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十萬個為什么”常常掛在嘴邊。但是長大后,我們想問“為什么”的欲望似乎在漸漸減少。是什么讓我們對想問“為什么”的欲望減速、對學習“如何做”的興致減速、對知道“怎么回事”的渴求減速?
為什么影子總是跟著人走?為什么可樂倒在杯子里會有泡泡溢出來?為什么從貝殼中能聽到大海的聲音……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這類“稀奇古怪”的問題常常掛在嘴邊,跟在爸爸媽媽身后問個不停。直到他們不耐煩了,丟給我們一本《十萬個為什么》(本刊有售,全4冊,原價598元,現(xiàn)價168元,訂購熱線:027-87927015),才可以暫時將我們的嘴巴“堵上”。
那時,在我們眼中,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好像只有通過不停地問“為什么”,才能模糊地拼湊出它的大致模樣。但是長大后,我們想問“為什么”的欲望似乎在漸漸減少。讓它減少的,或許是語文課本中每篇文章結(jié)束后的“熟讀并背誦全文”;或許是習題集里的那句“參考答案:C”;或許是某位老師口中一個冷冰冰的物理公式。在世界和我們的中間,它們組成了一條又一條的減速帶,讓我們對想問“為什么”的欲望減速、對學習“如何做”的興致減速、對知道“怎么回事”的渴求減速。
但是,愛問“為什么”從來都不應該是小孩子的專屬。這份對世界的探索欲與生俱來,只是有些時候,它沒有被好好地保護。
為什么只用干冰就能讓課堂變成“仙界”
在抖音上,有近250萬人點贊夏振東老師講“升華”原理的那個視頻:講臺上放著兩盆干冰與一壺熱水,在一片氤氳中,夏振東從講臺后緩緩地“升起來”,像極了電影里神仙騰云駕霧而來。而他的物理課也因此被稱為“仙術(shù)課”。
夏振東是江西景德鎮(zhèn)十三中學90后物理老師。大概3年前,夏振東開始創(chuàng)作視頻。平時,他會在教室后方架一個相機,把整堂課都錄制下來。夏振東說:“我有一個畢業(yè)的學生想聽我的課,我就想這種記錄的方式可以共享出去,還可以給以前的學生看一下。”
憑借生動有趣的視頻呈現(xiàn),他的視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guān)注?!白咴诼飞?,其他班級的學生會直接叫我‘雷神老師‘干冰老師”。
人們印象中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識,在夏振東的一次次實驗嘗試中,變得生動而鮮活。夏振東說:“他們(學生)都喜歡物理課,這種云霧繚繞的感覺,沒有人打瞌睡,大家都學得很起勁?!?/p>
宇航員在太空中怎么上廁所
“宇航員在太空中怎么上廁所?”提出這個問題前,西安航空學院飛行器設(shè)計專業(yè)的講師梁毅辰正在為自己要在視頻中講什么而發(fā)愁。雖然他在大學課堂上教授航空航天領(lǐng)域的知識,但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學習這些知識需要一定的門檻。怎么講才能讓更多人體會到它們的趣味呢?
思來想去,他決定拋開那些“陽春白雪”,講點兒和“吃喝拉撒”有關(guān)的事。
他從加加林時期宇航員的如廁方式講到了如今宇航員的如廁方式?!耙o大眾科普這樣的知識,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沒有最接地氣,只有更接地氣?!?/p>
現(xiàn)在,梁毅辰還會做一些鑒定知識真?zhèn)蔚囊曨l。諸如:飛機雷達把我照了會不會有事?火箭點火為什么靜悄悄的……
這些看似離我們無比遙遠,但卻十分有趣的問題,如今都能在梁毅辰的視頻里找到答案。
雖然長大了,但依舊想繼續(xù)問“十萬個為什么”
上述兩位來自不同地方、教授不同課程的老師,都在用自己獨有的方式,保護著學生們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保護每位學生想問“為什么”的渴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者的關(guān)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边@些老師或者用趣味的知識科普,或者用生動的物理實驗,或者用貼近生活的真實案例,保護著我們愛問“為什么”“怎么回事”“如何做”的興致。
愛因斯坦曾說:“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誰就無異于行尸走肉,其眼睛就是模糊不清的?!?/p>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追問“為什么”了,那么,從今天起,就把它們漸漸找回來吧!
(《三聯(lián)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