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芬
【摘要】近段時間以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所引發(fā)的問題越來越多,他們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悲劇頻頻發(fā)生,每當出現(xiàn)悲劇,都會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庭、社會的反思,但是只能嘆息,卻無法從源頭解決問題。另外,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作為小學眾多課程中的難點工作,曾引發(fā)廣大教學工作者對小學作文教學工作的深刻思考和積極探索。今天我向大家提出采用日記記錄的方式來雕塑孩子心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把寫日記和雕塑學生心靈相結(jié)合,使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
【關(guān)鍵詞】日記寫作 內(nèi)心豐盈強大 豐富語言思維 有助于深度學習 提高寫作水平
在我們的日常作文教學中,常常聽到學生會抱怨:真難寫,不會寫。造成學生不會寫?不愿寫作文的現(xiàn)象,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平時沒有把日記寫好,沒有積累好寫作素材?!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那么,如何把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實處?我以為在大力改革習作課教學的同時,還應積極引導學生記好日記,讓他們以日記的形式,積累生活素材,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訓練自由表達的能力。
日記寫作對小學生思想的幾點影響
1.寫日記可以使孩子們的內(nèi)心變得豐盈強大。
寫日記可以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思想空間,為孩子找了一個傾訴的出口。一個經(jīng)常寫日記的人他會把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寫進去,如快樂,委屈,不平,沖動,憂郁等,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心情變成文字,就像完成了對知心朋友的傾訴一般,內(nèi)心會很放松釋然。也許當天真的有什么沖動的想法,經(jīng)過日記的洗禮也許會改變主意,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如果老師能夠及時或定期批閱孩子們的日記,也就能及時了解孩子們近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疏導,鼓勵,必要時動員同學或家長的力量,使孩子們的健康思想得到積極發(fā)揚,消極思想得到及時糾偏,孩子們的思想意識逐漸變化,逐漸堅韌強大,勢必會大大降低小學生們的極端事故發(fā)生率。
這樣看來,日記本也可以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有些孩子們的心思面談可能說不出口,但是文字交流可以少些顧忌和羞澀,更容易吐露心扉,也更加容易接受老師的建議。在我接602班前,班里有個女生,只要老師批評幾句,她就會氣憤地跑到四樓的晾臺,嚇得老師和同學次次將她強行拉下。我接班后,要求孩子們記日記,也開啟了與這個女生的文字交流之旅,漸漸地,我了解了她的一些奇怪的(與常人想法不同)的想法,我對癥聊天,曉之以理,大段大段的文字逐漸改變了她的思維,再沒有跑上四樓,還常常課間找我聊天,幫我做事,性格也開朗了許多。
2.寫日記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首先寫日記的過程既是認識世界,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教師在指導日記教學中使學生更清晰地看到自我,認識到自己心靈世界的豐富性和廣闊性。
其次寫日記可以梳理自己一天的生活,有利于自我反思,總結(jié)今天,展望明天。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都是在反思中進步的。所以,在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化作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能及時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內(nèi)化為前進的動力。一個常寫日記的人內(nèi)心不會魯莽,心靈不會干涸,每天記錄的文字可以沉淀自己浮躁的心境,豐富思維,陶冶性情,使人的內(nèi)心變得豐盈。同時,每天的總結(jié)反思也可以使孩子們的做事更有條理,更有章法。
再者,堅持每天寫日記,可以磨練孩子們的意志,寫一篇日記容易,堅持下來會很難,我和學生們整年如一日的堅持寫日記,我沿用魏書生老師的做法,管寫日記叫“道德長跑”。孩子們一旦堅持下來,便會產(chǎn)生心理慣性,便是堅持道德長跑,便是交上了一位品德高尚的朋友,能使人心靈向著求真、求實、向善、愛美的方向發(fā)展。
二.日記寫作對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幾點影響。
1.寫日記可以大大豐富語言思維,有助于孩子們的深度學習。
首先,義烏市的小學語文深度學習具有引領性、挑戰(zhàn)性、主動性和發(fā)展性的特征。它符合小學生心理年齡特點,遵循學習本質(zhì)規(guī)律,也呼應人工智能時代的需求。在語文教師踐行深度學習的課堂上,學生們因為寫日記的愉悅感,因為寫日記的心靈成長,因為思考面的廣泛,所以課堂上表現(xiàn)得會更加自信,內(nèi)心更有安全感?歸屬感?多維度思考能力更強,更加樂于參與。
2.堅持寫日記可以開闊學生思路,有助于積累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魏書生在《教學工作漫談》中說: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如果讓我談,最重要的一句話,那就是堅持寫日記。
現(xiàn)今小學作文只局限于每周的兩節(jié)作文課,拘泥于在學校、教室里進行,而語文教師習慣將作文題目一出,然后簡單地談寫作思路,剩余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寫,但是寫什么、怎么寫,使很多學生搜腸刮肚、東拼西湊,應付了事,而有的更是絞盡腦汁、一籌莫展,任憑時光流失,往往遇到老師的一番訓斥。殊不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之所以無從下筆,原因是大腦一片空白,無話可說,即使完成了作文也只是例行公事,老話、套話一大堆,效果是不盡如人意。因此,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堅持寫日記、不斷積累和完善素材的好習慣,從根本上解決“作文貧血癥”,也就是解決作文無處下筆、無話可說的問題,使學生寫作文得心應手。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育人寫作,相輔相成。筆者認為,對于中高段小學生來說,寫日記非常有必要,日記寫作能夠雕塑健全學生的心靈,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這也正是小學生思想教育和作文教學所迫切需要的。因此,切實踐行小學生寫日記行動,提升小學生的日記寫作能力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進行語文深度學習的必要路徑。
參考資料:
【1】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 漓江出版社
【2】金姝娟《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的研究與實踐》義烏市教育研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