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萌
初心不改,青年擔當。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正在火熱開展。作為佳木斯大學的一名大學生,我和同學們去了伊春市南岔縣艾林村開展社會實踐,而我也有幸擔任鄉(xiāng)村振興實踐團的團長。
也許是因為充足與快樂,3天的時間轉瞬即逝,這3天里,我們在村長、連洋書記與團委老師的帶領下,在艾林村開展了一系列下鄉(xiāng)實踐活動。
體驗采蜂蜜的辛苦
初見艾林,是在一個涼爽的早晨,當汽車駛過大橋,司機大哥為我們講述了艾林村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huán)境,放眼望去,艾林村依山傍水,四周植被茂盛,耕地一望無際,遠處山脈連綿不絕。這是我一個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平日里見不到的景色,看著滿地跑的雞鴨、田野里自在吃草的牛羊,聽著遠處火車的汽笛、潺潺的流水,夾雜著空氣中似是而非的牛糞與草蒿味道,我不禁對這個新環(huán)境心生向往。
在來之前,通過大學的一些渠道,我就已經對連洋書記的駐村路有所了解,知道連洋書記從大學來到偏遠的艾林村駐村,積極改善村子的風貌,為全村人民謀發(fā)展。這次終于有機會下鄉(xiāng)調研,我感到非常激動。
我們一行人來到村支部,聽駐村的連洋書記與村長大哥介紹了村子的基本情況后,我們對于村子的大致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艾林村是一個有著一百多戶人家的小村莊,這里依山傍水,自然風景優(yōu)?,但村子農業(yè)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程度嚴重不足及人口老齡化,形成了制約村子向新型農村發(fā)展的桎梏。在交談中,我們感受到了村里人言行間流露出的質樸與真誠,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未來幾天努力為艾林獻力的意愿。
這兩天,我們?yōu)榘肿隽艘恍┦拢簩⒋鍒D書室、愛心超市等打掃整理,并把大學捐贈的物品分類放置,艾林村的村民們擁有了嶄新的讀書園地,且生活物資上也有了更好的保障;為村子進行環(huán)境整治,將分布在河溝、水渠、土路上的各種垃圾送到垃圾箱,讓鄉(xiāng)村變得更美麗,也讓鄉(xiāng)親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美好;為鄉(xiāng)親們帶來一場文藝演出,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自編自導的晚會,讓鄉(xiāng)親們感受到了屬于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貌,也為鄉(xiāng)親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
鄉(xiāng)村的條件遠不及城市,但可以感受到的是,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在想方設法為我們提供最舒適的生活條件:連洋書記隔三差五就為我們準備冰飲水果、村長大哥帶我們采購,為我們事無巨細地講解,大爺大娘們?yōu)槲覀兠η懊?,生怕我們在這3天的生活中受一點苦。被照顧得這么好,我們感激之余又感到些許愧疚,我們來鄉(xiāng)下,最是應該感受真實情況,體察農民疾苦的,但因為有些東西實在不懂,總為鄉(xiāng)親們添麻煩,打亂了他們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但我們一直在學習,學習鄉(xiāng)親們的行為習慣,學習鄉(xiāng)親們的生活方式。我感到:一個人因為受到教育而視野開闊,但只是仰望星空,只是“本本主義”,站位太高就容易脫離實際,“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從群眾中來,才能到群眾中去。
作為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我來說,對于鄉(xiāng)下是有些陌生的,但這兩天,從水泵到搓衣板;從旱廁到土溝;從養(yǎng)蜂場到菜園,在村民的介紹與我的體驗下,我感到無比新奇,同時也了解到無窮的、屬于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離開了功能群落集中、物資結構完備的城市環(huán)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農村生活,讓人覺得無比充實,可能我們這一代享受了太多細致入微的照顧,對于人類社會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這基本的生存規(guī)律不甚了解,當每一天的便利來源于先前的耕種,這種與讀書相當的延遲滿足感,正是受當今網絡快餐文化沖擊嚴重的我們最需要的。
我們走過了艾林村的田間地頭,領略了仙翁山的壯美風光,探索了養(yǎng)蜂場的生產過程,這中間,村民們的質樸真誠為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每每看到我們,村子里的人們都會親切的問候“呦,大學生下鄉(xiāng)來了啊,姑娘小伙子們多有精神”“謝謝你們啊,這么熱還給我們打掃衛(wèi)生”“你們是佳木斯大學的啊 ,大學生就是不一樣,一看就有氣質”!一位大娘看到我們在屋后陰涼處避暑,親切的邀請我們去家里做客,要為我們打幾瓢清涼的泉水;大爺們在門口乘涼,看到我們過去,便親切的要為我們摘水果,村民們臉上洋溢的令人安心的笑容,在我看來是艾林最美的名片。
為圖書館捐贈圖書
不得不說,在團委老師們的悉心指導與身體力行中,來自大學不同學院、學生組織的同學們迸發(fā)出了極其強大的干勁,他們的臉上總是掛著辛勤勞作而產生的汗珠,眼里總是射出炯炯有神的光芒,嘴巴里總是發(fā)出充滿青春活力的笑聲。在這3天的下鄉(xiāng)實踐中,他們用自己的光和熱,為艾林村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機。在集體生活中,他們對彼此的關心照顧,讓我這個實踐團團長也備感溫暖。能與這樣的伙伴們?yōu)槲?,我感到十分榮幸與自豪,在這樣的團隊中奉獻,我感到渾身充滿了能量!
田間勞作
我想起第一天晚上的晚間交流,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農村生活初體驗的感想,大家都結合自身經歷與學識表達了對艾林村現狀與發(fā)展前景的看法,我十分認真地聆聽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的不同看法,也不禁感慨當代大學生們的思路是何等開闊,見解是何等巧妙。但如果你仔細看過連洋書記的公眾號,你就會發(fā)現,在連洋老師的工作日志中,這些所有的分析與看法都出現過。鄉(xiāng)村振興是我國的重要戰(zhàn)略,在戰(zhàn)略實施的過程中,總會有那么一些人,放棄本可以擁有的優(yōu)渥條件,帶著農村最為需要的學識與先進思想,扎根于農村,服務于基層,不斷地用自己所學,結合實際建言獻策,領導村民改革,帶動鄉(xiāng)村發(fā)展,這是何等的服務意識。一人帶動一村,又是何等艱巨的任務。用身體力行詮釋腳踏實地,奮斗的青春才最美麗的。
這次艾林之行,我有很多所見所感,這是我人生歷程中非常寶貴的一次經驗,我想我會帶著這3天學習到的一切,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堅定地走下去。也希望若干年后,當我有了更廣博的認知后,再回首,能從斑駁的回憶中瞥見更加珍貴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