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霞
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內蒙古通遼 028006
關鍵字:飼料添加劑;產蛋量;血液學指標
抗生素作為治療添加在動物飼料中的應用已有幾十年之久[1]。一些研究表明,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能夠改善動物的產蛋量。然而,由于抗生素在動物產品(肉、奶、蛋)中的殘留以及抗生素的細菌耐藥性等不良影響,使得抗生素在動物飼料中被禁止作為飼料添加劑。根據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第1831/2003號條例,歐洲國家自2016年以來已禁止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劑,我國自2020年起正式禁止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
由于禁止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劑[2],已經提出了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的其他替代品,以保證生產動物源性飼料的健康和安全。眾所周知,有幾種可供選擇的飼料益生菌、共生菌、免疫刺激劑、植物源(植物提取物)、酶和有機酸等添加劑已被用來替代動物飼料中的抗生素。試驗結果表明,在動物飼料中應用替代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生長和飼料效率,降低死亡率,增強動物健康,生產出優(yōu)質的動物產品[3]。
本研究中動物飼養(yǎng)與飼料營養(yǎng)部分由民營個體經營戶完成,并在本實驗室繼續(xù)進行白細胞、紅血球、血栓、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的血液學參數分析。從所飼養(yǎng)的本地雞中隨機選取200只混合性別的雞,按4個不同組和5個重復隨機分配,每個重復10只雞(共20個籠)。按不同飼料添加劑在水中和飼料中的添加量將雞分組如下:對照組A0水中維生素添加量為0.7 g/L;A1水中ProBio-FM乳雙歧桿菌添加量為20 mL/L;A2飼料中甘露寡糖添加量為0.8 g/kg,A3水中10%碘化鉀溶液添加量為5 mL/L。在均勻條件下,飼喂含粗蛋白24%、粗脂肪7.4%、粗纖維6%、灰分8%、飼料能量為3 200 kkal/kg的商品飼料。根據雞的日齡控制籠內溫度,從開始的35 ℃開始保持恒定,4周后降至24 ℃。選取90日齡生長試驗雞20只進行血液學分析。采用肱靜脈穿刺法在不含肝素化的管內采集血液,離心分離血清,在20 ℃條件下保存以作進一步分析。用BC-2800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分析白細胞總數、紅細胞、血栓形成、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
本試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設計為完全隨機設計,共4個組別,5個重復組別。在這項研究中觀察的變量是體重等動物表現(xiàn)和血液學參數(白細胞、紅細胞、血栓形成、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所有實驗數據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用P值檢驗(p≤0.05)說明各組間的差異。
表1 不同飼料添加劑對本地雞血液學指標的影響
根據研究,第1~3個月的生長研究結果的體重、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中,除第1個月體重(A0=251.16、A1=247.20、A2=246.84、A3=248.70)外,不同飼料添加劑組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動物3個月時體重(g±SEM)A0,A1,A2,A3分別為 :1 040.33±50.93、983.80±55.03、961.38±39.32、1 020.08±52.27。從數字上看,本地雞的生長在3個月內增長更快。本地雞的體重與42日齡肉用雞不同,42日齡的肉用雞體重為2 200 g。
經各月統(tǒng)計計算,各組間采食量差異不顯著(p≥0.05)。測定3個月時,動物采食量(g±SEM)A0、A1、A2、A3分別為1 362.20±21.20、1271.70±27.22、1 323.28±25.25、1 232.03±62.72。42日齡采食量約為4 000 g,飼料體重系數約1.87。
不同飼料添加劑對本地雞血液學指標的影響如表1所示。其中本地雞只的表現(xiàn)并不受各種飼料添加劑的影響,這與許多進行的研究結果不同。在每日飼料中添加10 mg/kg的卑霉素能顯著提高體重和采食量,但在42日齡時效果不明顯。天然抗菌化合物如百里香酚、石灰石由于其生物活性而被用作飼料添加劑。這些化合物能夠刺激動物的消化,產生食物消化酶。本研究與其他文獻一致。在每日飼料中添加6%以下的生姜提取物作為飼料添加劑,對雞的最終體重、增重、采食量、飼料轉化率和死亡率均無影響。一些研究認為,飼料添加劑對動物產蛋量有顯著影響,其他因素如應激、環(huán)境舒適度等因素影響不顯著。
在每日飼料中添加不同的飼料添加劑對本地雞的產蛋量無顯著影響(p≥0.05),特別是第1個月的體重無顯著影響(p≥0.05)。飼料添加劑對血液學指標(紅細胞、血栓形成和血紅蛋白)有顯著影響(p≤0.05),但對白細胞和紅細胞壓積濃度影響不顯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