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剛,梁 珊,楊小祥,王 藝,晏 斌,康 鴻
(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慶 400082)
作為最主要的通用塑料之一,聚丙烯密度小、成本低、產量大、性價比高、化學穩(wěn)定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和回收利用[1]。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能,聚丙烯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yè)、家用電器、包裝材料和建筑材料等各個領域。然而隨著社會進步及科技發(fā)展,聚丙烯較低的強度和模量已不能滿足在一些工程領域的應用[2]。提高聚丙烯的強度及模量是拓寬其應用的必要途徑,也是聚丙烯高性能化的關鍵。玻璃纖維(GF)作為一種性能非常優(yōu)異的無機材料,具有高強度和高模量,同時價格也比較便宜,是一種非常通用的增強材料體[3]。當其加入到聚合物基體中時,主要起增強作用,可顯著提高聚合物基體的力學性能和耐熱性能。隨著材料要求輕量化、薄壁化及高流動性,聚丙烯的共混改性要求已越來越高,高模量低形變復合材料漸得客戶 青睞[4-6],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影響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模量的因素,為制備高模量復合材料產品提供一些思路及方向。
聚丙烯樹脂:K7726H,燕山石化;
聚丙烯樹脂:1352F,3084H,寧波臺塑;
玻璃纖維(GF):ECS305-4.5-K/ECT、ECS305G- 4.5-L/ECT、ECS305-4.5-H/ECT,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助劑:市售。
同向雙螺桿擠出機:CTE-35,科倍?。暇C械有限公司;
高速混合機:SHR-100,張家港市億利機械有限公司;
注塑機:EM120-SVP/2,震雄集團;
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5982型,英斯特朗(上海)試驗設備貿易有限公司;
熔體流動速率儀:RL-Z1B1型,上海思爾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偏光顯微鏡:ProgRes C5,北京普瑞賽司儀器有限公司。
使用高速混合機將PP樹脂與相關助劑混合均勻后,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將樹脂與玻璃纖維熔融擠出成型,切粒后烘干,注塑成標準樣條,待測試分析。
性能測試:彎曲強度按照GB/T 9341-2000《塑料彎曲性能實驗方法》測試。
熔體流動速率測試:熔體流動速率按照GB/T3682-2018《熱塑性塑料熔體質量流動速率方法》測試。
纖維保留長度測試:將擠出造粒的粒料于馬弗爐中650 ℃,放置2 h燃燒充分,殘余玻纖放置于載玻片上,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纖維保留長度。
在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中,玻纖起著骨架結構增強作用,以承擔外加應力與載荷;同時,玻纖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促進PP結晶,起類似成核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復合材料的強度[7]。
從圖1可知,玻纖用量對PP復合材料彎曲模量影響顯著。隨著玻纖質量分數增加,復合材料模量呈明顯上升趨勢。這是因為玻纖本身模量較PP基體樹脂高很多,當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受到應力彎曲時,PP樹脂會發(fā)生塑性屈服,而起增強骨架作用的玻纖所承受的應力要比PP樹脂大得多。這時纖維周圍的樹脂就存在一個應力變小的區(qū)域,在這個區(qū)域中纖維要有一定程度的交疊,才能使其傳遞外力作用,提高材料的強度。玻纖質量分數越高,其纖維密度越大,可抵抗的外力越大,因而PP復合材料的彎曲模量越高,剛性越大。
圖1 玻纖質量分數對模量的影響
在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中,基體樹脂選型非常重要,基體樹脂對最終材料性能影響顯著[8]。
從表1可知,不同牌號PP樹脂,其主要物性如熔融指數根據用途有明顯不同,本文所選3種基體樹脂模量基本相當,考察樹脂流動性對性能影響。
表1 不同牌號聚丙烯主要物性
從圖2可知,相同玻纖質量分數下,不同牌號PP樹脂制備的復合材料彎曲模量差異明顯?;旧想S著熔融指數(簡稱“熔指”)的降低,模量也變小。熔指反映材料的粘度,流動性。熔指高,材料粘度小,流動性好;熔指低,材料粘度大,流動性差。
圖2 不同樹脂對模量的影響
從表2亦可知,基體樹脂流動性越好,所制備的復合材料流動性也越好,模量也越高。這主要是因為基體樹脂的粘度越小,即熔指越高,玻纖越容易分散在樹脂基體中,玻纖和基體能更好的承載和傳導應力,也直接導致其性能更加優(yōu)異。
表2 玻纖增強不同PP復合材料主要物性
在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中,玻纖均勻分布在基體樹脂中,其纖維長度越長,越容易相互交疊呈網狀結構,所以能承受更大的應力,性能越高[9]。
將表2中的粒料分別測試保留長度,得到圖3結果。從圖3可以看出,流動性最好的基體樹脂1352F,其玻纖保留長度也最長。這是因為基體樹脂流動性越好,在相同加工工藝前提下,對玻纖摩擦損傷最小,導致其保留長度越長。
從圖4中可以看出,相同配方情況下,改變擠出加工工藝,對纖維保留長度會產生較大影響。
圖4 擠出工藝對纖維保留長度的影響
擠出工藝改變,導致聚合物加工過程中剪切強度發(fā)生改變。剪切力越強,所產生的能量越大,對纖維的破壞越大,導致纖維保留長度越短,致使復合材料彎曲模量越?。ū?)。
表3 擠出工藝對纖維保留長度的影響
采用3種不同纖維直徑的短切玻纖增強相同PP樹脂基體,考察對其復合材料模量影響。
從表4及圖5中可以看出,纖維直徑范圍在10.5~14.0μm時,所制備的復合材料彎曲模量相差甚小。這可能是因為,纖維直徑在此區(qū)域內,在基體樹脂中分布的纖維密度及長度相差不大,導致模量相差很小。
表4 纖維直徑對模量的影響
圖5 纖維直徑對模量的影響
根據實驗過程,得出以下結論:
(1)玻纖質量分數對復合材料模量影響顯著,玻纖質量分數越高,復合材料模量越高;
(2)基體樹脂流動性越好,纖維保留長度越長,復合材料模量越高;
(3)相同質量分數下,提高纖維保留長度,對復合材料模量越有利;
(4)纖維直徑在一定范圍內,復合材料模量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