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蓉
(神華準能資源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 內(nèi)蒙古 010300)
在熔模精密鑄造中,型殼的制備是一個關(guān)鍵工序,因為它決定著鑄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且直接影響著鑄件的制造成本以及生產(chǎn)效率[1]。傳統(tǒng)的型殼存在濕強度低、干燥時間長、破損嚴重等缺陷[2-3]。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常采用增加耐火粉料層數(shù),即型殼厚度,來增加型殼濕強度。型殼厚度增加帶來的另一問題是鑄件清理困難,型殼廢氣物排放增大,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所以尋求一種新型殼工藝制備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在涂料中摻混一種增強材料,可以提高型殼強度。S.Jones和C.Yuan[4]研究了向硅溶膠涂料中摻混尼龍纖維,得到了含有纖維的硅溶膠型殼,摻混纖維后型殼脫蠟開裂傾向明顯降低,型殼的透氣性也有明顯的改善。而韓軼多[7]等選用聚丙烯纖維,將其摻入混凝土中,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綜合性能,并闡述了纖維增強作用的機理,他們認為聚丙烯纖維是增強混凝土性能的一種重要方法。故本試驗探索聚丙烯纖維對熔模鑄造用型殼濕強度的影響,探索一種制備高強度復合型殼的新型工藝。
本試驗旨在尋找一種熔模鑄造用高強度型殼的制備工藝,以φ40um的聚丙烯纖維作為增強材料制得復合型殼,規(guī)格對型殼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摻混比是指聚丙烯纖維與背層骨料莫來粉的質(zhì)量百分比),并與普通型殼進行比較。復合型殼工藝制備過程中面層和過渡層均采用傳統(tǒng)的普通型殼工藝方法制備,其不同之處是在背層涂料中摻混聚丙烯纖維。
(1)纖維摻混比對復合型殼濕強度的影響
圖1為復合型殼濕強度隨纖維摻混比變化的曲線圖。由圖1可知,纖維長度為2mm時,隨著纖維摻混比的增加,型殼強度由2.73MPa增加到達到3.10MPa,復合型殼濕強度呈平緩上升趨勢。纖維長度為3mm時,隨著摻混比增加,型殼強度由2.89MPa增加到3.21MPa,與普通試樣相比,增加了17.6%。隨著纖維摻混比的增加,復合型殼濕強度平衡上升,繼續(xù)增加,過多的纖維對型殼產(chǎn)生割裂作用,部分正面影響因素被抵消,所以當摻混比為2.0%時,型殼強度為3.15MPa,比摻混比為1.6%時,有所減小。纖維長度為4mm時,隨著纖維摻混比增加復合型殼濕強度呈增加的趨勢。相比長度為2mm和3mm纖維增強作用有所提高。纖維長度為5mm時,隨著纖維摻混比的增加,型殼濕強度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與2mm、3mm和4mm纖維增強作用相比增強作用提高,而且在摻混比為1.6%時,四種長度的纖維均為強度最高點,說明纖維摻混比相同情況下,長度越長,纖維增強作用越明顯。長度為6mm時,型殼強度呈先增加后減小趨勢,與5mm纖維長度相比,對型殼增強作用降低。所以纖維長度對型殼強度也有一定的影響,主要因纖維過長或過短均不能起到承擔載荷的作用[5],隨著摻混比的加大對型殼有割裂作用,使得對增強作用為負面影響,即表現(xiàn)為型殼強度降低。
圖1 纖維摻混比對復合型殼濕強度的影響
由上試驗可知,復合型殼濕強度最大值為3.6MPa,此時纖維長度為5mm,摻混比為1.6%時,與普通型殼強度相比明顯提高,增加了31.8%。因此,選用聚丙烯纖維作為增強材料可明顯提高熔模鑄造用型殼濕強度??傮w觀察,在背層涂料中摻混聚丙烯纖維可以提高熔模鑄造用型殼的濕強度,由纖維所產(chǎn)生的正能量大于負能量,表現(xiàn)為復合型殼濕強度的提高。
(2)纖維對復合型殼焙燒后強度的影響
圖2為抗彎強度隨纖維摻混比變化的曲線圖。由圖2可知,纖維長度為2mm,摻混比由0.4%增加到1.2%時,型殼強度由4.8MPa增加至4.89MPa,增幅為1.8%,但與普通試樣相比,降低了1.6%,主要有兩方面影響因素:一是因型殼通過焙燒后,纖維裂解,在型殼內(nèi)部形成孔道阻止裂紋的繼續(xù)擴展,表現(xiàn)為型殼強度的提高,即為正能量;二是纖維被焙燒后,形成的孔道數(shù)量隨著纖維摻混量的增加而增多,造成型殼內(nèi)空隙增多,復合型殼實際承載力減小,高溫焙燒后復合型殼強度降低,即為負能量。此時正的影響因素大于負的影響因素,表現(xiàn)為型殼強度的增加。隨著纖維摻混比的繼續(xù)增加,焙燒后復合型殼強度呈下降趨勢。當摻混比為2.0%時,強度為4.53MPa。纖維長度為3mm時,隨著纖維摻混比的增加,焙燒后復合型殼強度呈先增加后減小趨勢。摻混比由0.4%增加到0.8%時,型殼強度由4.81MPa增加到5.06MPa,增幅為5.2%。纖維摻混比達到2.0%時,焙燒后復合型殼強度減小為4.65MPa,降低了6.4%。隨著纖維長度和摻混比的繼續(xù)增加,焙燒后復合型殼強度呈直線下降趨勢。摻混5mm×1.6wt%的纖維濕強度最高,此時,復合型殼焙燒后強度為4.63MPa,與普通試樣型殼相比,降低了6.8%,仍可滿足鑄造生產(chǎn)要求,并且利于鑄件的清理。
圖2 纖維摻混比對復合型殼濕強度影響
(3)纖維對復合型殼透氣性的影響
透氣性是指氣體通過型壁的能力,精鑄用型殼透氣性的好壞對金屬液的充型能力有重要的影響[6],并直接影響到鑄件質(zhì)量。圖3為型殼透氣性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圖。由圖3可知,兩種型殼透氣性總體都呈先減小后增加的趨勢。對于普通型殼試樣其主要原因是溫度升高至800℃時,由于型殼內(nèi)部氣壓型繼續(xù)增大,超過型殼壁自身的承受能力時,型殼將會發(fā)生爆裂[5],型殼壁自身產(chǎn)生微裂紋釋放能量,當溫度繼續(xù)升高時,所產(chǎn)生的微裂紋不能滿足所承載的外力時,裂縫尺度增加,表現(xiàn)為透氣性急劇上升。對于高強度復合型殼,由于溫度升高,型殼內(nèi)部氣壓增大,當達到纖維裂解溫度時,纖維氣化,致使型殼內(nèi)孔道增多,單位體積內(nèi)型殼空隙增多,利于氣體的排出,但是溫度達到900℃時,出現(xiàn)轉(zhuǎn)折點,透氣性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是隨著溫度的升高,型殼內(nèi)部氣壓增大,空氣粘度增大,型殼爆裂,產(chǎn)生微裂紋釋放能量,表現(xiàn)為型殼透氣性緩慢增加,之后,由于溫度繼續(xù)升高,氣壓繼續(xù)增加,微裂紋不能滿足時,裂縫尺度增加,表現(xiàn)為型殼透氣性急劇上升。綜合比較兩種型殼氣性,復合型殼透氣性相比普通試樣型殼透氣性明顯提高。當溫度為50℃時,復合型殼透氣性比普通透氣性高出了約84%;溫度為800℃時,普通型殼透氣性到達最低值,復合型殼透氣性比普通型殼透氣性高出了84.2%;溫度為900℃時,復合型殼透氣性到達最低值,此時復合型殼透氣性比普通型殼透氣性高出了23.8%,從溫度上相比,復合型殼透氣性裂縫的產(chǎn)生較普通型殼延遲,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纖維裂解后產(chǎn)生孔道,降低了裂紋敏感性,能夠有效地阻止裂紋的擴展,延緩了裂縫的產(chǎn)生;其次是高溫焙燒后,型殼內(nèi)部氣體膨脹,氣壓增大,型殼爆裂,產(chǎn)生微裂紋,表現(xiàn)為透氣性增加;最后一方面是復合型殼由于纖維裂解之后產(chǎn)生孔道,這些孔道增加了型殼內(nèi)部空隙,促使更多氣體通過型壁,所以在相同溫度下,與普通型殼相比,單位體積內(nèi)復合型殼通過型壁的氣體增多,使得型殼所承受的外力減小。
圖3 型殼透氣性隨溫度的變化
(1)聚丙烯纖維的摻入提高了復合型殼濕強度。在背層涂料中加入纖維后,型殼濕強度都適當提高,當纖維直徑為40um時,長度為5mm,摻混比為1.6%時,型殼濕強度增加值最大為3.60MPa,是普通型殼2.3倍。
(2)聚丙烯纖維的摻入降低了復合型殼焙燒強度。當長度為5mm,摻混比為1.6%時,型殼焙燒強度為4.63MPa,與普通型殼相比降低,有利用鑄件的清理。
(3)摻入聚丙烯纖維后,型殼透氣性有了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