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瓊
摘要:隨著我國新時代下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育明確指出,初中教學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作為重點教學目標,教師應使用多元化新穎的教學手法完成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改革與突破。確保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保證課堂教學高質高效的進行。本文探究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在初中生物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引言:在初中階段,生物學科的重點培養(yǎng)目標要求初中生能夠掌握一定的生物學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但在以往的生物課堂上,教師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占據了絕大部分時間,因此,生物實驗和實踐活動沒有充足的時間展開。隨著課程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學生在課堂上有著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本文研究了如何在生物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希望幫助學生在新時代下可以成為更具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
學生在初中階段剛好迎來他們人生中的叛逆期。在這一階段,學生對于學習還不夠重視,但學習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再加上大部分學生沒有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缺乏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時間的規(guī)劃也是一塌糊涂。由此可見,初中生還沒有完全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態(tài)度上,存在很多紕漏。同時,由于叛逆期的存在,學生的是非觀念非常模糊,很多時候不能理解家長與教師苦口婆心的教導。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人生觀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還沒有構建出完整的人生觀,因此,在這一階段,學生比較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同時,對外界的變化感到非常敏感?;诖?,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我的人生觀,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自控力,讓學生能夠做到及時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也應重視學生三觀的養(yǎng)成,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
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用嚴謹的思想培養(yǎng)理性思維
要想學好生物學這門課程,學生需要有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生物課過程中,要具備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獨立思考并作出判斷的能力,以及動手實踐結合生活的能力。通過這些方法探究生物學科的知識本質,從而知曉生物的秘密。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上聽課的同時做好聽課筆記,下課后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首先,結合學習過的知識內容進行獨立思考,接著再向教師求證;對于需要實驗操作的知識點,絕不僅停留在理論階段,一定要對實驗過程進行實際處理。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印象深刻。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我國新課改提出,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對象。因此,在生物課堂上,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給予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加入道生物課堂學習中。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也是幫助學生對世界更進一步的了解,通過生物實驗讓學生了解自然界萬物生長的規(guī)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愉快的生物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究中,掌握生物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課堂教學方式的更新
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通常會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生物理論知識的講述,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生物知識比較少,因此學生同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對理論知識進行記憶,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將生物學理解成背誦晦澀難懂的生物知識理論,這樣就會讓學生大大減少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其實,生物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萬物生長都與生物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在生物實踐課,帶領學生進入到自然之中,讓學生在自然中體會生命的美好。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共同種植一些植物,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記錄,了解植物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這一規(guī)律,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結合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晦澀難懂的生物知識理論。同時,這樣的方法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課堂評價方式的更新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生物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往往是基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日常表現,但這樣的評價方式是比較片面的。對于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這樣的評價往往會導致學生陷入惡性循環(huán),學生變得不再自信,對生物學科也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诖?,我們要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進行更正。首先,教師的評價應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日常課堂中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評價。其次,教師在評價中應當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教師應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和進步的地方,在評價中及時給予鼓勵,這樣不僅會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同時也會因為老師的鼓勵而漸漸對生物課程產生興趣,提高自身的課堂學習效率。最后,教師在評價中,一定要給學生提出學習建議,教師在發(fā)現學生有不足的地方時,應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給學生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學習方法,彌補自己目前在學習上所存在的問題。
結束語:總而言之,初中的生物課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的了解世界與自然的規(guī)律,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符合當下我國教育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宗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不斷引導學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菲.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20(No.368):479-479.
[2]章筱婷.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7,000(020):P.46-46.
[3]金春花,姜麗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初探[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00(009):165.
[4]馬軼英.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J].科普童話,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