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驚蟄,大清早起來人們就在朋友圈開始詠懷:“驚蟄,就像一個定時鬧鐘,拉開了春天的帷幕”;“驚蟄,沒有人能阻擋,春天如期而至”……
對于這個節(jié)氣,我只記得小學時候背《二十四節(jié)氣歌》時有“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這樣的句子,知道它是在全年中位于立春、雨水之后的第三個節(jié)氣,具體什么天氣也不知道,以后讀到劉方平在《月夜》里寫“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得知驚蟄已是春暖蟲鳴之時;再后來在《平凡的世界》中開頭路遙先生就點出了這個時間:“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不會再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便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睂τ谛≌f開頭這一段話,因為聽過先生的原聲誦讀,所以我是記得很清楚。
路遙這個陜北漢子,他是我文學世界里的一尊大神,對他的崇拜就像他對柳青的感情是一樣。我是出生在毛烏素沙漠腹地一個偏僻農(nóng)村,小時候看課外書的機會不多。本家的十六爺爺在解放前曾經(jīng)是民團里的小頭目,當時他家里有一些小人書我們經(jīng)常去看,但是十六爺爺是讓我們看小人書后要捎帶幫他鍘草喂羊飲驢的。以后從同學手里看到了《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這些小說,不止一遍地看,能將小說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熟記于心、了如指掌,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都是和小峰同學切磋回味著這些故事。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也忘了是從哪里看到一篇文章《姐姐的愛情》,以后才知道作者正是路遙,故事的情節(jié)記憶猶新。我理解姐姐對高立民的深愛及遭遇不公平對待后傷心落寞,想到這么完美的姐姐竟會遭人拋棄的不可思議,當時真不懂得“門當戶對”這個意思。以后也看過《人生》等篇章,印象很深。最讓我對路遙刻骨銘心地喜歡,是在路遙去世兩年后的1994年盛夏。那年高考在即,烈陽炙烤著大地,我們這些農(nóng)村考生的心也在遭受著考試前的煎熬和焦慮,成功意味著鯉魚跳龍門,轉(zhuǎn)城市戶吃商品糧;落榜可能就是和高加林當年一樣,收拾行頭回家修理地球,命運好點或許能去伊盟化工試驗站當個燒堿工人。《平凡的世界》里說“人的一生中關(guān)鍵的就那么幾步,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20世紀90年代,高考對于我們脫胎換骨是相當重要和關(guān)鍵了,所以這一步就是頭懸梁錐刺骨也要拼一把的。在那個沒日沒夜扎在試卷堆里的時候,呼市自費上學的同學發(fā)琪回來學校和我擠床,想給他的學校招幾個和他一樣的落榜自費生,從中抽上幾百塊錢貼補開銷。擠床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的包里裝著三本綠皮《平凡的世界》,無意間翻動竟難以釋手。我經(jīng)歷過書中那個年代,熟悉著陜北那方土地,深諳那里人情世故,我仔細地咀嚼著故事體會著感動,切身感受著少安潤葉兩小無猜后的無奈相離、少平曉霞唯美愛情過的撕心永別、少安秀蓮勤勞奮斗中的簡單幸?!粓鰣?、一幕幕,在眼前如電影般地閃過,在心中久久難以平靜。在那個滴汗冒油爭分奪秒學習的時間里,我竟然看完了小說自信地走進了高考的考場,從此我開始了崇拜路遙的近三十年歷程:我買了他寫的作品和寫他的作品,從書里了解他熟悉他;去過延安大學文匯山路遙墓前莊重地祭拜;去過《平凡的世界》拍攝地高家堡鎮(zhèn),從中尋找小說里少平苦難的高中時代足跡;去年去梁家河村時得知,路遙過繼給伯父后生活、成長、學習的延川縣郭家溝離梁家河僅四五公里,但時間緊擦肩而過留下不小遺憾,有機會一定去他生活過的延川郭家溝和清澗王家堡;這幾日陪女兒寫作業(yè)時再次翻看厚夫著的《路遙傳》,讀生活艱辛,品兒女情長,幾多淚目。
經(jīng)常去貼吧里看大家的留言,不少忠實讀者對《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進行續(xù)寫,我看來任何形式的續(xù)寫都不可能完美,就像1986版的《西游記》和李幼斌版的《亮劍》,已經(jīng)把風格定在了人們的心中,誰拍誰演終將無法逾越。
先生已逝近卅載,作品傳世源遠長。我們記得陳忠實先生的悼詞:“一顆璀璨的星,從中國的天宇間隕落了?!边@就是路遙,用42歲生命和夸父精神為后人譜寫出不朽文學篇章的路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