芯和殼之間信號相等、幅度相反的特點,信號源RS激勵起來的不平衡信號在負載端A′B′變?yōu)橄辔幌嗖?80°的平衡信號。
由于同軸線傳播TEM 模式的電磁波,無色散現(xiàn)象,因此理論上除損耗外,由其構(gòu)成的BALUN 傳輸特性與頻率無關(guān),但實際并非如此。同軸BALUN 理想與實際的典型傳輸特性曲線對比如圖2所示。
圖2 同軸BALUN的典型傳輸特性曲線
圖中S21 為同軸線線芯的S 參數(shù),S31 為同軸線外殼的S 參數(shù)??梢钥闯?,理想模型在整個帶寬內(nèi)均能夠?qū)⑿盘柗譃榈确膬刹糠郑欢鴮嶋H的曲線反映出了3 個明顯的問題:1)低端的兩路平衡度很差;2)高端的兩路平衡度逐漸惡化;3)工作頻帶內(nèi)有許多諧振點。理想模型的仿真并不能反映這些問題,因此也無法指導實際設(shè)計。
其中,第一個問題主要是頻率降低時,特別是工作頻率的電長度降低到和同軸線的物理長度相近時,同軸線喪失了分布參數(shù)器件的特性,不再支持TEM 模式,同軸線外殼電流直接被表皮分流到地。
第二個問題是因為同軸線的外導體與地平面之間存在分布電容,當頻率逐漸升高時,分布電容產(chǎn)生的阻抗逐漸降低,所以外導體的信號逐漸被分流到地。
第三個問題是因為同軸線外導體在B點接地,由式(1)傳輸線阻抗方程可知,當同軸線長度為二分之一波長的整數(shù)倍時,B′點也會成為周期性的短路點,將信號短路:
式(1)中β為同軸線傳播常數(shù),l為同軸線的物理長度。
綜上,要支持9 kHz的工作,需要盡量將同軸線變長,避免低頻時外殼的分流;既要工作在400 MHz,又需要盡量將同軸線變短,減小線與地之間的分布電容,并將諧振點移出工作頻帶之外。因此,需要化解兩方面的矛盾,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針對同軸線外殼漏電流的問題,可以由圖3進行解釋和分析。
圖3 同軸BALUN漏電流示意圖
AA′代表理想同軸線的芯,BB′代表理想同軸線的殼,它們傳導的信號等幅反向。Lp為同軸線外殼的等效并聯(lián)電感,產(chǎn)生的阻抗為jωLp,隨著頻率降低而降低。當阻抗降到一定程度時,外導體的電流會直接通過Lp流向地,同軸線不再支持TEM 傳播模式。因此,升高Lp可抑制這個過程,當Lp足夠大時,漏電流就會流回同軸線的內(nèi)部,再次形成TEM 模式。通常會采用加載鐵氧體材料的方式來實現(xiàn)[12-14]。
鐵氧體材料能夠在較寬的頻率范圍提供穩(wěn)定的磁導率,同時在高頻又具有較低的損耗。將同軸線繞在鐵氧體材料上,可以使外導體的等效電感量增加,其近似計算式如下:
其中,LP的單位為H,μ為等效磁導率的實部,N為繞組的匝數(shù),Ae為磁芯有效截面積,le為磁芯的有效磁路長度。
在根據(jù)上式選擇鐵氧體材料和匝數(shù)時,需要考慮高頻下磁芯帶來的損耗,在大功率應用下,磁芯損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PMAX為輸入的射頻總功率,Pu為傳輸給有效負載的資用功率,l為同軸線的物理長度,f為工作頻率,Q為鐵氧體的品質(zhì)因素。μ′p為并聯(lián)的復數(shù)磁導率,等號右邊的第二項代表鐵氧體的損耗功率,第三項代表反射功率。
較小的高頻損耗是選擇鐵氧體材料的關(guān)鍵因素。高頻損耗會導致磁芯發(fā)熱,如果發(fā)熱過大,超過居里溫度,那么磁芯磁性就會消失。雖然這個過程是可逆的,但是磁性消失的時候,會造成電路的功能喪失,導致電路本身的部件或其他電路的損壞。另外,磁芯的熱導系數(shù)較低,與環(huán)境的溫差過大時,會造成磁芯炸裂。因此通常情況下,需將鐵氧體磁芯的溫度控制在100 ℃以下。
總體上來說,在大功率應用下,有多種鐵氧體可供選擇時,應該首先考慮選擇fμ′pQ之積最大的那一種,其次再考慮保證fμ′p之積最大。根據(jù)實際應用頻率、功率容量、工作溫度,結(jié)合廠家給出的鐵氧體材料參數(shù)選擇相對合適的磁芯材料和體積。
根據(jù)初步選定的材料、體積和匝數(shù),由式(5)計算出磁芯工作時的磁感應強度,由磁感應強度-頻率損耗曲線,即可計算出所選磁芯的實際損耗功率,核算初步選定的方案是否可行。
其中,B的單位為T,Ae為磁路橫截面,V為跨接在N匝繞組兩端的電壓,ω為角頻率。
初步滿足低頻漏電流和高頻功率容量的要求之后,還需將電纜長度、粗細、繞制匝數(shù)等各項參數(shù)帶來的優(yōu)勢,如功率容量、更大的電感量,與這些參數(shù)所引起線纜寄生電容增加帶來的損耗、諧振等劣勢進行權(quán)衡。寄生電容會在工作的高頻端將信號從同軸線外殼分流到地,并在工作頻帶內(nèi)形成諧振,限制BALUN 的最高工作頻率,可由圖4進行解釋和分析。
圖4 同軸BALUN寄生電容示意圖
圖4中,Cp為電路寄生電容,其值如式(6)所示。
其中,Cp的單位為法拉,ε為同軸線間的介電常數(shù),l為同軸線的長度,d為同軸線中心距離,a為同軸線的半徑。
由寄生電容和電感形成的諧振頻率由式(7)計算:
其中,f的單位為Hz,f為諧振頻率,Lp為等效并聯(lián)電感,Cp為匝間并聯(lián)寄生電容。
因此,可根據(jù)實際工作頻率、磁芯特性和同軸線本身的參數(shù)來調(diào)整諧振頻率,滿足具體設(shè)計頻段的要求。
因此對于寬帶大功率BALUN 的設(shè)計,應該遵從以下的順序:
1)根據(jù)最低工作頻率確定電感量;
2)根據(jù)最高工作頻率確定鐵氧體材料;
3)根據(jù)鐵氧體材料確定尺寸和匝數(shù);
4)根據(jù)匝數(shù)、功率容量確定同軸線參數(shù);
5)計算諧振點的位置;
6)計算額定功率下的損耗與溫升。
如果實際計算出的諧振點、溫升不滿足要求,則需要根據(jù)情況返回第3)步或第2)步重新設(shè)計。
由于需要參考的參數(shù)較多,在實際工程設(shè)計中,需建立仿真模型,針對各種參數(shù)組合進行快速仿真迭代。由前述的討論可知,同軸線BALUN 等效電路圖如圖5所示。
圖5 同軸BALUN等效電路圖
圖中Lp為等效并聯(lián)電感量,Cp為等效并聯(lián)寄生電容,ZSC為磁芯特性所產(chǎn)生的等效阻抗[15-16]。此等效阻抗需要考慮復數(shù)磁導率,因此其值會隨頻率而變化,具體可由式(8)進行計算:
其中,ω為角頻率,與工作頻率相關(guān),L0為同軸線自身的電感量,μ為等效復數(shù)磁導率的實部,μ′為等效復數(shù)磁導率的虛部。
此阻抗對同軸線寄生參數(shù)引起的電容電感諧振、二分之波長諧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的大小可由式(9)來評估:
其中,ZS為源阻抗,ZSC為磁芯產(chǎn)生的等效阻抗,ZL為負載阻抗。
根據(jù)前面所述的設(shè)計步驟,可以逐步設(shè)計出9 kHz~400 MHz 的同軸線BALUN,最終設(shè)計結(jié)果的主要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BALUN模型參數(shù)(無磁芯時)
將這些參數(shù)代入到仿真模型中,其仿真結(jié)果和實測結(jié)果比較如圖6所示。
圖6 同軸BALUN仿真與實測比較圖(無磁芯時)
由圖6可以看出,沒有磁芯的同軸BALUN 只能在50~200 MHz 可用,這一段的最大損耗在0.3 dB左右。但當頻率低于50 MHz 時損耗增加,原因是外殼電感量不足,其電流流失到地;高于200 MHz 時,在350 MHz、700 MHz 等點產(chǎn)生諧振,且外殼這一路的惡化較大。這是由于電纜外殼寄生電容、長度的半波長效應、外殼寄生電感與地之間共同形成的諧振電路所導致。
加載鐵氧體磁芯后,將線圈匝數(shù)增加到7 匝,調(diào)整仿真電路的Lp,其由式(2)計算所得,ZSC由式(8)計算所得,仿真與實測的比較如圖7所示。
圖7 同軸TLT BALUN仿真與實測比較圖(有磁芯時)
由圖中可以看出,低頻和高頻的惡化、諧振點等均得到有效改善,9 kHz~400 MHz 的損耗在0.5 dB 以內(nèi)。其中低頻的改善是因為鐵氧體磁芯增加了外殼的電感量,諧振點和高頻的改善是因為所選的磁芯改變了諧振點的位置,并在整個頻帶內(nèi)產(chǎn)生了較大的抑制電阻。當頻率高于400 MHz 時,芯與殼之間的不平衡繼續(xù)增加,主要是由殼與地之間的電容分流造成。高頻段仿真與實測的區(qū)別主要是因為磁芯沒有提供更高頻率的復數(shù)磁導率,無法準確地計算對應模型的參數(shù)。
此寬帶BALUN 在9 kHz~400 MHz 頻段內(nèi)的損耗均在0.5 dB以內(nèi),已經(jīng)成功應用在了9 kHz~400 MHz頻段的400 W 功率放大器中,在室溫25 ℃下工作時,磁芯的實測溫度在50 ℃左右,滿足使用要求,實物如圖8所示。
圖8 同軸TLT BALUN實物
文中分析了VLF/VHF頻段大功率巴倫(BALUN)需兼顧幾千赫茲和幾百兆赫茲工作的設(shè)計難題,指出了在工作頻率高低端幅度不平衡、工作頻率中出現(xiàn)諧振點等問題的原因,結(jié)合鐵氧體磁材料在寬帶應用中的特性,提出了寬帶大功率BALUN 的設(shè)計步驟,建立了能夠體現(xiàn)實際寬帶性能的仿真模型。在此方法和模型的指導下,研制了工作頻率覆蓋9 kHz~400 MHz 的寬帶BALUN,其損耗小于0.5 dB,功率容量達到400 W 以上,仿真與實測結(jié)果基本相符,說明此方法可以有效指導實踐。此器件已經(jīng)應用到了對應頻段的寬帶功率放大器中,對低頻段寬帶功放的發(fā)展、鐵氧體磁材料與對應的射頻技術(shù)研究具有促進作用。后續(xù)研究方向可進一步聚焦在400 MHz 以上的幅度不平衡問題、磁材料寬帶參數(shù)的提取以及磁材料本身的可用工作頻帶、損耗等參數(shù)的提升上。這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此技術(shù),將同軸線BALUN 的工作頻率擴展到更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