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珂珂
近年來,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要想真正達到思政課培養(yǎng)人才的效果,重點在于發(fā)揮教師教學的重要。本文從開展思政課的意義出發(fā),簡要說明目前高校開展思政課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為切實開展好、成效高的思政課發(fā)表一些個人見解和建議。
一、開展思政課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對于青少年素質教育和道德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理論知識固然有用,但是缺少道德培養(yǎng),僅傳授文化知識的單一教學方式將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也不利于他們在生活中培養(yǎng)思維境界。國家需要的人才首先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質,其次才是高技能、高知識水平的培養(yǎng)?!坝藶楸?,育德為先”,思想政治課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青少年時期是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開展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健全人格建設,提升素質水平。
二、開展思政課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為了更好地開展思政課,提出了相關配套的政策方案、法律法規(guī)。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同時也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核心課程。因此,如何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品格、高能力的國家棟梁之才是我國目前教育行業(yè)發(fā)展的首要條件,而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育人方式。換句話說,成大器者需先立其道德之本,只有開展高效可行思政課,才能培養(yǎng)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的高素質型人才。
三、目前思政課開展難的原因
(一)對于思政課的認識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觀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多數(shù)學校目前仍存在對于思想政治課教育的認識不夠全面、重視度不足的問題。許多學校將應試教育作為教書育人的核心,從而淡化學生思想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尤其是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素質教育的概念沒有被充分認識和實踐,思想政治課的作用在素質教學中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揮,無法達到思政課應有的成效。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對于課程的內容不夠了解,對思想政治理論興趣不足,甚至認為其與所學知識無關,因此將關注度集中于能夠拿分的學科,從而忽略了道德素質方面的發(fā)展。
(二)課程體系不完善
一方面,許多學校目前的思政課教學體系大都是理論知識,教師們在按照模式化的教學大綱進行授課,使得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ヂ?lián)網時代加速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學生有更多的方式獲取各種信息,因此相比于傳統(tǒng)而又枯燥的理論教學方式,學生更傾向于多元化、有趣的課堂模式。另一方面,多數(shù)學校的思政課程與現(xiàn)實脫節(jié),所教授的理論知識不能夠有效地運用于實踐中,指導性不強,導致學生不明白學習的思政課內容對于工作生活的作用,學習態(tài)度不佳。
四、有效開展思政課的措施
(一)完善教師的素質能力建設
1.思想政治文化建設
作為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首先需要完善自我的思想政治認知,加強道德素質培養(yǎng),多渠道補充學習新時代思想,提升教學能力。其次,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采取科學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履行育人職責,將傳播知識與思想相結合,為國家培養(yǎng)道德素質與知識能力并存的高水平人才。最后需要學會通過思想政治的理論、方法解決現(xiàn)有問題,做到思想和行動并行。并且在熟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形成結構性的知識系統(tǒng),不斷加強業(yè)務水平,跟蹤學科學術動態(tài),了解并掌握現(xiàn)有的新信息、新思想,更新知識進程,站在思政學科的前端,制定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yǎng)計劃,全面加強培訓工作[1]。與此同時,還需要了解其他的一些知識,因為在進行素質化教育階段,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方面,教師的文化素質能力至關重要。
2.創(chuàng)新思維建設
創(chuàng)新性建設也是重要方面之一。教師的任務是傳授知識,但是不能只是將知識進行搬運,應運用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對固定式的知識結構加以擴充,進行創(chuàng)新解讀和分析,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更易理解的教學。教師應在具備豐富知識的基礎上,開拓視野,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努力學習創(chuàng)新方法,將創(chuàng)新思維更好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創(chuàng)新化方式讓學生燃起對思政課的興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的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增長知識。
(二)強化課程體制改革
1.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與方法
教學時應需要對教學內容加以創(chuàng)新,應首先將學生的興趣放在第一位,了解其對于思政課的想法,總結教學內容目前的問題,并列出解決方案。然后在教學內容設計階段,有針對性的加入一些時事熱點和開放性問題,最終形成合理可行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內容。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刻板化,往往容易導致課堂效果不佳。但隨著網絡媒體的發(fā)展,學??梢酝ㄟ^多媒體等渠道改變教學方法,豐富思政課堂。轉變教學方法的途徑很多,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增加課堂的活躍度。其次,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抒己見的方式增加學生對于思政課的思考和參與性,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還可以針對道德政治課程中的內容做示范性的演繹,使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以及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踐行,做一個具有良好政治品德的青少年。
2.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教學就是教育和實踐的結合,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能夠根據(jù)實際社會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教學,并通過積極參與思考、交流討論等方式,使學生對于思政課的概念和內容有更加透徹的了解。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政治思想意識和政治教學內容的相互滲透,形成意識形態(tài)政治教育良性互動,提高人才政治素質教育水平。
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未來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大力推動了新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學實現(xiàn)高質量的變革與發(fā)展[2]。不難發(fā)現(xiàn)新時代思想政治課的完善和發(fā)展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多樣式的教學方式在高校中的普及并不完善,要開展合理有效的思政課更需要在思政教師的指導教學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領性作用,同時通過創(chuàng)新高效的課程模式,采取特色教學模式,為國家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高覺悟、政治立場堅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雯姝.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J].思想教育研究,2020(03):92-96.
[2]張聰.新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學觀論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0,21(0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