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薇
復習是一門學問,弄不好會焦頭爛額,老師疲憊不堪,學生叫苦連天。
語文學科的特點也決定了語文復習的特殊性。語文復習雖然也能走一輪課本系統(tǒng)復習,二輪復習專題研究,三輪復習沖刺演練的路子,但又不能僅僅這樣陷入模式化的套路里走不出來,自我設置一個復習的“囚籠”(2021年濟寧中考作文材料表述語言)。
語文復習應該以不變應萬變,遵循“基礎靠積累,能力靠訓練,寫作有靈感”的路子,在此基礎上,把近幾年的濟寧中考“真題”深加工,明確題型,明確重點,明確規(guī)律,然后對標課標,牽住復習的“牛鼻子”,穩(wěn)穩(wěn)地往前走,就不至于缺少針對性、系統(tǒng)性和實效性。
復習時先把近三年甚至更多年份的濟寧中考真題的考點繪制一張考點分布圖。有了這張考點分布圖,復習時就會做到穩(wěn)扎穩(wěn)打,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其實,每一次復習都是對日常教學的再次優(yōu)化與提升。以“材料作文”的復習為例簡單說明。
我梳理了學生初三和初四這兩年的課堂作文訓練,題目如下:《翻過那座山》《春天,遂想起》《有一種甜》《別擔心,我可以的》《學語文使我快樂(煩惱)》《你有多重要》《希望,就這樣生長》《就這樣被打動》《美好的選擇》《走向深處》《閃光的記憶》《又是春暖花開時》《仿寫〈安塞腰鼓〉》等。
看,有了這些課堂作文墊底,有了這些課堂作文的優(yōu)化與提升,學生再應對今年的材料作文,就相當容易了。
看看2021年的中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時候,生活是一間沒有出口的囚籠,我們困在里面,不知所措,但是總有一天會自己找到出路,沖破束縛自己的囚籠,向更美好的生活邁去。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感觸與思考?結合你的經(jīng)歷和體驗,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選好角度,題目自擬;(2)除詩歌外,文體自選;(3)要有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關注考生的生活,鼓勵考生勇敢面對挫折,敢于突破束縛,贏取人生的美好。
細視之,材料中的關鍵詞是“牢籠”“出路”“更好的生活”。牢籠是什么?是束縛,是限制,是阻礙前進的各種困難?!俺雎贰笔菦_破牢籠的方法,是作文的重點,要寫出變不能為可能、變不為成可為、變懦弱為堅強、變膽怯為自信、變短視為遠視的過程,寫出咬破蠶繭成就自我的變化?!案玫纳睢笔且菩Q繭后的蛻變,是山重水復后的柳暗花明,是“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的暢快,宜在文章結尾部分運用抒情議論性語句升華主旨。
可寫議論文。如《突破牢籠天地寬》,提出“如果生活是牢籠,那么人生就是突破”的論點,接著從“要有突破的自信”“要有突破的知識”“要有突破的路徑”三個方面論述,最后提出希望,人生難得幾回搏,突破牢籠天地寬。年輕人就應該突破個人牢籠,潛心努力,眾志成城,共同實現(xiàn)中國夢,突破國家的牢籠,讓華夏民族屹立于世界東方。
可寫記敘文,把握比喻“囚籠”,形象化為一個故事。用這種思維方式,試著為今年的材料作文尋找一個故事。《丑小鴨》的故事,丑小鴨的生活是一個囚籠,但它不氣餒,不放棄,始終在掙脫囚籠的路上走著,最終在清澈透明的湖水里,看到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奮斗,堅持,掙脫,迎來美好,這就是貫穿童話的主題。再如,蟬由幼蟲蛻變的過程,不同樣也是掙脫囚籠嗎?堅硬的外殼,終究是裹不住柔軟的蟬的軀體的,它慢慢地從背部裂開一條縫,縫隙越來越大,直至從外殼中脫落,飛起!蟬以溫柔的死磕,掙脫囚籠,飛翔于林間。
有了課本中的故事做鋪墊,我們繼續(xù)尋找自己的故事來揭示材料主旨。
比如,當志愿者,參與社區(qū)防疫,自己的約束是膽小、不善言辭,講一個自己突破約束、限制、牢籠的故事。
又如,“我”在老師的指導下,突破作文的瓶頸,翻過膽怯這座山,愛上作文的故事。
這個選材,與課堂作文《翻過那座山》天然吻合,“山”不就是生活中的“囚籠”嗎?喻體不同而已,本體是一致的。
所以,復習必須抓住“牛鼻子”,并且抓緊、抓死、抓實,方可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
一點看法,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