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摘 要:《當代漢語學習詞典》是2020年出版的一本漢語學習型詞典,收錄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漢語普通話中最基本的6683個常用詞。該詞典的編纂是對“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詞典如何編寫”以及“編寫成什么樣”的思考和回答,其出版將為漢語學習詞典提供參考,也給一般語文詞典的編纂和修訂工作帶來啟發(fā)。本文對該詞典的性質(zhì)、規(guī)模、編寫原則、詞典特色等進行簡單說明,并對詞典的選題動因、編纂始末和編輯過程進行了介紹。
關(guān)鍵詞:辭書出版 漢語詞典 編纂實踐
經(jīng)過五年多的準備,五六年的編寫,四五年的編輯加工,《當代漢語學習詞典》終于在2020年底出版了。作為編寫者中的一員、責任編輯,筆者感到特別欣喜,也特別驕傲。欣喜,是因為這部傾注了主編的理想和生命,凝結(jié)了編寫者和編輯的心血,也寄托了我們對中國辭書未來發(fā)展展望和思考的詞典,終于跟讀者見面了。驕傲,是因為我們嘗試突破傳統(tǒng)詞典的模式,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完全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漢語詞典的新樣貌,在漢語詞典編纂、出版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下面,就簡要介紹一下這部詞典的性質(zhì)、規(guī)模、編寫原則、特色等,并對選題動因、編纂編輯工作進行說明。
一、新理念驅(qū)動新詞典
按照主編張志毅教授當初的設(shè)想,這部詞典是“新理念驅(qū)動的、中型的、學習型的、語文性的、產(chǎn)生于當代語料庫的活詞典”。詞典的編纂和編輯工作,都是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的。
1.性質(zhì)與規(guī)模
《當代漢語學習詞典》是一部按照國際通行的學習型詞典理念編寫的中型語文學習詞典。說它是新理念驅(qū)動的,是因為詞典的編寫理念是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學習型詞典的編寫理念進行編寫的。比如,按照學習型詞典的一般性要求,用于釋義的詞語數(shù)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牛津》用3000個詞,《朗文》用2000個詞,《麥克米倫》用2500個詞?!懂敶鷿h語學習詞典》在編寫之初,就研制出了針對漢語詞典編寫的釋義元語言表,把釋義用語限定在4233個常用詞范圍內(nèi),在編寫時覺得不夠用,又把釋義用詞擴展到詞典的收詞范圍內(nèi),但總的原則是不用比被釋詞更難的詞語去注釋詞語,盡可能使釋義語言淺顯易懂。不僅如此,在釋義表述上,也盡量避免單純用“以詞釋詞”的方式釋義,而是采用展開釋義的方式釋義,必要時再輔之以同義詞釋義。再比如,學習型詞典要以語料庫作為義項、釋義、舉例的依據(jù),《當代漢語學習詞典》在編寫時充分利用了北大語料庫(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簡寫為CCL)、人民網(wǎng)等多個語料庫。為了有效利用語料,還開發(fā)了專門的語料檢索程序。這些語料成為我們編寫詞條的重要參考。學習型詞典的另一個特點是例證豐富,有足夠多的搭配用例,通過例證體現(xiàn)詞的意義和用法。這部詞典提供了豐富的例證:語素義給出構(gòu)詞的例子;能單用的詞,不僅給出三個以上的短語例,還給出三個完整的句例。此外,學習性詞典還要求有豐富的語法、語用說明,這部詞典除了提供語義、色彩、語用、搭配、文化義、規(guī)范性等方面的語用提示,還針對學習者在詞義理解和使用上的難點,設(shè)置了“辨析”板塊,無疑也增強了詞典的學習功能。所以,我們說,這部詞典基本符合學習型詞典的特征,是新理念驅(qū)動下的產(chǎn)生于當代語料庫的學習型詞典。
詞典以20世紀50年代以來漢語普通話中最基本的常用詞為收詞對象,收錄詞條6683個。其中,大多數(shù)為單音節(jié)詞、復音詞和多音節(jié)詞,也包括少量的語素和短語。全書共130余萬字,字數(shù)相當于1/3個《現(xiàn)代漢語詞典》,算得上是一部中型的語文詞典。從詞典定位來看,本詞典是以漢語學習者為主要讀者對象的外向型詞典,也兼顧內(nèi)向型學習者。
2.編寫原則
詞典以“義細、例豐、元少、用多”八字方針為編寫原則。義細,即義項較細,但不求全;例豐,即舉例豐富,通過大量的用例(包括詞例、短語例和句例)體現(xiàn)詞的意義和用法;元少,即釋義用詞較少,不超出4233個元語言和本詞典收詞;用多,即提供盡可能多的語用信息,通過提示、辨析,乃至于通過“公式法”在釋義中展示詞的常用搭配信息,給出詞語意義之外的語用信息和相關(guān)的文化信息。
3.詞典特色
基于“義細、例豐、元少、用多”八字方針的指導,《當代漢語學習詞典》呈現(xiàn)出以下特色。
(1)義項整體上分得較細,很多義項下還細分出了子義項,便于學習、掌握。比如,動詞“打”字,就有30個義項,13個子義項,其義項數(shù)量在同類詞典中是最多的。再如,“老”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的形容詞義“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時間久的”,在《當代漢語學習詞典》中,又被細分成“a)用于建筑物,表示建造的年代早”“b)用于機構(gòu)、品牌等,表示創(chuàng)建早,有歷史”“c)用于人際關(guān)系,表示認識時間長,交情深”“d)用于職業(yè)、身份等,表示做某工作或從事某職業(yè)時間長,資歷深”4個子義項,并通過大量例證來佐證。
(2)與時俱進地反映詞義的新變化、新發(fā)展,注重收錄新義項、新用法,具有時代精神。比如,對于“上網(wǎng)”一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為“操作計算機等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在網(wǎng)絡上進行信息檢索、查詢等操作”,相比之下,《當代漢語學習詞典》注意到了上網(wǎng)方式和上網(wǎng)用途的變化,將“上網(wǎng)”定義為“利用計算機、手機等設(shè)備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在網(wǎng)絡上進行信息檢索、查詢、存儲、發(fā)布、共享等操作”,肯定了手機已成為上網(wǎng)的主要工具,上網(wǎng)的用途還有“存儲、發(fā)布、共享”,及時反映了上網(wǎng)這一事物的新變化、新發(fā)展。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
(3)釋義用詞盡量控制在4233個常用元語言詞表內(nèi),不超出詞典收詞,釋義時也盡量避免直接“以詞釋詞”,而是采用短語或句子展開釋義,或短語、句子和同義詞釋義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釋義,釋義淺顯易懂。比如,“黑”的動詞義“光線暗”,《現(xiàn)代漢語詞典》注為“黑暗:~牢|天~了|屋子里很~”,用“黑暗”來注釋“黑”,即“以詞釋詞”。由于“黑暗”除了本義“沒有光”,還有引申義“形容社會狀況、統(tǒng)治勢力等腐敗,落后,無公平正義”,這就使得在用“黑暗”一詞來注釋“黑”時,讀者可能會產(chǎn)生困惑,不知道通過“黑暗”的哪個意義來理解“黑”?!懂敶鷿h語學習詞典》將“黑”的這個義項直接注為“沒有光或光很暗”,明確清晰,避免了理解上的偏差。
(4)用例豐富,呈現(xiàn)自然語言場景。每個詞語配有三四個常見的搭配例,能單用的詞至少有兩三個句例。搭配復雜的,還會多配例。例證多來自鮮活自然的語料庫。在例證的選取上,特別注意使用一些能夠反映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當代人的思想觀念的,使例子的整體面貌也體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感。比如,下面這些例子:
密碼太簡單了不安全|電腦上已經(jīng)裝了殺毒軟件,安全得很(“安全”例);
他每天都要打開微信刷朋友圈(“打開”例);
網(wǎng)絡購物已成零售業(yè)主流|智能手機已是市場主流|經(jīng)濟型轎車成為私家車的主流(“主流”例)。
(5)注重語用。詞典提供了1800多項語用提示,980多組“辨析”,從不同角度加強了詞典的學習功能。語用提示涉及詞形、字音、語義、語體、色彩、搭配、適用對象、使用場合、文化義等,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正確、得體地運用語言。比如,“伶俐”一詞,提示“多用于小孩子或年輕人,有時用于某些動物”;“母親”釋義后,提示“一般不用作當面稱呼”;“老婆”釋義后,提示“用作當面稱呼時,帶有親熱的意味”;“羊”釋義后,給出文化提示“常用來比喻無辜、善良或弱小的人或集體”,并舉例說明。辨析則對近義詞之間的微妙差異進行簡明扼要的說明,重點強調(diào)詞義和用法的差別。為了便于讀者對照體會,有的還舉出了正確用例和錯誤用例,這部分內(nèi)容經(jīng)過反復打磨。
總體來說,這部詞典基本符合學習型詞典的特征,是新理念驅(qū)動下產(chǎn)生于當代語料庫的學習型詞典。釋義的與時俱進,注重新義新用,也使詞典具備了時代性特征,詞典的編排、設(shè)計上也多有創(chuàng)新,使詞典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梢哉f,學習性、時代性、創(chuàng)新性是這部詞典的突出特點。
那么,為什么要編寫這樣一部詞典呢?
二、新時代呼喚新詞典
編輯出版一部當代漢語詞典,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慮。
1.出版規(guī)劃,長遠布局
編寫“當代”系列漢語詞典,是新時期商務印書館對辭書發(fā)展長遠布局和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重要舉措。作為一家以辭書出版著稱的百年老社,商務印書館館出版了以《新華字典》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為代表的漢語辭書產(chǎn)品,形成了包括現(xiàn)代漢語辭書、學生工具書、古漢語工具書、成語類工具書在內(nèi)的辭書產(chǎn)品線。編纂、出版反映當代漢語面貌的當代漢語詞典,可以進一步延伸我們的產(chǎn)品線。早在2006年之前,時任漢語中心主任,后來擔任總編輯的周洪波先生就開始著手策劃編纂“當代”系列漢語詞典,并多方物色合適的主編人選。2006年,確定了由魯東大學的張志毅先生擔任主編。張志毅先生畢生從事詞匯語義學和詞典學研究,由他擔任《當代漢語學習詞典》的主編,是十分合適的。
2.時代所需,讀者所需
編纂出版《當代漢語學習詞典》,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時代所需,讀者所需。一般認為,“現(xiàn)代漢語”的時間界定應該從五四時期算起,即過去的大約100年時間?!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即是取這一時間段的語言材料加以反映。然而,一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其釋義再全面準確,內(nèi)容再權(quán)威,其中的一部分收詞可能因為年代比較久遠,無論是義項、釋義,還是例證,都有讓今天的讀者感到隔膜的地方,同時,因為篇幅的限制,大量的新詞新義又不能及時地補收進去,這就需要有一部新詞典來反映當代最新語言面貌,以便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當代詞典的編纂出版,是大勢所趨,更是讀者的期盼。
學界對于“當代漢語”時間段的界定,有的認為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也有的認為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之后開始。無論是取20世紀50年代,還是20世紀70年代末作為漢語考察的起點,都能夠更貼近當下讀者的生活,也能更好地滿足當今讀者的需求?!懂敶鷿h語學習詞典》的語料來源,基本上劃定在50年代以后,但在義項的確立、釋義的歸納、例句的選擇上,則更多地參照了七八十年代以后的語料,使本詞典具有較鮮明的時代特色。
3.學術(shù)理想,辭書強國
編纂出版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漢語學習詞典,也是主編張志毅先生的學術(shù)理想,更是他的報國之志。張志毅先生(1937—2014年)畢生從事詞匯語義學和詞典學研究,是詞匯學和語義學研究的集大成者,也是詞典編纂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先生自18歲時就開始編寫辭書,主編有《簡明同義詞詞典》《反義詞詞林》《反義詞大詞典》《新華同義詞詞典》《新華同義詞詞典》(中型本)和《新華反義詞詞典》(中型本)等多部辭書,同時,他也是《漢語大詞典》的主要作者。先生有多部詞匯語義學和詞典學方面的專著出版,發(fā)表論文上百篇。2008年,他獲中國辭書學會授予的“辭書事業(yè)終身成就獎”。2010年,他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辭書強國”究竟有多遠》一文,談到漢語學習詞典的現(xiàn)狀時說:“英語現(xiàn)代語文辭書……于1942年出版了第一部學習詞典《英語習語及句法詞典》。以起步的年代論,比我們較好的‘學習詞典也早了60多年。我們雖然在1992年、1995年、2005年、2006年分別出版了幾部學習詞典,但是都不完全符合學習詞典的要求,跟《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相似率超過一半?!薄懂敶鷿h語學習詞典》的編纂,就是張志毅先生對“真正意義上的漢語學習詞典如何編寫”的思考和回答,也是他為實現(xiàn)辭書強國所做的切實的努力。
正是因為出版社和主編都有編纂一部全新的當代漢語詞典的想法,并且做了周密細致的準備,才有了這本收錄基本詞的當代漢語學習詞典的出版。按照最初的設(shè)想,“當代”系列辭書,會根據(jù)收詞規(guī)模分成初階本、中階本和高階本。未來,我們還會適時推出收詞規(guī)模更大的當代漢語詞典的中階本和高階本。
三、十年“煉”成新詞典
編寫工作自2011年4月正式啟動。以2014年5月張志毅先生去世為分界點,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前后兩期。前期,項目組嚴格執(zhí)行了三級審稿制和例會制度。后期,由于主編去世,編寫的收尾工作以及后面的合龍、編輯加工工作都轉(zhuǎn)到了編輯室。這里,只擇其要點進行總結(jié)。
1.理念先行,厚積薄發(fā)
這部詞典的編寫,始終建立在學術(shù)研究的基礎(chǔ)上。張志毅先生是漢語詞匯學、語義學及辭書學研究的大家,又在長期的辭書編纂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深知“理念演繹辭書”。2006年,他在接受商務印書館的聘請之后,就開始了當代漢語詞典編寫的各種學術(shù)準備,并和商務印書館的領(lǐng)導和主編一起,就編寫當代漢語詞典的必要性、可操作性,以及詞典的編寫理念、編寫思路、性質(zhì)、規(guī)模等宏觀、微觀的問題進行了長期廣泛深入的意見征詢和研討論證。至2011年編寫工作開始前,他已撰寫了5萬字的編寫細則和樣稿,詳細回答了“學習型詞典如何編寫”以及“編寫成什么樣”的問題。為便于編寫人員掌握,又把編寫細則凝縮成3萬字和3000字的編寫大綱。編寫細則和樣條成為后來指導編寫實踐的綱領(lǐng)性文件。
2.生命為舟,嘔心瀝血
2011年4月,在經(jīng)過了試編寫和詞表篩選工作后,編寫工作正式啟動,先后有9位編者加入編寫組。項目前期,編寫組實行了三級審稿制和例會制度,三級審稿制,即編寫人員兩兩一組,對編寫的詞條先進行互審,而后交給經(jīng)驗豐富的編寫人員復審,復審合格后再交主編張志毅先生終審。所有編寫人員的詞條,最后都經(jīng)過張志毅的審定。有的稿子被他修改得密密麻麻,邊角處一字都寫不進去;有的地方?jīng)]有多少改動,只在空白處批上“好!新!”幾個大字。談及自己的工作,張志毅說“我是在用生命編詞典”,這是他跟商務印書館領(lǐng)導的一句玩笑話,也是對他的真實寫照。2014年春節(jié),張志毅先生已發(fā)現(xiàn)胃部腫瘤,身體已有不適,在他去世前的最后幾個月,仍在病榻上批改詞條。在生命的后期,他還躺在病床上跟前去探望他的朋友商量詞典的后續(xù)工作。2014年5月,張志毅不幸去世。“詞典不是人編的,是圣人編的?!鞭o書學界流傳的這句話,也成了對張志毅最好的注腳。
張志毅自己全心付出,他也要求編寫人員“要用做研究的精神編寫詞條”。他多次強調(diào),在窮盡式地占有語料之前,先不要急于動手編寫。編寫之初,項目組為每位編寫人員配備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版)、《新時代漢英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現(xiàn)代漢語實詞搭配詞典》(電子書)、《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漢語教與學詞典》等19部工具書,除此之外,作為常規(guī)的參考資料,還請人開發(fā)了以北大語料庫、人民日報報刊資源為核心的語料資源檢索小程序,可以方便地對語料進行檢索,并對檢索結(jié)果進行粗略的頻率統(tǒng)計。這些工具書和語料資源成為編寫詞條的主要依據(jù)。
3.咬緊牙關(guān),砥礪前行
2014年5月,張志毅去世,其時,稿子還未交齊,所有工作都轉(zhuǎn)到了編輯室。編輯室反復研讀張志毅起草的編寫大綱和細則,以及他批改詞條的手跡,努力領(lǐng)會他的編寫思想,繼續(xù)做完對后續(xù)詞條的審稿、全稿合龍、統(tǒng)稿,以及編輯加工工作。
為了彌補編輯工作的不足,我們還聘請了十來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為書稿把關(guān)。他們中有辭書領(lǐng)域的專家,也有資深的辭書編輯。根據(jù)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編輯又對書稿進行了一輪打磨、潤色,在保留主編編寫思路的同時,最大化地吸收了專家的意見,使這樣一部意圖創(chuàng)新的詞典,也能接受傳統(tǒng)詞典人的審視。
在整個過程中,編輯雖常感學力不逮,但仍咬緊牙關(guān),砥礪前行,終于將這部詞典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當代漢語學習詞典》是對“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詞典如何編寫”以及“編寫成什么樣”的思考和回答,在學習詞典的編寫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這種探索是極有價值的,它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全新的漢語學習詞典的樣貌,其義項之細密,釋義之淺顯,提示之入微,辨析之精準,都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它的出版,將為漢語學習詞典的編寫提供直接參考,同時,也能為一般語文詞典的編寫提供全新的思路。
作為一部創(chuàng)新型的學習型詞典,它也許還不完美,不成熟,但借由它的出版,標志著商務印書館辭書出版進入了“當代”的新時代。我們希望,這本詞典的出版,能夠使不同讀者獲益,同時也能引起學界對語文學習型詞典編纂相關(guān)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以此為契機,共同提高我國語文詞典的整體水平,繁榮我國辭書事業(yè)。我們也堅信,漢語學習詞典的編寫,完全可以突破“《現(xiàn)漢》模式”有所創(chuàng)新。在我們共同努力下,“辭書強國”的夢想終將會變?yōu)楝F(xiàn)實。
(作者單位系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