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梅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如今小學階段重視程度逐漸提升的學科,小學生在此學科中能夠學習到很多有效的內(nèi)容和個人提升。獨立性對小學生來說是相對比較缺乏但又應該具備的個人品質。
關鍵詞:小學生、獨立性、道德與法治
小學生的獨立品格可以包含很多個方面,可以是學生獨立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可以是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是學生基本的獨立辨識能力等等,各個方面獨立品格的形成對小學生來說需要教師適時給予引導才能夠得到培養(yǎng)。《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所包含的內(nèi)容是最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并完善獨立品格的,這門學科也對學生個人品德和性格方面有正確的價值引領。在此篇文章中著重探討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如何塑造學生的獨立品格。
培養(yǎng)獨立意識
很多小學生獨立性差的原因就是其沒有獨立的意識,在小學生的想法中其年齡小做什么都理所當然地依賴父母,同時父母對學生的不放手也會導致其獨立意識較差。學生具備獨立品格的重要前提就是其應該具有一定的獨立意識,不論是在自己的事情還是對待其他的事情中能夠具備獨立意識才是學生培養(yǎng)獨立品格的第一步。教師在學生相關獨立意識的培養(yǎng)中可以從日常課堂教學入手。很多小學生在面對需要自己做的事情時如果沒有人去提示那么他們大概率會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一步步加以引導。
如今很多小學生在家中都是享受著“帝王級別”的待遇,父母對他們有求必應,爺爺奶奶對他們總是準備好一切,這也就導致小學生對應該自己做的事情都沒有基本的獨立做的意識。老師在班級中曾經(jīng)問過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的衣服都是誰洗的?家里的碗誰刷的?你們的書桌誰收拾的?”這些問題的答案確實讓人意想不到,就連小學生的書桌,父母收拾的占大多數(shù)。因而在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了一些動態(tài)的畫面帶給學生感悟,比如:“周末在家辛勤做家務的媽媽,以及在沙發(fā)上悠閑看電視的孩子,在外加班的爸爸?!边@樣的對比或許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教師再指出希望學生都能夠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為了幫助學生更加了解什么事情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教師還可帶領學生討論了自己能夠做的家務,用班級里榜樣的作用帶動學生,用這樣的方式促進學生獨立意識的養(yǎng)成。
二、促進獨立能力
獨立能力在學生獨立品格中起到的是“行”的作用,光說不練假把式。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在幫助學生將獨立意識轉化為獨立行為的關鍵一步。在有關獨立能力方面,筆者認為主要應用于小學生的有兩個分支,一是希望學生具備獨立地思考能力;另一個則是希望小學生能夠具備基本的獨立生活自理能力。
獨立地思考能力在小學生的學科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教學的知識應該在學生獨立思考后才能夠被學生充分的吸收理解,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最需要的就是學生能夠獨立認真的進行思考。那么這方面獨立能力的養(yǎng)成則需要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在日常學科教學中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yǎng)。在有關學生獨立生活自理能力的獲得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由于在學校課堂的限制,針對一年級的學生教師可結合教材從交給學生整理書桌或是整理書包這一任務開始,小學生的書桌很多都是亂擺亂放,書包內(nèi)更是不堪入目,學校中學生的課桌就能夠反映出其家中的書桌情況。于是教師在課堂中就帶領學生一起對各自的書桌、書包進行了相關的整理比賽,學生之間互相評選最整潔有序的桌子、書包,同時教師注重對學生個人衛(wèi)生情況進行指導要求,獎勵做得好的學生,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小事若能夠長期以往的堅持對學生的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會很有幫助。
具備獨立觀念
學生獨立品格的養(yǎng)成離不開獨立觀念的具備,這里的獨立觀念指的是學生能夠具有基礎的善惡是非辨別觀念,能夠區(qū)分危險等安全意識。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弱,許多小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區(qū)分從而導致其走上錯誤的道路;還有一些小學生不能正確地分辨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交錯朋友進而走上錯誤的道路。老師只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領者,不可能陪伴學生一直走下去,因而交給學生具備基礎的是非善惡辨別對學生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一些家長總會干預學生的交友,對學生交的好朋友指手畫腳,不可否認家長對孩子的擔心,但是能夠讓學生具備基礎獨立觀念的情況下,家長再進行把關會更好。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中,書中的案例結合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自己的判斷,哪種是真朋友,哪一種朋友不可交,通過課堂上情景模擬、交流討論等方式讓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判斷。在學生都進行判斷以后,教師再進行相關的教學會更加有效果。學生獨立觀念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不僅提供貼近生活的案例,還呈現(xiàn)相關的法律條文,這些貼近生活的內(nèi)容是學生正確辨別是非的行為標準。
小學生的獨立品格的培養(yǎng),教師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地滲透,不是干癟的講述。獨立品格的培養(yǎng)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夠完成的,同樣只依賴某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也是不現(xiàn)實的。廣大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飛珍. 淺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7):0016-0016.
[2] 張海濤. 談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獨立品格的塑造[J]. 新課程(綜合版), 2018(8).
[3] 徐群華.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獨立品格的塑造[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 No.581(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