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偉
新疆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6
在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的形勢下,我國的智慧機場發(fā)展步調不斷加快。智慧機場建設可以通過對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計算機技術的合理應用,有效提高基層管理和服務水平,借此不斷擴大機場運營市場,促進機場運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從而提高機場商業(yè)價值。分析研究信息化技術在智慧機場中的應用,可提升智慧機場應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性,對于智慧機場建設極具參考意義,進而有效推動智慧機場建設的進步與發(fā)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信息化大數據等相關高科技技術在各個行業(yè)的應用,機場也在改變傳統的運行方式。智慧機場是指機場的主要運行模式開始轉變?yōu)橥ㄟ^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等不同的高科技手段來改變機場的運行狀態(tài),這也是全世界機場正在發(fā)生的變化,說明了機場智能化是未來機場的主要發(fā)展趨勢。智慧機場的主要特點在于將信息管理進行了高效的梳理,對機場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進行了極大的強化,使得機場的運行效率遠遠高于傳統機場。智慧型機場能夠將技術信息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多個層級的轉發(fā),從而提高機場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在為機場的商務合作伙伴提供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上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這對機場的經濟效益以及功能運行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智慧型機場本身擁有較為嚴密的監(jiān)控系統,機場的安保人員可以通過覆蓋于機場各個角落的監(jiān)控系統來查看機場各個部分的運轉情況,使機場的管理效率顯著提高。通過高科技智能人臉識別系統能夠對進入機場的各類人員進行全面的監(jiān)控,身份識別能夠大幅度降低機場的安全風險。
相較于其他企業(yè),機場對數據的收集以及對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能力是體現機場核心管理水平的重要內容,機場能夠通過這些數據建立較為完善,即時性較強的信息綜合管理系統。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能夠使得信息的處理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通過對各項信息的整合與分類完成采集、分析、評估、處置等一系列智能化信息運行流程,使機場的各個部門能夠通過統一的信息系統進行數據收集和共享,提高機場各部門的協同工作能力。智慧機場運行信息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智慧機場運行信息體系
通過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GPS定位技術和即時通信技術,能夠為機場旅客提供一系列服務,如旅客僅需通過手機App即可實時獲取各個航班的當前信息,同時機場能夠對旅客進行服務引導,使旅客能夠通過手機完成購票、托運、安檢、登機等一系列操作。機場通過大數據等相關高科技技術,利用App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可對旅客需求進行細致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為旅客提供個性化服務。
智慧機場的信息整合能力非常強,并且能夠通過大數據對旅客行為以及機場的各個運行狀態(tài)進行綜合分析,找到客戶的需求,并根據這些需求增加機場的商業(yè)項目,輔助機場提升營收能力。在具體的智慧機場建設過程中,通過App以及機場網頁為旅客提供機場的各個服務網點以及當前服務網點的運行狀態(tài)信息,引導和滿足旅客的各類消費需求。智慧機場的建設使傳統的航站樓的內部服務由線下轉移到線上,使機場相關的商業(yè)服務以及廣告系統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強,通過各類新穎的廣告形態(tài)和廣告模式,使新型媒體進入信息管理平臺當中,將提供服務的方式變得更加主動。
以北京大興機場的信息化體系為例進行智慧機場技術探討。大興國際機場為4F級國際機場、世界級航空樞紐、國家發(fā)展新動力源,在建設中積極運用了信息化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網絡基礎設施的進步,互聯網逐漸應用在機場各個服務當中。物聯網通過對各類設備添加管理模塊并進行網絡連接,改變了傳統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接觸方式,在提供機場服務的過程中實現了人與物的交流。這使得各類信息能夠更加快捷地進行傳遞,還能夠通過設備替代人工進行工作,不僅提高了機場的運營效率,還降低了人力資源需求。
當前機場物聯網通過4個主要部分為旅客以及內部管理提供各類服務。這4個主要部分為網絡基礎設施以及平臺搭建、互聯網的相關標準以及物聯網的應用過程,其中核心內容為物聯網的平臺搭建,歸納總結為網絡傳輸業(yè)務支撐應用展示和數據資源展示。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各個網絡運營商提供的各類網絡接口進行各個設備的網絡連接,其關鍵技術如下。
第一,機場內外環(huán)境監(jiān)測。該監(jiān)測系統主要對機場內外的各個區(qū)域進行環(huán)境檢測,如航站樓、航站樓衛(wèi)生間,以及機場停機坪的氣象監(jiān)控,如風向、降水量、降雪量等。對航站樓內部進行監(jiān)測,主要是為減少旅客在等待航班以及安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而航站樓外的檢測則是為飛機飛行安全提供全面的預警,從而實現機場整體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同時,通過相應的預報預警功能,并在這些功能中添加智能化系統以及可視化系統,通過對各個區(qū)域的環(huán)境狀況進行監(jiān)測來防止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
第二,人員、車輛定位。通過定位系統能夠對機場周邊的車輛,以及機場附近的人流量進行監(jiān)測,從而挖掘機場潛在的商業(yè)價值。智慧機場系統會根據人員及車輛定位信息進行價值分析,并立即進行相應的管理工作,調整人流、車流調度效果,提高機場各項服務的效率。
機場內布置了各種功能的傳感器和數據采集設備,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并轉移至大數據處理系統,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并分類存儲。通過對數據的不斷積累,大數據所包含的信息量會逐漸增多,對存儲信息數據進行全面分析能夠為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提供基礎,機場大數據系統可以提供包含機場安全、商業(yè)服務及機場車輛調度運營等各個領域的數據支撐,進而為智慧機場高效率服務提供保障。
首先,旅客畫像技術是對旅客的身份信息,以及旅客行為進行描述的新型信息技術,通常分為微觀畫像和宏觀畫像。微觀畫像主要用來對旅客的行為進行分析,確定旅客的大致年齡,并將年齡反映到大數據系統中。除年齡外,旅客的自然屬性還包括性別、職業(yè)、愛好等。宏觀畫像則是對旅客的群體特征進行收集和展示,展示內容包括旅客的消費方式綜合特征,以及自然特征和出行特征等,并對不同的特征進行收集分析。
其次,商業(yè)智能分析。通過將機場旅客信息與商業(yè)服務數據進行融合,能夠實現機場的商鋪、客流、航班、服務等多種因素的優(yōu)化調控,進而提高機場商業(yè)收入。通過對這些影響的調整來進行商業(yè)銷售預測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商業(yè)計劃營銷活動。通過展示航站樓內部的人流熱力圖,可以對旅客的走向及行動方式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商業(yè)熱力圖,可以調整商業(yè)資源的分布狀態(tài)。通過對各個商業(yè)機構的進店率以及人流量進行銷售量轉化計算,可以在此基礎上調整商業(yè)類目以及服務方式,從而優(yōu)化調整商業(yè)店鋪的經營策略。
數字孿生機場技術就是融合了BIM及GIS技術從而形成的一整套虛擬機場空間模型技術,它可以對民航機場的空間靜態(tài)及實時動態(tài)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為機場優(yōu)化運營提供參考。傳統集成采用的GIS系統多以二維形式存在,隨著三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GIS技術很好地融合了三維技術,能夠對機場運營過程中的各個流程,通過沙盤或動態(tài)信息進行展示。這能夠對機場的調度及資源分配進行科學的梳理,在融合了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高科技技術之后,實現數字化升級的模式,通過一張圖來全面展示智慧機場的所有應用流程,而GIS可以基于這些數據實現數字孿生機場。
智慧機場是機場建設的發(fā)展趨勢。智慧機場的建設可促進基層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滿足乘客的多元化需求。鑒于智慧機場建設與信息技術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相關人員應不斷加強信息化技術在智慧機場中的應用研究,從而促進智慧機場的建設,以便為乘客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