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具有創(chuàng)意,且在世界多個國家、多個學科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一學習方法以人際交流互動為基礎,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對課堂人力資源的開發(fā),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廣受師生青睞和歡迎。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對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希望能夠更好地助力學生語文閱讀學習,幫助學生提升語文閱讀及學習等各項能力。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38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一直習慣應用灌輸接受式的教學模式,即通過聽講、練習進行閱讀知識學習。這種被動化的教學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而合作學習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作用,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主知識構建,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大有裨益,是值得今后小學語文教師探索研究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價值
合作學習是針對傳統(tǒng)接受式教學模式的弊端而衍生出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突破了教學常規(guī),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首先,有助于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被劃分成若干個由異質成員組成的小組,學生在利益共同體下進行學習,利用學生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集體意識,促使學生在共同的集體學習目標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任務中,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更好的激發(fā)和調動。其次,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與傳統(tǒng)接受式教學不同,合作學習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需要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多維交流互動下完成知識的傳授和構建,而這個過程無疑為學生的自主性提供了極大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1]。最后,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和社會性的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是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合作能力是學生未來進入社會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而合作學習實施的關鍵就是學生的交流合作和互動幫助,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合作交流的技能,形成相互分享的意識,促使學生的社會化程度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和提升。
二、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一)做好合作學習的準備
正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必須在有準備的條件下進行,這樣才能確保合作學習活動的高效完成,在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要做好合作學習的整體設計工作。包括合作學習方式的設計、合作學習目標的設計和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首先,在合作學習方式的設計方面,常見的合作學習方式有兩種,即組內交流和組外交流。其中組內交流又可分為中心發(fā)言式(一人發(fā)言,其他成員聆聽)、茶館發(fā)言式(組內成員各抒己見)和兩兩相對式(同桌兩人就某一問題開展討論)。而組外交流又包括集中式(各小組先對研究話題進行交流,最后再進行全班交流)、分進合作式(不同小組研究不同的閱讀問題,最后匯總成系列研究結果)、組際合作社式(內容相關的小組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形成共識后,再全班交流)。教師可立足于課程教學實際,適當設計選擇合作學習方式[2]。其次,設計好合作學習目標。在確定合作形式后,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全面把握,分析并確定合作學習目標,并以此貫穿合作學習始終。一般情況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和教學內容確定學習目標,同時保證學習目標的清晰性。最后,設計好合作學習任務,合作學習本身就是圍繞著任務展開的,因此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十分重要,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具有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的合作學習任務,同時還要保證合作任務難度適中,不能過于簡單,同時也不能設計得太難,要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學生通過努力交流思考可以實現(xiàn)的閱讀任務。
2.教師要做好合作小組的組建工作。組建學習小組也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現(xiàn)下教育界已經(jīng)達成了統(tǒng)一的共識,就是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這樣的合作學習小組組建方式,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補性,有利于小組之間公平競爭,為教師閱讀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依據(jù)這一原則進行分組,教師要全面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可以從學生的性別、背景、能力范圍、性格特征等方面,把握“異”質條件,實現(xiàn)對學生科學合理的分組。此外,分組中還要合理劃分小組規(guī)模。根據(jù)研究顯示,小組規(guī)模與小組成員參與狀況具有以下關系:4-6人,每個組員都可以參與到合作學習中;7-10人,幾乎所有人都有話說,但是并不平均,部分學生說得太多,另一部分又說得太少;11-18人,至少有3、4個人沒有參與進來;19-30人,由3、4個人主導全部;30人以上,幾乎沒有人說話。根據(jù)上述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在應用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4-6人的小組規(guī)模為最佳,這樣的人數(shù)既可以保證學生充分參與,也不會對教學秩序造成影響。此外,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不同的特征,為學生進行不同的角色搭配,如領導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讓其擔任小組組長,口才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擔任匯報員,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擔任操作員,確保學生在合作閱讀學習中各司其職、各展所長,為小學語文合作閱讀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二)優(yōu)化合作學習過程
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有很多要點需要把握,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使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教師在學生的閱讀合作學習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