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21年第19期(10月15日)《娛樂圈強震》www.ceweekly.cn
粉絲送金條、引罵戰(zhàn),心甘情愿被“割韭菜”?!吨袊?jīng)濟周刊》第19期刊發(fā)特別報道《娛樂圈強震》,報道近些年娛樂圈行業(yè)繁榮的背后隱藏的種種亂象,引發(fā)輿論嘩然。
@晨日888:管理層出手整治,大快人心。
@大河水波:早該整治,對青少年的危害太大了。
@戚姐2:要加大力度,整治這種歪風邪氣。
@贏得江湖贏得自己:娛樂圈亂象不整治,就不會有好的作品。
@噠噠105211916:現(xiàn)在有一部分年輕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被一些流量明星和綜藝節(jié)目帶偏了,確實需要好好整頓一下。
@夢里江南老魏:好消息,不能讓不正確的價值觀影響粉絲團。
@蔚藍之水波:娛樂圈強震很及時,這樣的強震才能讓那些所謂的“明星”清醒一點。
@汾河二庫:劣質(zhì)藝人影響惡劣,對社會傷害極大,徹底清除演藝圈的烏煙瘴氣,讓演藝圈風清氣朗。
@sunh001:應建立演藝人員負面清單制。
@昆侖山廣:明星是人造出來的,都不追星,就沒追星族。
@夢幻清風S8:部分省市電視臺娛樂、選秀等節(jié)目,把很多年輕人都帶壞了。
@尹巍2:一些無良電視臺和媒體,只為掙錢博眼球,去大肆炒作一些藝人的行蹤和言行,帶偏了觀眾。
@jichu783:這種現(xiàn)象和一些媒體的渲染有關,這些媒體應該反思。
@公孫不斜:網(wǎng)絡平臺也需要規(guī)范,不要為娛樂圈那些亂象提供場地。
@北風淋夏雨:有些年輕人不具備獨立思想,被各大媒體綁架思想。輿論導向太重要了,多一些正能量的宣傳,能減少“腦殘粉”。
@金薔薇41:搞流量,圈粉絲,害了一大批年輕的孩子,帶歪孩子們對偶像崇拜的標準。
@薇兒:藝人,應該是以“藝”出彩,“流量”二字從誕生開始就不正常。
@朝朝152602608:包出來的、裝出來的明星,如果把包裝撕去,可能剩下的就不多了。
@躺著飆車:追星應該是欣賞,借鑒并完善自身的人品和道德。如果盲目追星,就是步入歧途。
@玫瑰佳人:年輕人可以追星有偶像,但是要有是非觀念,能分辨黑白。
@起中:沒有了前呼后擁明星走秀的時候,整頓就算見效了。
@彭柯源:我認為,娛樂圈之亂,根源在于被資本控制。
@秋987654321:表面看似娛樂圈亂象,深層次原因還是在資本和平臺。
@午夜彩虹722:一些藝人,成了資本巨獸嘴下的犧牲品。
@笨鼠586:背后瘋狂炒作的資本,也得挖一挖
@極速青山8F:背后有資本作為推手,明星只是前臺的幌子。
@1238724151545:這些所謂的“流量明星”都只是臺前的木偶,要查查“木偶”背后的資本。
@一絲不茍小魚Ii:資本只為逐利而來,只要有資本介入的行業(yè),就要嚴格監(jiān)管。
@凌風24676282:資本、金錢對人的持續(xù)誘惑,遠遠超出一個人的承受能力。
@九五都會好的:你擋不住資本對金錢的欲望,一種形式被封殺,也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暴利行業(yè)很難被封殺杜絕。它會換另一種更隱蔽、更不會被普通人有所察覺的形式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