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繁花
我上初中時,我們學校特別流行穿熒光綠的衣服,那會兒幾乎同學之間人人身上都帶點熒光綠,要么是外套,要么是鞋子,甚至是襪子,正所謂“生活要想過得去,身上總得帶點綠”。了解到學校這一流行趨勢后,一次放假我也買了一身熒光綠的衣服。你能想象到一個天生皮膚黝黑的人穿著一身熒光綠色的衣服是什么樣子的嗎?就仿佛是一個煤球在發(fā)著綠色的光……
還有曾經(jīng)上數(shù)學課時,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明明自己算出來的答案是5,可站起來的那一刻,周圍的同學都在提醒我說是“3”,最后我拋棄了自己的答案,說了個3,然后被罰站了一節(jié)課……
或許是過于聽信那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時候,背叛自己只需要一分鐘的時間。這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秉持著“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認為更多人選擇的包含了更多的智慧,更有可能是正確的。同時,在做選擇的時候,我們會受到外界和心理上的壓力,試想:別人都是穿著熒光綠的衣服,只有我穿了一身紅,我肯定會害怕自己被孤立啊!誰不想融入人群好好地和大家做朋友了?于是乎,在這種心理壓力下,很多時候我們都默默地放棄了自己的想法,走入了人群。最后的原因就是來自于我們自身了,設(shè)想如果你對自己的選擇和答案十分有信心且很堅定,那么當別人的答案鋪天蓋地地向你襲來時,你是不是也一樣會穩(wěn)如泰山、巋然不動呢?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和我類似的經(jīng)歷,盲從、隨大流、有樣學樣,這便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羊群效應(yīng)”了,通俗點說就是從眾心理。身在集體之中,我們總是會更傾向于讓自己的選擇跟隨著大多數(shù)人——他們都那樣做,我跟著他們做一定沒錯!可事實證明,更多人選擇的并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就像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上大家推薦的各種產(chǎn)品,人們趨之若鶩,買了都說好,我也曾經(jīng)剁手買過,等待產(chǎn)品到達的過程中我就很緊張,直到拿到快遞……別問我產(chǎn)品怎么樣,問就是本當事人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怎樣才能獨樹一幟又不當眾出丑呢?首先必然是需要我們用自己智慧的大腦去冷靜分析,然后再去做選擇。自己用筆算了三遍得出來的答案怎么能因為周圍人都是另外一個結(jié)果就輕易動搖呢?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堅定,不要害怕被孤立,馬云當時創(chuàng)業(yè)做網(wǎng)絡(luò)電商的時候也沒有人看好啊,他還不是背離了人群獨自堅持著闖出了名堂,成為了如今“對錢一點兒都不感興趣”的成功人士?不要總是認為多數(shù)人的選擇就是對的,或許他們和你一樣也存在從眾心理呢?嘗試著脫離開人群的束縛,堅定自己的選擇,也許到時等你反應(yīng)過來你已經(jīng)成功“出圈”,成為了人群中最靚的仔。到了那時,怎么還會有人孤立你?大家只會對你豎起大拇指,爭先恐后地和你交朋友。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