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最嚴重問題就是學生的厭學問題。本文通過調查進而尋找高中生厭學英語形成的原因,探尋其形成類型和特點,并從整體著眼,從局部入手,進行成因分析,尋找轉化“厭學學生”調適策略,從而降低厭學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有效地指導轉化厭學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厭學、成因、調適策略
1.引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通過對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調查發(fā)現(xiàn),因“喜歡學習”上學的高中生僅占4.2%的比例,這充分說明厭學在中學教育中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其帶來的相關社會問題,令家長茫然、教師憂慮、教育界關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產(chǎn)生厭學現(xiàn)象,兩極分化率明顯變化,過差率大幅度增加,學生厭學情緒嚴重,為英語學科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正常的英語教學甚至無法進行,學生苦惱,教師困惑。因此,對他們的厭學原因進行分析、討論,找到根本原因,研究總結矯正和預防的方法和措施尤為重要。運用調適策略可以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變厭學為愛學何樂學,重新點燃學習興趣的火花,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樹立學習的信心。
2.高中生厭學英語情緒的成因分析
根據(jù)高中學生上課的表現(xiàn),并對他們的厭學成因進行分析總結,筆者發(fā)現(xiàn)其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的原因。
2.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體驗不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高中英語學習難度加大,他們沒有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大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該掌握的詞語、語法、句式?jīng)]有更好地掌握,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最基本的英語技能沒有形成,沒有獲得成功的體驗,產(chǎn)生厭學情緒。
2.2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學生對英語課期望值不高
學生感覺課堂教學枯燥,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適合自己學習情況,不喜歡老師的授課風格,不會積極對老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回應。課堂上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漲,不能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常常處于一種厭學的學習狀態(tài)。
2.3家長對孩子的關注程度很高,造成孩子“厭學”心理
家長對孩子的關注程度很高,每天會布置英語作業(yè)給孩子,如每課一練,聽寫詞匯等。進入高中階段英語學習之前,多數(shù)家長已在培訓機構為孩子進行過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輔導。有些家長過多干涉學生的學習,過多給孩子分配學習英語的時間,這種不合理分配造成孩子對英語學習很反感,孩子甚至不愿夠經(jīng)常與家長交流自己的在校英語學習情況。
3.高中生厭學英語情緒的調適策略
根據(jù)高中生厭學英語情緒的成因分析,從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提出了轉化“厭學學生”調適策略。
3.1學生要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愉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生應積極自主地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積極回應老師的教學活動。參加豐富多彩且趣味十足的課堂活動,如“我來當老師”、戲劇表演、英文模仿秀等,課外的“看誰記得快”單詞記憶大賽、英語興趣活動等,讓學生置身于體驗到了英語學習的愉悅,使情感得到激發(fā),內(nèi)化乃至升華。學生應選擇適合自己的調適策略,課前和課后配合老師積極調適,早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對英語課感興趣。學生要轉變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為多樣的學習方式。借助多媒體和網(wǎng)絡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在交流合組中、在主動探究中學習。建議使用英語字帖的練習書寫,同學們英文書寫的改善一定程度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學生應積極地敞開心扉和老師溝通交流自己學習的事情,并向老師請教學習方法、探討學習疑惑、交流學習心得等,體驗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3.2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改革以往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學生成為選擇自己學習方式的主人。用音樂進行課堂導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變得輕松易學,逐漸調整學生的厭學情緒。建議課前進行英文金曲五分鐘訓練,讓學生在課前五分鐘內(nèi)聽老師精選的與學習相關的英文歌曲,并配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語言學習。音樂導入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前熱身也使學生的上英語課的熱情高漲。建議教師能充分利用Internet網(wǎng)上的教育資源,使學生做到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知識產(chǎn)生聯(lián)結,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聯(lián)想能力的培養(yǎng),潛移默化地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3家長要倡導發(fā)展性和激勵性評價,讓孩子樂學
學習動機指的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nèi)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根據(jù)學習動機理論,要想學好英語,動因和興趣是排在首位的,因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想讓學生產(chǎn)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是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倡導家長建立發(fā)展性和激勵性評價,當孩子對英語學科學習興趣不濃,不能夠自覺地完成英語家庭作業(yè)時,要督促和鼓勵孩子,通過激勵性評價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其次,家長要給孩子營造相對寬松的家庭學習氛圍。不要過多干涉學生的學習,也不要過多給孩子分配學習英語的時間,不要一味地實行高壓政策,這樣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要給孩子每天有自己學習英語的空間,使孩子從“厭學”變“樂學”。最后,家長對孩子在學習方面督促和引導是很重要的,讓孩子愛上學習,對學習樹立信心。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為了家長學,為老師學,讓孩子知道“我要學”的重要性,而不是“要我學”。讓孩子體驗英語學習中獲得的愉悅感,可以有意識地陪同孩子一起觀看英文節(jié)目或者影視作品,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
4.結語
高中英語厭學情況尤為嚴重,讓學生積極、樂觀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非常重要。本文通過調查進而探究學生英語厭學的主要成因,并從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提出了轉化“厭學學生”調適策略。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燕國材等著.非智力因素學習[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