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要:何為寫作?寫作是為了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寫出自己的心中感受。但是現階段,很多學生一提到寫作就會選擇性逃避,不知道自己寫什么,不清楚自己應該怎么寫。寫作需要做到身心放松,通過寫作說出自己的內心,向讀者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的經歷。本篇文章主要探究如何讓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夠勇敢表述內心,提出一些教學意見,希望能夠帶給語文教師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語言表達
引言:教師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很多學生進行寫作時,故事都是轉述自己在作文書中看到的內容,或者是臨時編的內容,極少數的學生會聯系自己生活中的真實經歷進行寫作。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沒有任何感情。不管是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還是高年級學生的半命題寫作,都有著相同境況,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如何下筆。對這種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教師能夠發(fā)現是因為學生不想吐露自己的真實內心,不想在文章中說出自己的真正想法。想把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正提升,就需要讓學生做真實的自己,寫作內容必須真實。以下的內容就是對如何幫助學生敢說、敢寫進行探討。
一、以生活為導向,不遺時機地引導學生說
想把文章寫好,就需要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很多學生在生活中不善于溝通,寫作時也會不知道如何下筆。一個孩子不敢表達自己,那么又如何進行寫作?所以,教師培養(yǎng)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勇敢表達自己,提供給學生說的舞臺,讓學生聽的同時學習他人的表達方式,自己也表達出來。比如,開展班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辯論賽,圍繞一個題目進行論證。回到家時,孩子看到勞累的媽媽可以說:“媽媽,您辛苦了?!币部梢允窃隈R路上,攙扶老奶奶時說一句:“奶奶小心?!被蛘呤亲约涸谏蠈W的途中,遇到比自己還小的朋友摔倒時,幫助他們,向小朋友媽媽解釋不是自己讓她摔倒的。節(jié)日的祝福,生日祝福等等,還有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都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也都是學生進行寫作的素材來源。
二、以激勵為手段,鼓勵學生說真話
教師要鼓勵學生講真話。小學階段的孩子常常有著很多奇妙的想法。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的結尾,給學生留出幾分鐘的時間,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分享給大家,對于孩子很多不可思議的想法,說出來就可以在寫作中應用,教師一定積極鼓勵孩子,表揚孩子,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孩子們可以在作文中說出自己無限的奇思妙想。進行作文授課時,教師需要抓住學生作文中的高光,作文滿足寫作要求,教師就可以給出學生優(yōu)異的成績。除此之外,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具體分析,基礎較差的孩子獲得進步就可以進行夸獎。有的孩子作文內容可能比較平凡,但是內容足夠動人,教師都需要進行鼓勵。比如在文章“買米”中,語言樸實,敘述的也是我們日常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文章卻十分真實,能夠打動每個閱讀文章的讀者。教師進行寫作教學時,應當給學生列舉真實的例子,讓學生能夠把自己的靈感在文章中表達,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放學路上的所見所得,父母之間的吵架都可以在文章中寫出來,教師可以利用單獨的時間在全班閱讀,給學生進行參考,提升學生的自信,讓孩子收貨成功的喜悅。
三、以閱讀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會寫閱讀
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豐富詞匯,學習語言,領悟表達,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生活感悟,積累寫作的素材。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對教材深入分析,探究文章中的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寫作中得以應用。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續(xù)寫,通過以“生活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我與小女孩的童年”為話題,仿寫文章。在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圖書館中尋找資料,讓學生通過第一人稱給同學們描繪地球,說一說在自己的眼中地球是什么樣子,我們應當如何保護地球。大量的閱讀能夠為寫作提供更多思路,閱讀的同時也是感受生活的過程,他人對生活的看法是否能夠改變自己,在寫作中又如何對他人內容進行借鑒,在文章中寫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真情實感。閱讀也需要突破課本的限制,課外閱讀也同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
四、以個性創(chuàng)作為源泉,讓學生訴說真情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饋贈的禮物,孩子的想法是最單純也是最天真的,作文能夠直觀反映學生跳躍的思維。在進行作文授課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服從自己的本心,反應自己的本真思維。但是,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引導本真思維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進行針對性指導,給學生提供一個作文話題,讓學生的文章不要偏離話題,文章不固體裁,不限制題目。比如,作文話題可以是“這就是我”為主體自由創(chuàng)作。孩子的文章中有著很多“我”的存在,有的是快樂的,有的是悲傷的,有的是未來,雖然這些“我”都不一樣,但是每一個都是學生的內心,都是孩子心靈的真實寫照。開放性的寫作題目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大膽說出自己的內心,這些真實表達也是進行寫作的先決條件。語文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四人為一組的語文學習小組,給出學生討論題目,讓學生查找資料,討論自己對題目的看法。教師可以舉行學習小組比賽,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個語文代表,在課堂上說說自己小組的觀點,通過積分的形式讓孩子們進行比拼,對于表現好的學習小組提供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促進班集體的團結。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升的同時,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其他同學的素材,在自己的文章中進行應用。
結束語:曾經在文章中看到過這個句子:“聽說的,我容易忘掉;看到的,我能理解;只有親自做了的,我才掌握得很牢。”春天的熱烈,夏日的赤城,秋天的清冷,冬日的冰涼,每個學生都有喜歡的季節(jié),也都有各自的想法,大自然的萬紫千紅,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都是學生寫作的靈感,都可以讓文章變得生動活潑。語文教師需要重視時代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感悟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讓孩子們多讀書,多表達,在文章中寫出真實。
參考文獻
[1]廖小云.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說真話訴真情[J].中外交流.
[2]羅海仙.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說真話訴真情的幾種方法[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000(033):P.13-14.
[3]方偉.淺析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說真話、訴真情的幾種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8,No.641(2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