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一定要保證水分,不然葡萄容易干死?!痹邡椞妒懈咝聟^(qū)小英王家村,60歲的王貴玉在自家葡萄園向前來“取經(jīng)”的村民介紹種植技巧。雖然腿腳不便,種植面積不大,但是懂技術、熱心腸的王貴玉已然是當?shù)毓J的葡萄種植能手,經(jīng)常有村民前來向他請教。
“我們夫妻倆都是小兒麻痹癥,行動不方便,干不了重活,今天能過上好日子,靠的是黨的好政策,還有四鄰八方的幫忙。這些年我種葡萄多少有點經(jīng)驗,傳授給大家是應該的?!蓖踬F玉憨笑著說。
走進王貴玉家,屋內(nèi)干凈整潔,空調(diào)、冰箱、液晶電視等家電一應俱全。屋后院子就是葡萄種植園,約3畝地,成熟的紫紅色葡萄已掛滿枝頭。王貴玉說,現(xiàn)在種著甜葡萄,過上甜日子,“苦怕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過去,王貴玉干不了重活賺不了多少錢,靠著從小跟父親學的一點木匠手藝,在周邊打打零工,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為了補貼家用,妻子嚴菊花經(jīng)常去抓泥鰍賣錢,換點油、鹽,幾個月吃不上一頓肉是常有的事。
2013年,王貴玉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盡管日子過得異常艱辛,可王貴玉始終想要早點摘掉“窮帽子”。他聽說附近的小英王家村葡萄種植在當?shù)剡h近聞名,村里許多人靠種葡萄發(fā)家致富。王貴玉尋思著,正好家里后院有一片旱地,何不利用起來也種葡萄。于是,他一磚一瓦壘支架、搭大棚,建起了3畝葡萄園。
“第一年沒經(jīng)驗,葡萄全部干死,可心疼了?!蓖踬F玉說,后來扶貧干部幫他打了一口灌溉井,方便澆灌。然而,第二年葡萄還只是零星掛果。“別人能種得好,我為什么不行,雖然身體原因種植規(guī)模大不了,但我一定能種好!”
去書店買書自學種植技術,到村里種植基地觀摩學習,認真總結種植失敗原因,王貴玉漸漸摸到了種植葡萄的門道?!胺N子、土壤、光照、水分都很重要,一點都疏忽不得。”
2015年,在王貴玉夫妻的悉心照料下,葡萄終于喜獲豐收,“真的是眼淚都掉下來了,總算是有了希望。”當年,王貴玉家的葡萄園產(chǎn)葡萄約1500斤,收入8000多元。王貴玉家順利脫貧。
除了種植管理葡萄,平時王貴玉夫妻還到附近的金帝鞋業(yè)打工,一年有兩萬多元的收入。夫妻二人用勤勞與堅強,讓家里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艾F(xiàn)在日子越過越好,什么時候也帶著老伴出去旅游一下?!碧偌芟拢踬F玉剪著葡萄,笑得很“甜”。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