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提虎
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廣西 柳州 545000
毛細支氣管炎好發(fā)于2歲以下的小兒,其是一種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癥,病毒感染可使細小的毛細支氣管水腫、充血,促進粘液分泌,并促進壞死的黏膜上皮細胞脫落,進而堵塞管腔,造成患兒肺氣腫、肺不張[1]。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主要表現(xiàn)為憋喘、發(fā)熱、咳嗽、發(fā)作性呼吸困難以及呼氣性喘鳴等癥狀。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該疾病,隨著抗病毒藥物的廣泛應用,耐藥病毒也逐漸增多,使患兒病情反復,故需尋求理想的治療藥物緩解患兒癥狀,減輕生理痛苦,提高其臨床治療效益[2]。近年來,許多研究表示復方異丙托溴銨、氨溴特羅在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中發(fā)揮理想效果,但考慮到單用一種藥物治療見效緩慢,可增加患兒及其家庭各方面的負擔,應將復方異丙托溴銨、氨溴特羅聯(lián)合應用,增強療效[3-4]。故該研究選擇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該院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80例患兒進行對照分析,就復方異丙托溴銨、氨溴特羅聯(lián)合用藥的效果和安全性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研究已經過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選取該院收治的80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根據其所選用的不同治療方案進行分組,將采用氨溴特羅治療的患兒納入參照組(n=40),將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聯(lián)合氨溴特羅治療的患兒納入研究組(n=40)。參照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齡為7~18個月,平均年齡(12.23±3.57)個月;病程1~7 d,平均病程(3.55±0.41)d;體質量為6~17 kg,平均體質量(12.16±2.43)kg。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為9~20個月,平均年齡(12.67±3.71)個月;病程為2~8 d,平均病程(3.79±0.37)d;體質量7~16 kg,平均體質量(11.68±2.16)kg。在對比一般資料中,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實用兒科學》[5]中對于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①存在咳痰、咳嗽癥狀;②早起有頭痛、發(fā)燒、咽干等癥狀;③并發(fā)支氣管擴張、肺氣腫以及肺不張;④早期呼吸音可變粗,雙側可聽到水泡音。
納入標準:自愿參與研究,且簽署研究知情協(xié)議;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研究前未接受任何治療。
排除標準:有藥物過敏史者;由支氣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門支氣管淋巴結結核等其他呼吸疾病引起咳嗽、發(fā)熱癥狀者;心、肝及腎功能障礙者。
給予兩組患兒抗病毒、糾正酸中毒、止咳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參照組治療方法:給予患兒氨溴特羅口服液(國藥準字號H20040317;規(guī)格:75 mL)服用,根據患兒年齡及體質量調整劑量,未滿8個月,體質量4~8 kg者,2.5 mL/次;8個月~1歲,體質量8~12 kg者,5 mL/次;2~3歲,體質量12~16 kg者,7.5 mL/次;連續(xù)治療2周。
研究組治療方法:在參照組患兒治療基礎上給予復方異丙托溴銨(國藥準字H20150173;規(guī)格:2.5 mL×10支)治療,借助壓縮空氣霧化器使1.25 mL復方異丙托溴銨與0.9%氯化鈉溶液2 mL混合吸入,3次/d,15 min/次,連續(xù)治療2周。
①總有效率[6]:患兒治療2周后咳痰、咳嗽、胸片陰影等癥狀和體征完全消除,炎性因子恢復正常,則評為顯效;患兒治療2周后咳嗽、咳痰等癥狀有所緩解,胸片陰影縮小,肺部啰音也明顯減弱,則評為有效;患兒治療2周后臨床癥狀與體征無明顯改善,則評為無效??傆行使剑海@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②癥狀消失時間:觀察和記錄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咳嗽、發(fā)熱、肺啰音、氣喘)。不良反應:在治療期間觀察患兒是否出現(xiàn)嗜睡、心動過速、心悸等不良反應。
③炎癥反應:采集兩組治療前后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用由武漢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化學發(fā)光法試劑盒檢測血清血清降鈣素原(PCT)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試劑盒由北方免疫試劑研究所提供)檢測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Ⅱ(IGF-Ⅱ)水平。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整理研究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相比于參照組,研究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癥狀消失時間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組別 發(fā)熱 咳嗽 氣喘 啰音參照組(n=40)研究組(n=40)t值P值5.63±0.37 3.17±0.56 23.180<0.001 7.52±1.29 4.23±0.20 15.940<0.001 6.48±1.54 4.25±0.08 9.146<0.001 8.05±1.71 4.36±0.14 13.602<0.001
研究組與參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麻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anesthesia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兩組治療前的血清IGF-Ⅱ、PCT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比較治療后的血清IGF-Ⅱ、PCT水平中,兩組指標水平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指標水平低于參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s),ng/mL]Table 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g/mL]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s),ng/mL]Table 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ng/m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IGF-Ⅱ治療前 治療后PCT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n=40)研究組(n=40)t值P值0.93±0.08 0.95±0.05 1.341>0.05(0.56±0.04)*(0.40±0.03)*20.239<0.05 9.57±0.64 9.61±0.57 0.295>0.05(1.69±0.17)*(0.76±0.22)*21.156<0.05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季節(jié)性流行疾病,多見于嬰幼兒,該疾病病情反復,難以快速徹底治愈,對患兒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因嬰幼兒呼吸道解剖結構較特殊,免疫功能尚未發(fā)育完整,進而容易受病毒感染而引起炎癥反應,導致呼吸系統(tǒng)組織受到損傷,最終造成毛細支氣管炎的情況[7-8]。由于病毒分布于毛細支氣管黏膜及周圍肺泡,黏膜水腫后造成支氣管狹窄,致使痰液蓄積,而且小兒器官組織發(fā)育不夠成熟,咳嗽反射能力較弱,難以徹底排除痰液,進而影響氣體交換和肺功能,故出現(xiàn)肺部啰音、支氣管痙攣、氣喘等體征和癥狀[9]。因此,控制毛細支氣管炎癥是改善患兒癥狀的關鍵,也是有效治療疾病的目標。
臨床主要采用抗病毒、營養(yǎng)支持、糾正酸中毒等常規(guī)治療毛細支氣管炎,但患兒排痰能力較弱,單靠常規(guī)治療無法清除痰液中的病毒,故需聯(lián)合排痰止咳藥物治療,較為常用的藥物有復方異丙托溴銨、氨溴特羅等。氨溴特羅則是一種促排痰藥物,用于治療呼吸道疾病,可緩解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引起的喘息、痰液粘稠以及咳嗽癥狀,該藥物所含的鹽酸氨溴索不僅能溶解呼吸道黏液,降低痰液的粘度,還能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有利于支氣管纖毛將痰液排出;除此之外,氨溴特羅口服溶液是一種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鹽酸氨溴索和鹽酸克侖特羅,而鹽酸克倫特羅又是一種具有松弛支氣管平滑肌作用的β受體激動劑,不但能緩解支氣管痙攣,而且還能促進支氣管通氣功能的恢復,以緩解患兒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10];另外,該藥物所含的鹽酸氨溴索能夠快速被胃腸道吸收,而且達到峰值時間在0.5~3 h,吸收后會迅速從血液分布至組織,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0%,生物利用率較高,同時經肺組織濃度高,血漿半衰期約7 h,通過結合反應在肝臟代謝,由腎臟清除藥物成分,安全性較高[11]。故該藥物在治療毛細支氣管炎中可取的顯著療效。
復方異丙托溴銨是由硫酸沙丁胺醇與異丙托溴銨組成的一種復方制劑,其中異丙托溴銨是高選擇性抗膽堿能藥物,不僅能抑制M3膽堿受體、乙酰膽堿,還能擴張支氣管,改善氣體交換功能,從而有效緩解呼吸肌痙攣[12]。另外,復方異丙托溴銨全身吸收性較差,對患兒中樞神經侵入性較低,霧化吸入后可快速發(fā)揮藥效,而且多次給藥和大劑量不會產生顯著的藥理毒性,故安全性較高。
氨溴特羅口服溶液聯(lián)合復方異丙托溴銨具有協(xié)同作用,相比于單一用藥,聯(lián)合治療能更快速地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提高抗病毒效果,使患兒臨床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該研究結果顯示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總有效率較高(77.50% vs 95.00%),該研究數(shù)據與黃光輝等[13]人研究結果具有相似性[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6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復方異丙托溴銨擴張支氣管后能增加氨溴特羅藥物濃度,增強藥效,能夠快速稀釋痰液、濕化氣道,有利于排痰,而且對平滑肌痙攣起到顯著的改善作用,讓氣道恢復正常功能,有利于支氣管的恢復[14]。所以,相比于單一用藥,聯(lián)合用藥濃度更高,且藥效更強,從而有效改善患兒的病情。此外,該研究結果顯示與參照組比較,研究組癥狀消失時間較短(P<0.05);這是因為氨溴特羅口服溶液、復方異丙托溴銨最大藥物峰值時間存在差異,同時受體分布相互交叉,進而保證患兒用藥的安全性,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兩種藥物都具有抑制乙酰膽堿釋放的作用,不但能擴張支氣管,而且也能促進支氣管纖毛的運動,加強粘液纖毛清除能力,減少粘液分泌,同時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該疾病具有起效快、藥效持續(xù)時間長的優(yōu)勢,從而快速緩解患兒的咳嗽、喘息等癥狀[15-16]。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Ⅱ(IGF-Ⅱ)由肝臟產生,主要參與人體組織修復、腫瘤生長上皮細胞分化的生理活動,同時也參與肺組織分化、成熟以及損傷和修復活動。當人體肺組織損傷修復,可促進炎癥介質的釋放,進而刺激該因子水平的分泌。故IGF-Ⅱ水平可直接反映肺損傷程度,給臨床評估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效果提供參考建議。PCT是一種無激素活性降鈣素前體物,可表達機體組織活細胞病毒感染情況,故臨床多用于評估感染性疾病治療效果和預后。支氣管炎也屬于感染疾病,患兒體內炎癥活動對血管內皮造成一定的損傷,可使血清PCT水平顯著提升。該研究結果顯示在比較治療前的血清IGF-Ⅱ、PCT水平中,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比較治療后的血清IGF-Ⅱ、PCT水平中,兩組指標水平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指標水平低于參照組(P<0.05),這是因為采用氨溴特羅口服溶液聯(lián)合復方異丙托溴銨,可通過結合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提高支氣管內cAMP濃度,排出Ca2+,讓支氣管平滑肌松弛,也能抑制呼吸道的炎性介質,最終改善氣道病毒感染情況,顯著降低患兒的血清IGF-Ⅱ、PCT水平[17-18]。
綜上所述,采用復方異丙托溴銨聯(lián)合氨溴特羅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效果顯著,不但能快速消除患兒的臨床癥狀,而且還能有效控制患兒支氣管炎癥,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