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石龍,朱云云,馮靜,謝永偉,楊勝生,傅志超,陳忠華通信作者)
(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OO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25)
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直徑小于10mm)是腫瘤、炎癥等肺部疾病早期的臨床表現(xiàn),但對于病變性質的判斷、是否需要穿刺病理活檢及穿刺存在難度、影像學特征與病理診斷的關系以及手術治療指征等方面認識尚不統(tǒng)一,因而對臨床決策造成一定困難[1-4]。本文為探究CT影像學特征在肺內亞厘米結節(jié)的診斷和鑒別中的價值,對我院103例肺內亞厘米結節(jié)患者的CT資料進行了總結分析,現(xiàn)將研究結果進行報道。
選取2017年7至2019年6月在我院手術治療的肺內亞厘米結節(jié)患者103例,包含男性46例,女性57例;年齡為36~82歲,平均年齡為(59.6±15.7)歲。納入標準:入院院后完成胸部CT檢查,均行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臨床及病理資料完整。排除標準:無法耐受手術治療者,臨床、影像學資料及病理資料不完整者。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取患者仰臥位,使用CT掃描儀(飛利浦256層螺旋CT)對患者進行掃描檢查,根據患者CT結節(jié)位置術前1天行經皮肺穿刺生物蛋白膠水注射定位肺內亞厘米結節(jié),次日在手術室完成電視胸腔鏡下手術切除治療,術中冰凍病理為炎性、AAH、原位癌、微浸潤癌則行肺楔形或肺段切除術;若為浸潤性癌則行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
1.3.1 病理觀察指標
根據2011年國際肺癌研究協(xié)會(IASLC)美國胸科學會(ATS)和歐洲呼吸學會(ERS)病理分類標準,將結節(jié)分為良性結節(jié)(包括炎性、肉芽腫、特殊性感染、纖維組織等)、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惡性結節(jié)(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性癌)。
1.3.2 CT影像學特征
所有CT影像均由2名副高以上影像科醫(yī)師進行雙盲閱片,觀察肺亞厘米結節(jié)直徑大小、位置、邊界、毛刺、分葉、胸膜凹陷、血管聚集、空泡征、支氣管充氣征、支氣管截斷征、磨玻璃密度等情況。(1)直徑大?。悍譃椤?mm與<6mm。(2)位置:分為肺上葉、肺中下葉;(3)邊界:輪廓模糊、邊界無法界定;輪廓清晰、與肺實質可清晰辨認;(4)毛刺:邊緣呈毛刺狀;(5)分葉:輪廓呈凹凸不平弧線類圓形,可見融合;(6)胸膜凹陷:見胸膜三角影,結節(jié)與胸膜存在線狀陰影;(7)血管聚集:結節(jié)周圍血管向病灶聚集、自病灶內穿過;(8)空泡征:結節(jié)內可見低密度影,內存在點狀透亮區(qū)(直徑為1~3mm);(9)支氣管充氣征:結節(jié)周圍見含氣的小支氣管,有時可見透亮的支氣管影;(10)支氣管截斷征:結節(jié)周圍見小支氣管連續(xù)性中斷;(11)磨玻璃密度:實性結節(jié)(結節(jié)遮蓋肺實質,僅含實性成分,無磨玻璃成分);亞實性玻璃結節(jié)(局灶性密度增高影,含磨玻璃成分與實性成分);純磨玻璃結節(jié)(局部病灶內見支氣管、血管影,僅含磨玻璃成分,無實性成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3例患者共檢出肺小結節(jié)117枚,其中單發(fā)結節(jié)89例(86.41%),雙發(fā)14例(13.59%)。其中良性結節(jié)32枚(27.4%),其中炎性肉芽腫21枚,纖維組織結節(jié)4例,結核 3枚,間質性肺炎2例,錯構瘤2例;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39枚(33.3%);惡性結節(jié)46枚(39.3%),其中15例為原位腺癌,微浸潤型腺癌23枚,浸潤性腺癌6枚,低分化鱗狀細胞癌2枚。
不同病理性質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直徑大小、邊界特點、毛刺征、分葉征、磨玻璃密度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結節(jié)位置、胸膜凹陷征、血管聚集、空泡征、支氣管充氣征、支氣管截斷征出現(xiàn)比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影像學特征與臨床病理關系[n(%)]
臨床上發(fā)現(xiàn)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應給予重視,其良惡性評估是臨床治療決策的難點[1-4]。既往對肺部結節(jié)的定性診斷多依靠穿刺病理活檢,對較大肺結節(jié)或肺腫塊活檢準確率較高,但亞厘米肺結節(jié)微小,有較高的穿刺難度及風險,假陰性率也較高[5]。胸部CT檢查是診斷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的主要影像學手段,多數學者認為邊界模糊、毛刺、分葉、胸膜凹陷、血管聚集、空泡征、支氣管充氣征、支氣管截斷征、亞實性磨玻璃密度可能是惡性病變的影像學特征,而肺良性結節(jié)大部分邊界清晰、密度均勻[6-7]。惡性結節(jié)的邊緣模糊,可能與腫瘤浸潤生長有關;毛刺是腫瘤向外浸潤,伴局部炎癥反應牽拉所致;分葉切跡主要是由于結節(jié)外周生長速度不一;胸膜凹陷為結節(jié)外周反應性纖維化形成瘢痕;血管聚集與腫瘤的缺氧、微環(huán)境改變、瘤組織的高代謝及高血供相關。空泡征實質為腫瘤細胞破壞正常含氣肺泡囊、級次細支氣管,導致肺泡腔擴大;支氣管充氣征、支氣管截斷征是由于腫瘤浸潤管壁,引起管腔狹窄或充氣;亞實性磨玻璃影的出現(xiàn)主要與肺泡萎縮、成纖維增生有關[6,8]。
本研究103例患者共存在117枚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其中良性結節(jié)32枚,AAH 39枚,惡性結節(jié)46枚。惡性結節(jié)CT影像學特征為邊界模糊,毛刺征、分葉征、亞實性磨玻璃密度比例明顯多于良性結節(jié)及AAH,直徑多大于或等于6mm;而大部分良性結節(jié)CT影像學見邊界清晰,少見毛刺征、分葉征,直徑大部分小于6mm,且多為實性結節(jié);而AAH影像學特征介于量良惡結節(jié)兩者之間,結節(jié)以純磨玻璃密度為主,與多數學者報道肺部亞厘米良惡性結節(jié)CT影像學特點基本一致[7,9],但胸膜凹陷征、血管聚集、空泡征、支氣管充氣征、支氣管截斷征在良惡性結節(jié)中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部分學者報道有差別[10],可能跟亞厘米惡性結節(jié)尚屬早期肺癌,影像學腫瘤特征未充分表現(xiàn)有關,及與本研究樣本量局限有關。
綜上所述,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CT影像學特征潛在反映了其病理性質,有助于提高早期肺癌診斷的準確率,指導臨床決策。CT影像見邊界模糊,存在毛刺征、分葉征,且結節(jié)為亞實性磨玻璃密度、直徑大于或等于6mm的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傾向為惡性結節(jié);而邊界清晰、直徑小于6mm、實性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傾向于良性結節(jié),而純磨玻璃密度的肺部亞厘米結節(jié)傾向于A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